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滨海型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及评价计分方法,选择宁波市6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滨海生态旅游DEA无效的优化方案、有效县市因素贡献值、旅游效率前沿等研究。结果表明:市区、余姚、奉化、象山等四个县市效率有效;慈溪、宁海等2个县市效率无效。在有效县市各指标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是对县市滨海生态旅游有效贡献最大的投入指标,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对县市滨海生态旅游有效贡献相当。总体而言,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宁波市滨海生态旅游相关投入利用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本文通过对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为森林生态旅游提出“一个中心、四个景区、放射状旅游路线,开展森林垂直带谱生态回归游”的开发构想,并对开发与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成县森林旅游业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立足生态优势的华侨投资等方面优势。同时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潜能巨大、我国首个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落户温州又为文成县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文成县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挖掘、森林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周边地区旅游的竞争日趋激烈、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方面的弊端。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依托垄断性生态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产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才能提升文成县森林旅游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4.
江西应紧紧依托自身奇、特、全的山水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牢牢把握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活动契机,实现江西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要以生态为主题整合江西旅游资源,打造生态牌旅游业;二是要不断创新,开发生态旅游新项目;三是维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拉动江西经济增速,使江西省成为生态旅游强省。  相似文献   

5.
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地区之一,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运用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6个县(市、区)2009—2013年间氨氮排放效率及其变化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县(市、区)之间氨氮排放效率差异明显,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和渝水区等8个县(市、区)氨氮排放效率较高,其他县(市、区)氨氮排放效率中等或低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显示除了南昌县、余江县、高安市和万年县4个县(市、区)氨氮排放综合效率降低外其余都有所上升或不变.依据主导产业和氨氮排放效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6个县(市、区)划分为高效率第二产业主导区、中效率第二产业主导区、低效率第二产业主导区等8类区域,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江源区旅游资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地评价了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从对三江源区的24处风景区所得的评分结果来看,分值均较低,这和它们的旅游开发条件较差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是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它对生态旅游者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恰好可以扬长避短来开发这些旅游景区(点)。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多样化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山东旅游发展的重要特点.以山东省137个县(市、区)为最基本的研究单元,运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法,以自然和社会作为分析因子,构建了山东省旅游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技术)基于遥感影像、矢量及栅格等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并使用ArcGIS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得到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山东省生态敏感性处于中等水平,高度敏感、较高敏感和中度敏感区域呈圈层状分布.结合目前山东省土地利用地域分布的实际情况,按照旅游业发展环境的生态特征,将山东省按县级行政区单元划分为4个旅游生态空间类型,分析了各个空间类型的特点和其旅游发展方向,进而提出了山东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旅游发展的3大基本要素,旅游经济是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体现,据此构建了江西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重力模型、旅游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结合ArcGIS可视化表达对2005~2015年江西省旅游发展进行评价,并对江西省旅游发展空间错位及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江西省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各地市之间的差距都较大,但综合水平都不高,旅游设施成为江西省旅游发展的"短板",旅游资源逐渐成为影响江西省旅游均衡发展的关键;2)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重心整体向南迁移,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重心整体向北迁移,4个重心始终在江西省北部震荡徘徊,整体上呈现出布局分散的特点,而4个重心所形成的空间范围随着时间的演变在逐渐缩小;3)10 a间江西省旅游发展空间错位状况普遍存在且分异明显.高度错位区始终在江西省北部,错位程度逐渐南移,呈现出"北部凸显—中部凹陷—南部凸显"的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9.
广西玉林市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顺应了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玉林旅游的发展现状,本文对玉林市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做了分析,并对建设玉林市区、容县、北流、博白与陆川等文化生态旅游圈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熵值修正G1法对智慧旅游建设水平进行研究,构建城市智慧旅游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1个城市的智慧旅游建设水平整体较低,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和硬件支撑上城市间差异较大,在智慧旅游环境支撑总体差异小,保持在较高水平。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江西省11个城市分为三个类别,对每一类别城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指导江西智慧旅游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是区域旅游发展关注的焦点。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经典区域研究方法和Arc 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江西市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各地级市间的旅游经济差异仍然较为明显,市域旅游经济差异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旅游经济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距造成的,在区内差异中,赣西地区内部的贡献率最高、赣东地区次之;2000-2004年与2011-2014年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005-2010年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空间离散特征。江西省市域旅游经济水平的时空差异是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以及政府旅游发展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从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强旅游交通的建设三方面推进江西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旅游强省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婺源发展生态旅游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责任的旅游活动形式,婺源生态旅游是发展要注意三点问题:其一,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大众旅游,而婺源旅游应是生态旅游;其二,强调生态旅游具有环保教育功能、生态景观特色和可持续旅游特色;其三,建成生态旅游示范区,首先建成江西省生态旅游示范县,而后建成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许琰 《河南科学》2013,(10):1833-1836
豫西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域覆盖5市15县,利益相关者众多.根据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可以将其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应当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对伏牛山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整合,加快旅游公共体系建设,统一伏牛山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发展智慧旅游等,促进伏牛山生态旅游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5—2006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林 《海峡科学》2008,(9):3-7,13
1 2005-2006年度全省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情况 2005-2006年.福建省全省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共有86个市(县、区)参加(其中有8个市,72个县.6个区).经省科技进步考核专家组的评审,推荐通过考核的共54个地区,占全省市、县、区总数的62.79%,其中包括4个设区市、45个县(市)、5个城区.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主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西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品位高。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江西独具特色的“一轴带两环”旅游景区格局。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将江西的旅游产业带动起来,深入分析其原因,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是关键问题。江西现有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有“分而治之”、“市(县)直管”、“管理局管理”、“乡镇管理”四种模式。从协调发展,开发保护,经营管理三个角度分析,采用市(县)管理模式,组建旅游集团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广西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并注重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规划与投资评估、重点开发区域、突出区域特色及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鄱阳湖南矶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通过分析其资源环境特点以及旅游开发现状,提出政府(保护区)、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三位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从功能分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和湿地资源环境保护等4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南矶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实施途径,以期为南矶湿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村寨森林资源丰富,当地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这些村寨生态环境良好,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传统森林和生态文化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此,研究少数民族传统的森林和生态文化,森林利用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等都对传承古老技艺、保护森林资源、保留当地古老森林文化、增进当地居民福祉、发展民族生态学和建设生态文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案例法及文献综述法研究对D侗寨进行了研究,该寨具有森林相关的天然旅游景点、木质景观、造纸技艺和其他与森林相关的生态旅游资源,并对今后如何基于侗族传统森林文化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进行了探索.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及保护的措施:明确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定位和制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注重对民族地区原生态的保留及对游客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知识、对旅游村寨内的生态环境应实时监控、适度根据村寨条件改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旅游热点地区漓江上游为研究区, 构建生态旅游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基于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源, 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 利用多维度状态空间方法, 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旅游资源3个维度对漓江上游进行生态旅游承载力空间分异评价。结果表明: 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较高, 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强; 经济社会承载力总体较低, 但区县差异明显, 桂林市区较强, 灵川县中等, 兴安县较弱; 旅游资源承载力中等, 但桂林市区北部、兴安县城周边、北部山区和灵川南部较高。生态旅游承载力达到和优于理想状态的面积仅占29.28%, 空间分布不均衡, 西南部、东北部承载力较强, 北部、东南部承载力较弱。基于上述结果, 提出提升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实施途径, 为漓江上游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体.简要分析了森林旅游的内涵及开发意义。研究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旅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开发森林旅游具有广阔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