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最新的一项研究列出了100种世界上最濒危、最独特的鸟类,其中包括以尸体为食、有特别的"斩首"技巧的秃鹫,能在胸前吹出一个"气球"的军舰鸟和世界上最强壮的鹦鹉。科学研究者们总共分析了9 993种现存的鸟类,鉴定了它们亲缘物种的数量(数量越少意味着它们的演化特异性越高)以及它们在野外生存中面临的危险。以下是名单中排名前8的鸟类。  相似文献   

2.
自古与人类生活于同一天地的鸟类,是自然的产物。在亿万年的演化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界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鸟类形成特殊的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这对人类的创造发明和科技发展有着启示作用。约在公元1800年,气体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英国科学家凯利,曾深入地研究过飞行动物的形态,寻找最具流线型的结构。他模仿鸟翼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与现代飞机机翼截面曲线几乎完全相同。法国生理学家马雷曾写过一本研究鸟类飞行的《动物的机器》的书,介绍了鸟的体重与翅膀负荷(即单位翅膀面积所负的重量)的知识。后来,俄国科学家茹可夫斯基在研究鸟类飞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动力学的理论,正是通过对鸟类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最长寿的鸟     
一只可能有50岁高龄的剪嘴鸥今年4月早些时候 在英国威尔士北部海域被发现。这只剪嘴鸥是人类目前所知仍然活着的最长寿的一只野鸟。它的年龄 是根据它所戴的脚环判断的。英国鸟类研究机构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科研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告说,他们发现侏罗纪一类称作善攀鸟龙的恐龙曾演化出类似蝙蝠的膜质翅膀,这种与鸟类飞羽截然不同的结构表明,恐龙至鸟类的演化中曾出现意想不到的飞行尝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2017年在辽宁晚侏罗世地层发现一件化石,经过长达一年的室内修理、实验和对比研究,研究团队确认它代表了善攀鸟龙类中一个新的属种,将其命名  相似文献   

5.
辽西早白垩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周忠和  张福成 《科学通报》2001,46(5):371-377
报道发现于辽宁省的两种新的中生代今鸟亚纲的鸟类化石: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 gen.et sp.nov.)和葛氏义县鸟(Yixianornis grabaui gen.et sp.nov.)。它们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垩世纪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形态特征上,这两种鸟类较今鸟亚纲的辽宁鸟进步,与另外两种今鸟朝阳鸟和松岭鸟比较接近。与早白垩世的其他鸟类,如孔子鸟、辽西鸟和始反鸟等相比,燕鸟个体较大,头骨显著伸长;它还具有相对较长的前肢。今鸟亚纲化石新的发现表明,在早白垩世,无论是与现代鸟类关系较远的反鸟亚纲,还是包括现代鸟类共同祖先在内的今鸟亚纲的辐射和分异都已十分显著。与始祖鸟、孔子鸟和反鸟亚纲不同,燕鸟与义县鸟在飞行结构上和现生鸟类已没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在其他一些结构上,这两种鸟类仍然保留一些原始的特征,如上、下颌骨具有牙齿,较发育的指爪,以及耻骨的远端联合等,这表明现生鸟类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还要在更晚的时期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域辽阔,占全国面积的1/8强。它介于热带与温带、西亚的干旱亚热带和东亚的湿润亚热带之交汇点。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种的生境条件,也呈现出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知西藏的哺乳类动物有142种,约占全国哺乳类动物的32%,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有52种;已知西藏的鸟类有488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40%,其中属于国家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之行     
观鸟,一项在英国和北欧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业余休闲活动,近年来由国外民间环保人士介绍到我国大陆,每年还有大批外国人专程来我国观鸟,因为中国是鸟类的天堂。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观赏鸟儿的多彩羽色和姿态,聆听鸟儿的动听歌唱,能够调剂生活,陶冶情操,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自然享受,还能为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资料,促进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在960万平方公里陆地上,蕴育着极其丰富的动物资源。目前,全世界共有8600多种鸟类,我国就占1186种,这个数目超过了整个欧洲地区鸟类种数的总和,美国和加拿大两国鸟类的总和也只约相当我国的66%。欲准确无误地识别这么多种鸟类,不但要查阅有关书籍和标本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去野外观察它们。让我们跟随专家和摄影爱好者的足迹到大自然中去观赏野生状态下的鸟类吧。  相似文献   

8.
白腹锦鸡     
《知识就是力量》2009,(6):F0002-F0002
白腹锦鸡又称铜鸡或银鸡,是中国特有鸟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冬季到农田附近觅食。  相似文献   

9.
鸟类的S.O.S.     
鸟类在自然界中是最富于魅力的生物类群。它们形形色色,姿态万千。鸟类是地球上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动物,它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相互依存并且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世界现存鸟类有27个目,164科,9021种。 回顾一下鸟类的自然历史,从一亿五千万年前始祖鸟出现以后,经过漫长的进化,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类。在第三纪时,是鸟类的  相似文献   

