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蓝石棉是一种比较稀少的特种非金属矿产。由于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在国防和其它工业部门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我国蓝石棉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根据其成分、结构和性质特征,参照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名称委员会批准的角闪石命名法,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其通式如下:  相似文献   

2.
1978年我院招收了一名摩擦学学科方向(摩擦学在石油机械中的应用)的硕士研究生,这是当时我国第一批招收这一学科研究生的少数几所大学之一。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中断了六年,直到1984年才又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的研究生共6名。几年来,我们已取得科研成果5项,其中分别与甘谷和沈阳两家石棉制品厂合作研制了3种钻机石棉编织刹车块和死端刹车块,填补了我国的空白。与甘谷石棉制品厂合作研制的优质石棉编织层压刹车块荣获1984年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与沈阳市石棉制品厂合作研制的全交叉整编石棉刹车块荣获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各种机械车辆制动减速或传动机构上的摩擦材料,普遍采用石棉摩擦材料。全国摩擦材料每年使用石棉量达四万多吨,占石棉总用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它可以引起很多疾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因此很多国家已引起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美国环保局1983年和1985年先后已提出禁用石棉和逐步淘汰石棉毡、石棉水泥导管、石棉服装等制品的同时,并积极开发研制无石棉摩擦材料。目前已发现硅灰石可以作为石棉代用  相似文献   

4.
石棉工业遭受着激烈冲击,原因之一是公众指责石棉是致癌的物质。魁北克,尤其是东汤希甫,是加拿大石棉原料的主要供应地。减少石棉的需求,对石棉镇和热特佛镇这些矿山城镇说来,可能意味着一个暗淡的经济前景。 谢布鲁克(Sherbrooke)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与石棉研究所的专家合作中,研究了石棉及含磷酰基的石棉的吸附性能。石棉纤维的表面被羟基包围,羟基与致癌的多环芳烃(PAH)分子呈化学键连接。这些研究者用多种技术成功地研制了一种改善了的石棉  相似文献   

5.
石棉是一种天然含水硅酸镁类矿物纤维,多年来广泛用于制造石棉水泥制品、石棉织物劳保用品、摩擦材料、密封材料及其他制品。 但是,石棉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矿物纤维。接触石棉粉尘,会使人患鼻喉粘膜萎缩性及亚萎缩性炎症,长期接触还会患“肺纤维病”,甚至诱发原发性肺癌。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善石棉作业环境的同时,积极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高频子带替换的贝尔图像编码方法,所设计的编码器对绿色分量和红、蓝分量分开处理.采用JPEG-LS标准算法对绿色分量近无损压缩,对红、蓝分进行小波变换后,只对压缩低频子带进行压缩.解码端利用绿色分量的高频子带作为红蓝分量高频子带,从而恢复红、蓝分量.在给定失真条件下,与JPEG2000标准算法相比,所设...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对我国主要的温石棉矿山的石棉种属进行系统研究时,在青海茫崖石棉矿和吉林集安石棉矿的样品中,分别发现了数个极为稀少的波伏棱型斜纤蛇纹石石棉和波伏棱型正纤蛇纹石石棉样品。通过对样品的X射线和电子衍射分析,在X射线垂直纤维旋转照片上精确地测定了这两种蛇纹石的13L的§值,在电子衍射照片上直观地表现了矿物内核为纤蛇纹石外壳为利蛇纹石的结构特点,为波伏棱型纤蛇纹石石棉的研究提供了新鲜资料。  相似文献   

8.
石棉是一种致癌因子,但致癌机制尚不清楚。事实上,许多天然及人造纤维材料都有致癌危险,迄今还没有发现成功的安全的石棉代用品,而现代防尘技术的生产成就,技术及石棉改性技术的发展,已使温石棉及其制品成为安全产品,到本世纪末可以消除石棉致癌的威胁。温石棉的许多优良性能使之有广泛用途,其尾砂及蛇纹岩也可综合利用。因而,温石棉成为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世界的石棉需求量,包括发布禁令的美国的石棉需求量,都在逐年增加。石棉工业是极为重要的,其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9.
一、镁资源的分布 镁是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一。由于镁的比重比铝小一半,与氧的亲合力强,能与其他金属构成高强度合金等特点,故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我国是世界上镁资源十分丰富且品种齐全的国家。据地质资料统计,镁工业的主要原料菱镁矿、白云石、光卤石等在我国的储量非常丰富,这些宝贵的矿藏为发展我国镁工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另外,我国还有丰富的蛇纹石和石棉矿。由于石棉矿品位低,开采品位一般仅为1%~4%,因此,尾矿排弃量很大,据资料统计,每采出1吨石棉,至少  相似文献   

