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低碳背景下,为了减少碳排放量,我国正大力推动发展海上风电。以江苏海上风电成本为研究对象,为了确定风力发电的实际效益,综合考虑了发电投资内部成本、辅助服务成本和环境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对燃煤火电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环境价值进行了计量,把海上风电相较于其所节约的环境成本视作外部成本,提出风电社会总成本计量新模型。采用基于成本归集的核算方法来量化各构成元素对风电社会总成本及投资效益的影响,构建新的海上风电发电成本计量体系,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为海上风电场投资建设、经济运行和成本预估提供理论支持以及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上风电场运行维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海上风电机组运行维护要求不断提升,海上风电场运营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使得整体运营费用居高不下,严重制约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提出适用于风电产业的大型装备运行维护系统研究方法。在总结国内外风电场特别是海上风电场运行维护的特殊需求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海上风电场运行维护系统的定位、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和创新工作内容;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各个子系统的业务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风电机组物料清单(BOM)和维护工作流程两项关键技术;开发了软件系统并在企业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3.
臧亚琴  柯惟力 《科技信息》2009,(19):294-294,298
虽然美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三。但是由于美国风电场的平均风速更高,因此发电效率高于其他国家。2008年美国已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风力发电量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位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美国政府、企业界和民众的支持.推动了风电事业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海上风电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规划。对中国近海风电场规划与开发现状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近海风电场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近海风电场在规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风电设备都安装在陆地上,但人们早已把目光投向了海洋。1990年,瑞典安装了第一台试验性的海上风电机组,离岸350米,水深6米,单机容量220千瓦。1991年,丹麦在波罗的海的洛兰岛西北沿海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拥有11台450千瓦风力机,能为2000~3000户居民供电。自2000年起,兆瓦级风力机开始用于海上,从而让海上风电项目初步具备了商业化应用价值。2002年,丹麦在北海海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海上风电场,安装2兆瓦风力机80台,装机容量16万千瓦。随后,瑞典、德国、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法国等诸多欧洲国家都陆续投入了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在欧洲之外,目前中国也在大规模建设海上风电场。2007年,首台1.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安装于渤海,接入海上油田的独立电网。2010年,上海东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成本高、并网难、故障概率高的瓶颈,提出了一种海上大规模风电非并网多元化应用系统。该系统突破海上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单一应用模式,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将大规模海上风电与高载能产业(如海水淡化、电解水制氢和电解铝等)直接耦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系统,变海上风电场输电上岸为直接输产品上岸,不仅破解了大规模、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应用难题,而且大幅度节省海上风电场投资成本,提高了风电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欧洲迅猛发展自1991年全球第一座海上风电场在丹麦开始运行以来,海上风电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早期海上风电发展速度缓慢,2008年以后,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以及投资者对海上风能资源认识的不断加深,已经有多个国家将海上风电作为未来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海上风电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欧洲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一直以来,欧洲海上风电发展也最为迅速,引领着世界海上风电发展。截至2016年底,欧洲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占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的88%。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装机容量占全球的近36%;其次是德国占29%。2016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占全球装机量的11%,取代了丹麦,位居第三。接着是丹麦占8.8%,荷兰7.8%,比利时5%,瑞典1.4%。此外还包括芬兰、爱尔兰、西班牙、日本、韩国、美国和挪威等市场,共同促进了整个海上风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风力发电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指出风力发电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简述了风力机技术、风电并网技术、海上风力发电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海上风电场的分类,并对漂浮式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浮式基础作了详细的介绍。随着风电开发技术的成熟,风机容量大型化、垂直轴风机的应用及建立非并网风电多元化应用系统将是以后漂浮式风电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大型海上风电场对风电机组维护保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全面地考虑影响海上风电场维护工作的各项因素,科学合理地实施风电机组维护工作,对于降低风电场运营成本、提高风电场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着眼于提高海上风电场维护工作效率,提出了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GSPN)的维护过程建模仿真方法。