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手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要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等。云计算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将对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2.
提及了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查新服务,阐述了科技查新工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探寻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的科技查新新思路,完善了科技查新服务,以便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重点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高端突破.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新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应重点考虑以太阳能和核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及高效节能煤电产业、以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产业、以三网融合和3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以低碳排放和节水减污为特征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干线飞机和近地空间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5个领域,并正确处理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产业以及科技人力资源、公民科学素质、创新文化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中国要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郭霞 《华东科技》2013,(2):58-59
2012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实践"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加快由"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围绕上海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与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2010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我国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浙江省、杭州市也提出了各自重点培育发展的九大领域和十大产业.富阳市于2011年12月由原经贸局和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制订了《富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为更好地推进富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富阳市政协于2012年6月至11月底,深入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和企业,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新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应重点考虑以太阳能和核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及高效节能煤电产业、以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产业、以三网融合和3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以低碳排放和节水减污为特征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干线飞机和近地空间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5个领域,并正确处理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产业以及科技人力资源、公民科学素质、创新文化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重点领域.根据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三步走”计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指标将力争达到1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0,19(9):6-6
<正>随着LED、新IT、电动汽车等三大产业正式列为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月初,省长黄华华就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LED产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是厦门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链(群)之一。厦门市围绕"美丽厦门"产业升级的行动计划,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优化产业创新和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巨人企业,着力建设厦门生物医药港,努力将厦门打造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区,并争取建设成为"国家两岸生物医药产业交流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赵刚、北京交通大学程建润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及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我国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要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核心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生物等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2003年,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和光电、软件产业一同被列为厦门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数年来的努力培育,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厦门市生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提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这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政策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分析国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现状,总结主要国家经验,选择我国政策支持机制的未来取向。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提出了完善各层次产业发展规划、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做好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强化政策的调控机能、探索"竞争型"产业政策、加快出台解决产业发展"短板"问题的政策、建立统计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形成有较强支持作用的政策机制,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帆 《安徽科技》2015,(11):24-25
<正>"十二五"期间,蚌埠市紧抓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围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科技政策,实施科技专项,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促进社会发展领域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发展领域研发经费投入近10亿元,培养、引进创新人才8000余名,获授权发明专利1000项,全市社会发展领域新兴产业产值达150亿元。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是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本文对国家层面中央及各部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绘制政策主体合作网络图谱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主体合作与协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可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浙大科技园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浙江大学的实际情况,在依托学校科技创新优势、推动自主创新项目转化与产业化、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落实政府优惠政策、推进教职工和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把LED照明业培育成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凡 《广东科技》2010,19(17):44-47
<正>从调整结构的角度出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就是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明确提出要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目标,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此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步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我国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也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国家为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自"十一五"规划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把新材料产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