10.
田战武  段磊 《科技资讯》2015,13(3):118-119
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钼矿资源基地和产业基地,其钼金属储量居世界已知单个钼矿带之首,占全国总量的43.6%。该矿带以其独特的成矿地质背景,丰富的矿床类型,受到地质工作者的瞩目。该文收集了东秦岭钼矿带典型钼矿床的地质资料,详述了各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从构造环境、岩浆活动和岩体、蚀变作用,以及围岩与岩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区域钼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乐家湾锑矿床矿化蚀变作用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家湾锑太和是粤北锑矿带上的典型矿床。围岩蚀变具有很好的分带性,从矿体向围岩依次为锑矿化带、硅化蚀变带和黄铁矿化蚀变带,蚀变前后每100cm^3中的组分置换可达203.38g。通过成矿作用过程、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研究分析,作者认为乐家湾锑矿床属层控-低温热液叠加成因。  相似文献   

12.
金盆沟地区位于石泉-旬阳金成矿带,志留系下统梅子垭组广泛分布,以富含炭硅质为特征,素有"黑色岩系"之称,为区内主要含金岩系和赋矿层位。从地层条件、热源条件、构造条件、围岩蚀变等方面简述金盆沟地区金成矿地质背景,对金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与黄龙金矿床成矿特征类比,认为二者在成矿地质环境、含矿层位、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等方面基本相同,同属热液改造型金矿床,且具有有利的金成矿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拉么矿床位于大厂矿田中矿带笼箱盖岩体的南西侧,该矿床既存在矽卡岩型锌铜矿化,又存在中~低热液型钨-锑矿化.矽卡岩型锌铜矿化,根据产状特征可分为两组:似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同时可分为三种类型:缓倾斜似层状锌铜矿化,陡倾斜裂隙充填、交代细脉状矿化,以及陡倾斜大脉状矿化.通过坑下地质调研和室内光片鉴定,拉么锌铜矿矿区的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两个成矿期、5个成矿阶段:①矽卡岩型锌(铜)矿成矿期,包括早期硫化物阶段(铁铜矿阶段)、晚期硫化物阶段(铅锌矿阶段);②钨-锑成矿期,包括星散浸染状白钨矿矿化阶段、星散浸染状辉锑矿矿化阶段、脉状辉锑矿-方解石矿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探讨四川若尔盖铀矿田铀的成矿地质条件,为成矿预测和找矿靶区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对若尔盖铀矿田主要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铀矿的形成与富铀古陆块、富铀沉积建造、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富铀岩体、区域性深大断裂带、中新生代陆相红色砂砾岩盆地、有利的岩石组合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若尔盖铀矿田西部矿带的集中分布和一系列有利于铀成矿的良好地质条件,表明若尔盖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带内集中产出了桃山、鹿井、下庄等花岗岩型大矿田.桃山-诸广岩体地区位于华南活动带内.从区域重力、航磁、航放异常入手,结合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与铀元素富集有关的物探异常,列出了地球物理异常找矿的两级标志,总结了桃山-诸广岩体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  相似文献   

16.
江-绍碰撞带上有多种类型铜矿化,其中产于新元古代陆相火山岩带中自然铜类型以江西广丰桃源矿床为代表,矿化产于粗安岩系岩石中,空间上与粗安玢岩多次隐爆形成的角砾岩带(筒)关系密切,伴有大面积的红色铁白云石化、赤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自然铜产于铁白云石化带中,矿化以细脉、网脉为特征,出现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孔雀石矿石组合.  相似文献   

17.
徐海文 《广东科技》2013,22(8):135-136
老鹰坡铜矿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兰坪-思茅凹陷盆地中部,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目前正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从地质背景、地层、构造特征、围岩蚀变、矿化地质特征等方面对老鹰坡铜矿进行初步探讨,结合野外收集的地质信息和发现的地质现象,确定控矿因素,总结规律,提高地质认识,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大型铜镍矿基地。岩体为洋内俯冲的增生岛弧环境产物,为北天山洋壳向北俯冲增生记录。上地幔物质形成岩浆后,在弧间相对稳定的构遣环境下得以发生充分的岩浆重力分异,随着断裂构造的多期活动,这些岩浆、含硫化物岩浆和矿浆分别沿断裂被挤压-侵入上部地壳,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的复式杂岩体和复式矿床,从而构成有特色的硫化铜镍矿床。成岩成矿时间应该在280~510Ma之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西天山四种典型岩石类型的岩石学特征和含矿性分析 ,认为糜棱岩中相对富集金、银、铜 ,并且砷也较富 ,在区域寻找金、银、铜矿方面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火山碎屑岩对金、铜等成矿有利 ,但此类岩石中铜、金分布存在不均匀性 ,在一些具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现象的韧性剪切带 ,极可能呈富矿层位 ,这类岩石应是该区寻找铜金矿床的主要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20.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是吉林省东部一个大型的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矿床主要受NW向的帚状断裂构造系统控制。在研究小西南岔矿区地质及北山矿段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指出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五道沟群、花岗岩与闪长岩接触带、闪长岩体内密集裂隙带及闪长玢岩脉上下盘,矿体及围岩变形强烈的部位、金和铜矿化及其近矿围岩蚀变叠加部位品位相对较高,以期对该区外围及深部进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