10.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图谱画家和鸟类保护学家,他的《美洲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使得“奥杜邦”这一名字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代名词。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精湛画技使得《美洲鸟类》一书被人们奉为“鸟类圣经”。 19世纪初,奥杜邦深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田野乡村,目睹了野生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旺盛生机,为此他写了许多旅行观察日记,并画了很多野生鸟类的画像。他描述的许多鸟类现在已灭绝了,因此他的观察日记和画像成为当代鸟类学家研究这些鸟种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与鸟有约     
观鸟,一项在英国和北欧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业余休闲活动,近年来由国外民间环保人士介绍到我国大陆,每年还有大批外国人专程来我国观鸟,因为中国是鸟类的天堂。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观赏鸟儿的多彩羽色和姿态,聆听鸟儿的动听歌唱,能够调剂生活,陶冶情操,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自然享受,还能为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资料,促进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在960万平方公里陆地上,蕴育着极其丰富的动物资源。目前,全世界共有8600多种鸟类,我国就占1186种,这个数目超过了整个欧洲地区鸟类种数的总和,美国和加拿大两国鸟类的总和也只约相当我国的66%。欲准确无误地识别这么多种鸟类,不但要查阅有关书籍和标本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去野外观察它们。让我们跟随专家和摄影爱好者的足迹到大自然中去观赏野生状态下的鸟类吧。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5,(3):8-8
鸟类正面临严峻的未来。科学家最新估计,在现存的所有鸟类中,大约14%部将在公元2100年之前灭绝。这一估计是根据鸟类最近的灭绝率--1.1%得出的。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目前所有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种(大约有1200种)也都将在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毫不起眼的小老鼠、小麻雀,还是个体庞大的非洲象、座头鲸,地球上的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色彩,而陆生动物最艳丽、最多彩的就要算鸟类了。 鸟类家族中拥有亮丽姿色的种类不胜枚举,美丽的蓝孔雀、绿孔雀不仅羽毛图案奇巧,而且混身上下珠光四溢,阳光下令人炫目;优雅的白天鹅曲颈轻游,洁白娴静;乖巧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侯连海  周忠和 《科学通报》1999,44(13):1378-1383
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大量中生代鸟类及研究成果填补了鸟类进化研究的许多空白,孔子鸟类群的出现,将鸟类起源的历史向前大大推移,辽宁鸟的研究证明鸟类从爬行动物分出不久即分为两大支系向前演化,中国中生代鸟类的形态特征支持鸟类飞行树栖起源理论,中华龙鸟系小型兽脚类恐龙,尾羽鸟与原始祖鸟,如确为带羽毛的恐龙,将为鸟类的恐在起源假说提供最直接、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相关链接     
<正>加利福尼亚兀鹰是北美洲陆地上翼展最大的鸟类,可与它最接近的、比它稍大一点的同类——南美洲安第斯兀鹰媲美。  相似文献   

16.
顾昌栋 《科学通报》1958,3(4):109-109
食鱼鸟类的吸虫类,在国内学者尚未作过专题研究,过去唐仲璋、顾昌栋与日本人森下薰、山口左仲等的研究中,有一部分是食鱼鸟类的吸虫类。最近几年,从天津与河北省宁河县一带养鱼港附近所获得的食鱼鸟类的体内搜集了一些吸虫类,其中有4种是稀少种类,分隶于2科4属,其中有2种是新种.在4属中:缺盘吸虫属 Erschoviorchis Skrjabjn,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人为投喂鸟食可能让一些鸟类的喙长发生了改变。大山雀在英国和欧洲大陆都有分布,但英国的大山雀比它们的大陆"同胞"拥有更长的喙。研究证实,大山雀的喙长与编码胶原蛋白的基因有关。研究还发现,近年来,英国大山雀的喙还有越变越长的趋势。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英国人爱给它们"加餐"有关。在一些欧洲国家,人们常常会在自家花园里撒上一把谷粒,为周围的鸟儿提供一顿美餐。英国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即将着手进行一项全球科学界至今尚未解决的伟大工程——建造生命之树工程。据透露,该工程一旦完成,即可最终将地球上所有现存的生物——从微生物到鸟类到巨型爬行动物,是如何与另一种生物,特别是植物、蜘蛛类、鸟类和恐龙等生物之间相互发生联系的秘密,一一详尽地展示出来。该项工程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基金,整项工程的完成,预计需要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据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动物都会"唱歌",谁的歌喉更动听,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就要看各人的鉴赏品味了……几千年来,人们对鸟类的"歌喉"极为欣赏,认为鸟鸣是自然界中最悦耳动听的声音之一,并对鸟类的鸣唱声赋予"音乐"的美称。在最近的几个世纪里,研究人员一直在对鸟类的声音进行研究分析。例如,17世纪中叶德国学者阿塔纳斯·珂雪将鸟类的歌声用音乐符号转录下来。但鸟类是否将自己的鸣唱视为"音乐",没人知道。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20.
盘古 《科学通报》1999,44(4):337-338
本刊自1992年发表“辽宁中生代早期鸟类化石的初步研究”[1]以来,1995年又发表“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2]和1996年发表“中国发现侏罗纪龙骨突鸟类”[3]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华夏鸟、孔子鸟和辽宁鸟已成为当今研究早期鸟类演化必参考的重要科学资料.至今才几年的时间又在辽西发现了2个早期鸟类群:早白垩世的华夏鸟类群和晚侏罗世的孔子鸟类群,这是世界已知最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群,它不仅包括大量(数以千计)的孔子鸟,还有现生鸟类最早的代表———辽宁鸟.本刊第3期(p311~314)发表的侯连海、陈丕基的“最小的早期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