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煤与PVC共热解过程中氯的释放机理,实验蛄果表明,氯的释放率与热解温度、加热速率、恒温时间、PVC的加入量有关.在PVC加入量不大于3%时,如果热解工艺条件达到要求,焦碳中氯的残留量可以接近配煤焦的氯含量.根据实验数据对煤与PVC共热解过程中氯的释放表观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发现用一级反应方程处理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并通过作图计算出了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2.
在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配制了能代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成特性的模化城市生活垃圾(Model Municipal Solid Waste,MMSW)。采用TGA—FTIR联用技术模拟燃烧、热解工况,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不同中途恒温时间等条件下MMSW的氯释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MSW的氯起始释放温度和氯释放终止温度与MMSW热处理的气氛、升温速率均有关系,氯起始释放温度在350~420℃范围内变化;在燃烧、热解等条件下,MMSW中的氯基本以HCl气态形式释放,起始释放温度在燃烧条件下要比无氧条件(热解)下要低20~30℃;升温速率越快,氯起始释放温度越高,氯完全释放的时间间隔越短。研究还表明,在380~420℃恒温时间越长,越有利于MMSW中氯的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4-氯酚在60Coγ辐照以及γ辐照-H2O2联合作用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通过分析4-氯酚辐照分解过程中总有机碳(TOC)、Cl-浓度的变化,探讨了H2O2对4-氯酚辐照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γ辐照-H2O2联合技术显著提高了4-氯酚的脱氯率及TOC去除率,表明协同效应存在。单独辐照及其与H2O2协同作用下4-氯酚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当H2O2质量浓度分别为175、35、0 mg.L-1时,反应速率常数依次为:0.447 3、0.398 1、0.180 9 h-1。4-氯酚在辐照降解过程中释放Cl-的反应较复杂,不属于简单级数的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一级A尾水作为再生水补给河流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氯消毒使再生水水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再生水在河流补水过程中,随着输送路程的增加,COD、NH_4~+—N和有机氮质量浓度升高,NO_2~-—N和NO_3~-—N变化不明显;TP变化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大,A河流TP呈上升趋势,而B河流TP浓度降低。再生水消毒过程中有氯胺生成,并在河流补水过程中发生分解,释放NH_4~+—N。监测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一级A尾水可作为河流补水,且补水过程中水质波动较小,满足景观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法测定自制水杨酸-氯霉素普鲁兰糖涂膜剂中氯霉素含量,对涂膜剂中氯霉素进行体内外透皮释放行为研究.选取昆明种小鼠鼠皮,用立式扩散池评价涂膜剂中氯霉素体外释放行为.自制涂膜剂中氯霉素体外释放缓慢,释放过程可用Higuchi方程模拟.选用新西兰兔背敷涂膜剂,测定兔体内氯霉素的药-时曲线,并考察超声促透效果.兔体内药-时曲线显示,氯霉素血药质量浓度1h达峰,峰值1.24μg/mL;超声处理兔表皮后涂敷涂膜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未经超声处理组.自制涂膜剂缓慢释放氯霉素,可用于局部治疗,超声处理兔表皮可促进氯霉素的透皮吸收.水-氯普鲁兰糖涂膜剂中氯霉素体内外释放具有相关性,体外释放度可预测体内药物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6.
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为氯化物型盐湖,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氯副产物。平衡和消纳这些含氯副产物,对于实现盐湖产业链中的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产品出发,分析了氯元素在规划产品中的工业代谢过程,提出了氯平衡和氯化钙对盐湖的潜在污染问题是盐湖氯元素利用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转化为固体产品的固定化过程、转化为可外销有机氯产品的转移过程和氯化钙的清洁储存过程是其3种迁移转化途径。这3种途径若付诸实施,有望实现试验区氯元素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7.
探索加味脉君安脂质体片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同步释放特征.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大豆苷元与和厚朴酚复方长循环脂质体,再按处方剂量与氢氯噻嗪、钩藤碱及辅料压片制备加味脉君安脂质体片剂.采用桨法测定片剂的体外释放度,以相似因子f2为指标,考察加味脉君安脂质体片剂中主要降压活性成分的体外同步释放情况.大豆苷元与和厚朴酚复方长循环脂质体为圆形或椭圆形,粒径为(172.43±1.40) nm, zeta电位为(-44.3±1.25) mV,大豆苷元与和厚朴酚的包封率分别为58.8%和97.0%.加味脉君安脂质体片剂中的大豆苷元、和厚朴酚、氢氯噻嗪和钩藤碱在8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0.3%,93.4%,100.0%和84.9%,24 h各组分的累积释放率均为100%.各组分之间同步释放因子f2均大于50.表明加味脉君安脂质体片剂中各活性成分在释放介质中的体外同步释放情况较好,预期体内将具有较好的协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增强质子背散射研究注氦纳米晶钛膜中氦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使用增强质子背散射方法,分析了几种Mo基体纳米钛膜中氦的保持量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离子注入法注入的氯在纳米钛膜中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氦的释放速率受氯在钛膜及基体中的分布、钛膜中氦浓度大小的影响;Ar,He混合气体放电法工作参数的选择可影响渗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混合金属氧化物(IrO_2-Ta_2O_5/Ti)电极在氯化钠电解质中产生的活性氯(氯气和次氯酸)灭活铜绿微囊藻细胞.活性氯在溶液中的生成符合法拉第定律,其浓度与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成正比.实验系统考察了藻细胞完整性、表面形态和光合活性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变化,并研究了藻类有机物和微囊藻毒素(MC-LR)在该过程中的释放与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工艺可有效灭活铜绿微囊藻细胞;电流密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藻细胞破损程度越严重;胞外MC-LR在氧化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终质量浓度可达到1.0μg·L~(-1)以下.电化学氧化工艺不仅可以有效灭活藻细胞,还能有效控制藻细胞胞外有机物和藻毒素,因此对于高藻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序批试验对污水厂二级出水氯消毒的氯衰减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TOC、pH、投量等在回用水消毒过程中对余氯衰减曲线的影响。通过对比一级、二级、平行一级、多项式等几种常用拟合模型,发现在回用水消毒中,氯和氯胺消毒衰减曲线分别遵循平行一级和多项式模型。TOC值升高、pH值降低、投量越大余氯衰减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1.
