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是建立在对技术客观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的充分认识的前提下,认为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就是技术系统的他组织,即人们根据自己的共同利益,有计划地引导技术展现其发展的本质,控制其自发过程中的不良后果,使它朝着与自然、人性、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技术社会控制的他组织形式可以包括指令性的他组织和诱导性的他组织等,遵循技术过程的客观规律,辩证地运用这些形式,才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控制主体方面探讨网络社会控制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民、家庭、学校、政府和国际社会在网络社会控制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网民提高信息素养,家庭重建新型亲子关系,学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政府建构综合控制体系,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与全球治理。这些是网络社会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知识创新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OCED对知识的分类,试图将know-what与know-what与know-why类知识归入基础研究领域,将know-how类知识主要归入科技应用领域,know-who类知识归入知识产权领域,从而对知识创新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提高社会控制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技术是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统一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人和社会技术的关系问题与人和自然技术的关系问题同样重要,都是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6.
生物技术危险性的评价及社会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7.
社会技术与休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多样性的再发现:从技术社会到生态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最终要求我们放弃"技术社会"的发展模式,走向以尊重、保持和发展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社会".技术社会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生态社会的出现则是人类主体选择的结果.从技术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换,将标志着人的文化进化的一种成熟以及理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技术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日益凸现,许多学科和理论都开始关注技术社会。从学理上来说,对概念的解释和理解是研究的前提。在解释学看来,对技术社会的理解有三种方式:一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社会发展的技术统治阶段,这个时期技术成为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力量;二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以技术为交往媒介和中心的交往共同体;三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以技术作为职业或工作核心的人员构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存在社会技术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1.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行政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技术行政控制是科学技术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科学技术行政控制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科学技术行政控制的必要性,指出了我国科学技术行政控制现存的主要问题,即,旧科技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与协作,科技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从哲学视角出发,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树立现代服务型科技行政管理观念;理顺责权关系,促进科技行政控制的协同与集成;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科技行政控制的法治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技术在马克思技术哲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哲学与普遍哲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通过普遍哲学的观念可以有效地理解技术概念.对于马克思也是如此.当前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工程主义、批判主义的叙事方式都将这种性质给予了展示.这些叙事方式将技术给予了自然主义的理解,即自然技术的概念.这是"人与自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概念推演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马克思普遍哲学中还包含着具有同样地位的概念:"人与人"、"人自身的产生"的概念.建立在这个概念之上的技术应该是社会性的,它所包含的可能性并没有被注意到."社会技术"原则的提出力图揭示出这种可能性,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传统技术政策中的“供给偏向”容易造成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并陷入技术控制困境,社会建构论对嵌入于技术(创新)中社会过程的分析则内在展现了技术政策的新视野。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采取了积极管理技术的态度,强调技术的社会整合,其在实践中体现为建构性技术评估的战略与工具,从更广的视角来看,这一技术政策观中蕴含了技术民主化的思想,并提供了技术民主化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工程技术给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对工程技术进行伦理控制。要加强工程技术活动的伦理规范,强化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强调工程技术成效合理化,倡导工程技术价值选择理性化。工程技术伦理控制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之分。工程技术的伦理控制应采取内外部控制相结合的形式,处理好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构论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技术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两难困境,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强调从微观技术入手,深入到技术内部,从而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发生了重要影响。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安德鲁.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就是运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把批判理论从传统的社会批判转向技术批判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揭示生物种群进化规律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从进化的视角出发,技术进步策略由于其所具有的多样性、延续性和社会选择性等特点而使其演化过程具有进化色彩。考察技术进步策略的进化机制得出:在群内,由于自主创新策略要耗费较多的研发成本,从而其适应性劣于技术引进策略而遭淘汰;在群间,自主创新策略却由于能够为其他技术的研发带来间接效用而使整体适应性得到增强,从而获得选择。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的今天,中国自主创新策略的选择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在技术哲学内部,技术与价值问题曾成为一个主题被凸现出来,这是技术自主论批判在技术领域内的表现,但是技术价值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技术认识论的兴起,使技术价值论已经显示出某种衰落的迹象。但随着社会建构论研究的深入,技术价值论又显示出其技术自主论批判的新的生长点。对技术价值论兴衰过程的反思涉及到技术哲学的范式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技术功能失常研究是技术功能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明确技术功能失常概念是技术功能失常研究的一个重点,又是技术功能失常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认定的依据。针对目前工程和技术实践中技术功能失常相关概念的多元性和模糊性,要想建立一个统一和较完善的技术功能失常的概念框架,必须明确工程实践中技术功能失常的特征和边界,并且要符合界定技术功能失常概念的精确性、完整性、灵活性、明晰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