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早在上世纪末,小母羊"多莉"的诞生就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动物克隆技术的激烈争论。仿佛一夜之间,克隆时代来到了人们眼前……在上海野生动物园,有一个由近50头色彩各异的山羊和绵羊共同组成的"羊村",其中三只通体白色的克隆山羊格外引人注目。20年前的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克隆出的克隆羊多莉  相似文献   

2.
"多莉羊"之父引发新争议--"多莉羊"是通过成年羊克隆出来的第一个哺乳动物,于1996年问世.伊恩·威尔穆特(Ian Wilmut)作为创造"多莉羊"的科学家而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在此后的科学表彰大会上被封为爵士.威尔穆特爵士现任爱丁堡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3.
1997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英国罗斯林研究所Ⅰ.维尔莫特等人关于克隆羊的论文,在科学技术界引起强烈的振动,至今余波未息。论文宣布了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 Ⅰ.维尔莫特等人首先把一头成年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另一只去掉细胞核的羊卵细胞中,然后让这个装配的卵细胞在代孕母羊的子宫里发育成一个完整的胚胎,这就实现了动物的无性繁殖。这种克隆技术使用的是体细胞核移植,打破了生物学上所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莉”不幸得了关节炎,后腿不能站立。5岁半的羊在其家族里不过是个少年,关节炎在这个年龄段并不多见。紧接着,我国山东出生的一头克隆牛“委委”,在落地仅一个小时后就短命夭折。克隆动物的生命质量及寿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本来进入老年才开始变短的染色体端粒,在多莉身上已经缩短了很大一截,或许它已提前进入老年。据此质疑克隆技术,京都大学生殖生物学教授今井裕认为——  相似文献   

5.
克隆大事记     
《大自然探索》2003,(5):21-21
1995年7月,苏格兰科学家运用早期胚胎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了两头绵羊,这被看作是多莉诞生的前奏。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从一只6岁母羊的乳房上取下的组织克隆了绵羊“多莉”。  相似文献   

6.
江黎 《世界科学》2009,(2):40-41
不久前,日本的科学家们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使用来自-20℃冰箱里保存了16年之久的冷冻小鼠尸体上的细胞成功克隆出一只健康的小鼠。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使用了与克隆羊“多莉”同样的技术,但却增加了一项使克隆过程更加有效的重复克隆步骤。科学家们相信,这项研究预示着,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克隆技术使埋藏在永久冻土带中的动物“复活”,例如冷冻的猛犸象尸体。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一只在英国苏格兰降临仅7个月的雌性小绵羊"多莉"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多莉"从外表上看同其它羊羔没有什么差异,然而,与一般小绵羊不同的是,它不是由公羊的精子和母羊的卵子结合发育而成,而是英国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方法,将母绵羊乳腺细胞同未受精的、剥去其基因密码的羊卵结合,发育生成胚胎,植入母羊体内后培育出的绵羊。这种生物技术科学上称之为"Clone"(克隆),亦称无性繁殖。英国卢斯林研究所为克隆多莉,曾经历了好几个步骤;第一步,研究人员从一成年母羊 A 乳腺上取下一细胞,在实验室中让其大量生长;第二  相似文献   

8.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6,(11):34-35
10年前7月的一个夜晚,一只独特血统的小羊——“多莉”——出生在爱丁堡以南数英里以外的一个狭小窝棚里。从外表看,“多莉”与数千只在夏季出生的其他绵羊并无两样。然而不久,世人就确认“多莉”与众不同。它是从一只成年母羊身上取得的一个乳腺细胞克隆而成的,这一事实推翻了科学家们长期固守的教条,即认为这类事情在生物学上是不可能的。“多莉”羊的诞生在全世界的实验室里掀起了一场重复这一重大突破的竞赛,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人的克隆的恐慌,虽然这还遥遥无期。10年后,科学家才开始了解“多莉”是多么的不同。自这只小羊羔问世后,已有…  相似文献   

9.
英国公布"多莉"克隆成功不到10个月,美国"科学狂人"查德·席德就宣称要克隆自己,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并遭到反对、谴责与禁止。尽管如此,一些科技界人士仍认为,如果能够克服技术与安全问题,在20年内必将有人尝试克隆人。这不,近来又有人秘密地进行克隆人实验,并扬言——地球上第一个克隆人将在年底诞生。  相似文献   