通过对海上风电场维护工作全过程的分析,按照维护工作过程的层次结构自顶向下建立了相应的着色Petri模型,运用GSPN相关理论对工作票的执行过程及其实施效率进行了深入论述,采用着色Petri网仿真工具CPN Tools对维护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影响维护工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绿色能源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柔性直流也是海上风电场对外传输电能的主要方式。海上风电柔直输电系统在遇日常或故障检修后,需要由换流站等独立完成系统的黑启动。本研究从系统黑启动电源的选择、风电场和换流站的启动方式展开,总结出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黑启动策略,并归纳分析了系统启动过程中注意事项及难点,最后提出系统黑启动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海上风电柔直输电系统黑启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设离岸型海上风电测风塔对海上风电场的开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离岸型海上风电场测风塔建设的必要性和挑战以及建设的一般程序和工作内容,提出了建设离岸型海上风电测风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后续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发展海上风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应予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海上风电面临严峻挑战,应予科学应对,切忌浮躁冒进。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上的理性、有序发展,坚持创新和特色结合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成本、效益、风险制约海上风电的发展,通过科技进步,风电核心技术掌握和规划建设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解决重大制约发展的因素,确保海上风电健康发展。针对我国海上风电又好又快发展,建设高质量、高效益的海上风电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新  韩丹  吴超 《科技资讯》2013,(28):96-97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风力发电自身的特点,风电井网时会对电网产生冲击,并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针对目前风电井网所面临的问题和要求,简要介绍了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同时,本文介绍了SVG在内蒙某风电场实际应用的情况.应用结果表明,SVG在风电场中的应用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家胜  陈旭  张炜 《科技资讯》2012,(5):124-124
综述了风力发电的原理和相关技术条件要求,阐述了我国风力资源的分布情况,从中得知我国是一个风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从客观上具备了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国外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为我国大力发展风电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我国结合自身优势建成了很多颇具规模的风电场,中国的风电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逐渐形成了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混合运行的格局。由于双馈风电机组与直驱风电机组暂态特性的差异,直驱风电机组对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可能产生影响,无法对混合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进行准确计算。为此,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和直驱风电机组组成的混合风电场,建立了混合风电场故障工频等效电路,推导了不同机组影响下的双馈风电机组输出短路电流表达式。通过与单机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对比,分析并总结了混合风电场中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针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利用时域仿真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海上风电变流器中,IGBT模块等功率器件是容易失效的部件之一。海上风电场的恶劣环境对风电变流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风电变流器整体的可靠性,提出了风电变流器IGBT模块的三种冗余设计方案和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对三种冗余设计方案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得出了三种冗余设计方案均可提高风电变流器的运行可靠性的结论;最后使用度电成本的概念,分别计算了应用三种冗余设计方案的海上风电场20年全寿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出了第一种冗余设计方案,即冗余一支桥臂,可以使整个海上风电场的度电成本最低的结论。这为以后风电变流器IGBT模块的冗余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俊文 《科技资讯》2014,12(16):125-125
新的可再生能源中潜力最大的是风力发电,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发展风力发电技术、建设风电场,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发展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稳定运行及控制技术的成熟是基础条件。其产业发展必将带动发电机组相关控制技术的变革及更新,及现有控制技术的完善,带动自主研发及技术投入,实现我国风电控制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风电作为电力能源体系的重要构成,在发展规模以及发电量方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与传统发电机制有所不同,风力发电受到地形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为了提升风电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对于风电资源的客观需求,减少风力发电过程中对于选址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以山地丘陵地区为研究重点,全面分析风电场选址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策略,以期推动风力发电活动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风电发展需要,提高陆上与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率,提出了风电场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WFCMIS)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对比分析陆上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流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信息化领域相关理念和技术运用于风电场工程建设,结合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的功能需求,提出了WFCMIS架构模型并完成了系统实现。系统集成了陆上与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管理等模块,并在某风电场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