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家风作为传统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传统家风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世代传承,是在当今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传统家风建设对传统家风的现代诠释和价值提升,对塑造健全人格,对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训是传统孝道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孝道成为传统家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价值导向之一。孝为立身之本、敬为孝先、扬名显亲、慈孝相应、俭以祭亲等构成传统家训教化的主要内容,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家训中也有一些"愚孝"的消极说教。中国传统家训孝道教化的途径方法是家族日常训诫与奖惩结合,良好家风陶冶,朝廷典型倡导,官僚士大夫积极传布,从小处做起、在践行上着力,以及编写易记易循的歌诀箴语进行潜移默化的孝道熏陶。借鉴传统家训的教化形式为我们今天的孝德建设和孝道文化建设服务,要在培养宗旨上着重吸取传统家训孝为立身之本的观念,在内容上着重吸取传统家训中敬为孝先、以功显亲以及慈孝相应等思想,在途径方法上借鉴传统家训孝道教化以身立教、注重践履、家风陶冶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书以江南地区家风家训的传承、发展、创新为研究重点,通过全面收集江南地区的家风家训文献,对江南地区家风家训的形成、发展、特点及新时代的创新进行全面的讨论,并对家风家训与江南区域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对如何正确看待新时代的家风家训和家族活动提出相应的看法,并就下一步如何推进长三角地区传承优良家风活动提出一定的建议和措施,其中既有全局性的论述,又注重个案分析,在具体研究中,除了以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外,充分借鉴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分析手段,力求结合个案研究和量化分析,文本解读与调查走访,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理论与实践,将江南地区家风家训的变迁置于整体与个案互动的场景式呈现之中.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家风文化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优良的家风文化代代相传,深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颜氏家风是一代一代子孙传承累积起来的言传身教,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自春秋以来,颜氏家族世代繁衍,历代名人辈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颜氏后人凭借家庭教育训诫的方式,养成和传递了敦厚品格、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颜氏家风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总的来说,颜氏家风文化具有修德、乐学和尚仁等特点,在全社会重视优良家风建设的氛围中,颜氏家风文化对于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在一定程度上启迪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建设优良家风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优良家风文化有利于塑造个人道德意识与现代公民人格意识,推进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优良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推动新时代优良家风文化建设,必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奠定家风文化传承的基石;加强良好家风文化宣传,增强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和认同;将家风教育贯穿到终身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家风教育融入生活,培育和提供直接的思想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6.
风尚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的反映。民风、党风、校风、家风等是构成整个社会风尚的不同系统,民风正,则民族兴旺。党风纯,则政党进步。校风好,则学校振兴。家庭是每个人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也是始终接受教育的场所。任何人在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之前以及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之后,都始终受到家庭的教育、熏陶。因此,家庭是孕育社会风尚的摇蓝,家风是社会风尚的雏形,家风对于整个社会风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到当代,家庭始终是乡村的基本单位。而家风作为家庭文化的集中体现,既可以展现出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观念,同是也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优良家风建设对于促进新农村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突出表现在加强村民道德建设、构建新农村和谐家庭以及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点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个人行为准则。习近平提出的构建良好的家国关系、邻里关系、成员关系,对促进小家和谐进入到大家和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他点明妇女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主张引导妇女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强调男性要履行家庭中的义务和责任;他强调了“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对家风建设的引领作用;并提倡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处做起,将家风重要论述落实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  相似文献   

9.
一家庭在社会中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对子女的教育.我国对于家庭教育有悠久历史.在古代的文化典籍中,有关“家训’和“慈幼’的著述法如烟海.新中国成立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社会环境(包括教育)起决定作用.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一个孩子从降生到走上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自从人类出现家庭以来,父母和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儿童是由家庭负责,或者也可以说是由父母负责.”…  相似文献   

10.
"家"犹如孩子头顶上的一把伞为其遮风挡雨;"家"是孩子心灵的乐园,也是他们停泊的港湾;"家风"则是家庭的根基,同时又是对孩子影响一生的教育因素。我们也将家风称为门风,其是在家庭星火相传的过程中不断沉淀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以及道德习惯等重要的思想观念。此外,家风还是家庭的主旋律,其主要是给家庭成员以及子孙后代树立了价值准则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9,(2):114-117
在当前国家极为重视优良家风教育以及部分高校学生干部出现问题的背景下,优良家风融入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教育的重要途径,还可以辐射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优良家风融入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要提高思想认识,完善体制,营造重视家风的校园环境,要优化高校学生干部优良家风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形式创新,要重视家庭在家风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密切家校联系,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6):102-10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家风的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点。开国领袖毛泽东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逐渐的形成了自己重视亲情、学以致用、艰苦朴素、严以律己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独特家风。大学生党员是广大青年中的精英,作为学生他们肩负着刻苦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作为共产党员他们承担着维护党性、先锋带头的政治任务。学习和践行毛泽东家风对于当今大学生党员提升自身修养,建设家风具有重大的参考意见,广大大学生党员要注重自家优良家风的传承,努力做优良家风的表率。  相似文献   

13.
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美育的专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传统家庭道德文化精华的时代,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团结,社会的稳定发展,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一是家训的含义及特征以及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最后是家庭和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唐代进士家庭作为一种新兴的家庭类型,其家庭教育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唐代进士家庭的教育既有一般家庭教育的共性,又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重视科举教育。以其家风教育和家学教育为切入点,观照唐代进士家庭教育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其在家庭教育上对思想文化的态度明显迥异于其它的家庭类型。  相似文献   

15.
传统家训族规是中国古代官方文化和儒家社会意识形态普及化的一种重要教化方式。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传统家训族规的制定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代家训族规内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二是在众多家规族法中本身就包含着“重义轻利”等相关的训诫和规定。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结合当前高县第二十二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集中宣传活动,3月14日和15日,高县经信科技局在可久镇和嘉乐镇组织开展了家风家训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和家庭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精神文明。本次活动围绕"绿色发展脱贫奔康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精神文明"的主题,在  相似文献   

17.
《朱子家训》是体现朱熹思想的重要文献,《朱子家训》的理论基础就是由朱熹继承和发展北宋理学而建立起的庞大系统的程朱理学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宋代的新发展。《朱子家训》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家庭和谐,基础是实现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目的是实现当时社会的整体和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朱子家训》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统治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对家庭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的论述在今天仍有可以借鉴的实践价值及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孕育、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党风廉政建设固本清源的前沿阵地。推进家庭廉洁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是拒腐防变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加强教育、强化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阵地。家庭廉洁文化是通过家庭、亲人、亲情等多方位的关心和监督,激励和督促领导干部知法守廉,奉公守法,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本文从“家庭教育、警示教育、家风教育、美德教育和廉洁教育”四个方面论述家庭廉洁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社会大转型,家风家教的培育面临结构核心化、独生子女大量成家立业、市场经济深刻影响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挑战。部分传统优良家风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等都面临着削弱、消解。在当前党中央重视家风家教的有利条件下,主流媒体应大力营造重视家庭家风家教的社会氛围,引导家长注重家风家教;持续抓好党风政风以优化世风,为培育家风家教创造良好社会条件;厘清家风家教关键责任主体,发挥家长、教师、亲友在培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曾国藩的家训思想中,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居于重要的地位.孝悌乃家和之方,勤俭乃兴家之本,谦敬乃交接之要,知足乃自保之术这四个万面是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于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有其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