10.
对克隆绵羊多莉的研究显示,年幼的克隆后代可能不会像其它自然出生的同类一样一出生就注定了生命长度。目前年仅3岁的多莉可能与捐献体细胞的母羊一样正在步入衰老期。 说明多莉衰老的证据潜伏在端粒体中,这种附着染色体两端的DNA片断随着细胞不断分裂而日趋缩短。科学家确信一俟端粒体萎缩到一定长度,细胞便停止分裂,最终死亡。一些科学家强调正是由于“细胞停止分裂”引起衰老迹象出现。由苏格兰PPL生物技术医疗公司保罗·希尔斯(Paul Shiels)领导的科学家小组检查了多莉绵羊的端粒体,发现其端粒体比预期的短20…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年初,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把整个世界搅得沸沸扬扬。 除伦理学家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也在担忧:现代生物技术会给生物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重组DNA(rDNA),单克隆抗体以及新的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 由于某些生物体先天缺少某个基因片段,而产生出一些特异性状,于是可通过人工将其加以修补、重组。也可将某类生物体性状强的基因片段转移到另外一类生物体上,以增加这种性状。比如,培育作物新品种,为了增强其抗病害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其他作物中的具有抗病害能力的基因片段转移到新品种上便可达到目的。目前许多国家已种植转基因作物,从而  相似文献   

12.
多莉之死     
克隆人的降生早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多莉之死却使那些对克隆寄予厚望的人难免心存疑虑,克隆真的那么容易?克隆动物能健康生存吗?  相似文献   

13.
蠕虫的证明     
自从克隆山羊多莉问世以后,克隆猪、克隆牛、克隆马以及冒牌的克隆商品也纷至沓来,现在又有人扬言要克隆人,一时间,“克隆”一词时髦,令人喜忧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病了又不能像人那样去医院看病,不过植物也有它们的"医生",而且它们会有特殊的方法邀请医生来看病。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教授高林纯示等人发现,植物叶子被虫子咬伤后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吸引来植物"医生"——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8月,第73届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雨果奖在华盛顿斯波坎会议中心揭晓,我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获得最佳长篇故事奖,这也是亚洲人第一次在国际上摘得雨果奖。小说讲述的是地球文明与来自半人马星座的"三体"文明博弈、对抗的故事。"三体"文明所在的行星系中有3个太阳,它们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发生着极其复杂又难以预测的运动,这就是物理学上经典的"三体问题"。当"三体"文明所在的行星被其中的1个太  相似文献   

16.
<正>来自生物灵感的防水、防油及防其他液体的纤维和涂料,构成了尖端技术布料的基石。金弼齐(Philseok Kim)在注射器中注满红褐色的油,将它们滴在聚酯布料的样品上。这种粘性流体一滴滴连串成滴注,慢慢滑入布料下的容器中,聚酯纤维干净如初,如同刚刚出厂般一尘不染。金接着又喷注了一种红颜料的水,它常被用作血液替代品。他说:"它们就这样滚落下来。"金是化学家,也是SLIPS技术公司的创始人,这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除了植物直接吸收日光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奠定了生命传承的初始自养外,其他物种都在"吃"与"被吃"的锁链之中,植物才是我们大地上真正的"普罗米惨斯",正是它们承接了太阳的"天火",把它逐阶传递给其他物种,养育了全球所有生命.形成了生命链条的生态金字塔.  相似文献   

18.
对野生动物来说,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不幸的,它们的栖息地消失得太快;对百兽之王--虎来说,过去的100年又简直是一场灾难,因为它们的栖息地不仅散失殆尽,而且已走到被斩尽杀绝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自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问世,克隆动物已不再稀奇,可要让已经灭绝的动物复活依旧困难重重.,不过,换个角度想想,50年前谁会相信今天的我们能破解人类的基因全序列呢?  相似文献   

20.
<正>乌贼是海洋中的智者,它们除了会在遭遇危险时喷射墨汁外,还拥有其他很多令我们称奇的高超本领。顶级"易容大师"头足类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因这类动物的足均着生于头部,特化为腕和触手,故被称为"头足类动物"。乌贼及章鱼、鱿鱼等都是头足类动物。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