对煤粉中氯元素在高炉内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模拟高炉风口环境,研究了喷吹煤粉中的氯元素在风口区的反应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中氯在燃烧过程中以HCl形式析出.与常规燃烧过程不同,煤粉中氯元素在风口区的析出率仅为40%~60%,剩余的氯元素残留在未燃煤粉中.喷吹煤粉带入高炉的氯元素不论去向如何,均不利于高炉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建立生产现场煤粉氯含量检测制度,减少高炉煤气中氯元素的危害,提高炉渣的排氯能力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五种预氧化工艺处理污染原水的消毒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水中腐殖酸和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含量变化对高锰酸钾、氯、氯胺单独处理工艺及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工艺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浓度越高,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工艺与单独氯或氯胺工艺消毒效能相比所占优势越明显,尤其是当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氮化合物时,采取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能更有效提高预处理时消毒效能.对有机污染严重的水源水进行预处理时,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预氧化能够减少有机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发挥预处理工艺对致病微生物的多级屏障作用,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厂一年多的生产运行状况的考察,总结了二氧化氯替代氯气预氧化、消毒工艺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水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热原料和空气、在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空气管路上加装流量计和报警装置、改善管路设计、多点投加二氧化氯和对反应沉淀池和滤池进行遮光处理等多项措施,达到提高二氧化氯产率、保证工艺的稳定性、确保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安全性,降低二氧化氯的衰减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间歇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发泡剂ADC生产过程传质与动力学研究 .考察了搅拌速度、氯气流量、辅助空气流量、固体联二脲浓度、粒度及反应温度对过程速率的影响 .分析了影响过程速率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发泡剂ADC生产过程涉及极其复杂的气液固多相传递与反应过程 ,其中气相反应物氯气的溶解传质过程是影响整个过程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5.
实验以细菌总数为检测指标,在实验室观察了高锰酸钾、氯、氯胺单独预氧化工艺,以及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预氧化工艺的消毒效果随水温的变化,并比较了几种预氧化工艺在低温水中的杀菌效能,探讨低温水中杀菌效能较高的预氧化工艺.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水温对几种预氧化工艺消毒效能均有程度不同的影响,通过比较几个工艺消毒时的Q10值得出如下结论: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预处理工艺的消毒性能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单独氯、氯胺及高锰酸钾工艺,而且,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工艺处理低温、污染严重的地表水的消毒性能明显好于单独的氯、氯胺及高锰酸钾工艺,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处理受污染水源水提供了一种安全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oxidizing removal of Cyclops of zooplankt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梅  Cui  Fuyi  Lin  Tao  An  Dong  Zhang  Min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6,12(1):86-90
0 IntroductionCyclops couldn’t be effectively inactivated by theconventional disinfection such as chlorination due to itsstronger resistance to oxidation.In addition,the motilityof Cyclops makes it easily penetrate sand filter into theclean water tank in waterworks , even municipal servicepipe .Adult Cyclops , with body length of one to severalmillimeters, may be caught by naked eye to bring con-sumers unsanitary sense and may become disease trans-mission mediumas the host of pathogenic para…  相似文献   

17.
Chironomid larvae propagate prolifically in eutrophic water body and they cannot be exterminated by conventional disinfection process. The inactivation effects of chlorine and chlorine dioxide on Chironomid larvae were investigated and some bourdary values in practice were determined under .conditions of various oxidaat dosage, organic precursor concentmtion and pH value. In addition, removal effect of different pre-oxidation cambined with coagulation process on Chironomid larvae in raw water was evaluated. It was found that chlorine dioxide possessed better inactivation effect than chlorine. Complete inactivation of Chironomid larvae in raw water was resulted by 1.5 mg/L of chlorine dioxide with 30 min of contact 'time. Additionally, the organic precursor concentration, pH value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inactivation effect. The coagulation jar test showed that Chironomid larvae in the raw water could be completely removed by chlorine dioxide pre-oxid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agulation process at chlorine dioxide dosage of 0.8 mg/L.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GSM通讯网络的污水余氯检测及排放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采用测量透射光强的电信号来确定样品中余氯含量,以检验污水氯化消毒处理是否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系统具有在线连续检测、自动排放及数据远传通讯、报表查询等功能。克服了目前国内医疗污水检测处理方法的不足,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