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水资源、黑风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三个方面阐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气候、水资源过量开发、人口快速增长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黑风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三个方面阐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气候,水资源过量开发,人口快速增长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推广种植,农业垦殖面积的不断增大,森林的大量砍伐,再加上山地环境的脆弱性及干冷的气候,使原本人口稀少、植被茂密的伏牛山区,森林不断减少,河流航运价值逐步降低,农业生态环境亦渐趋恶化。  相似文献   

4.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长期演变形成的,若无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由于近100年来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活动的加剧,社会生产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加之人类一系列破坏性的开发行为和保护环境的不力,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效应,物种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液失、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恶化。因此必需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走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荒漠化是西北干旱区最严重的现实也是人类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课题近50 年来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垦耕滥牧和樵伐导致植被严重受损与此同时河流流量减少流程缩短不少湖泊干枯固定沙丘活化环境的恶化已威胁到西北干旱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工作为此恢复生态平衡重建山川秀美的大西北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利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去解决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1 恢复生态学可作为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指导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植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导致我们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农业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自然灾害不断加剧,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面临着许多风险,一旦风险发生,不仅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农业保险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触目惊心的现状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和人口失控,教育危机、通货膨胀等一起构成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如果说,人口超载已成为我国沉重的包袱的话,则生态环境的恶化正困扰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如果说,教育、财政等的危机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近期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扭转的话,则生态环境问题的转机还茫茫如海,未见曙光。为此,本文拟就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性作一分析,以祈上下一致,树立起应有的环境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 1.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目前,我国“三废”物质的排放总量,受污染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的有害物质含量之高,受害区域之广,危害之大,已接近或超过50~60年代发达国家污染最严重时期的水平。1987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412万吨,烟尘1445万吨,二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良化的关系,研究了经济发展中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环境恶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甘肃河西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分析与生态环境退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区域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河西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动态关系,指出人口数量与文化素质水平是造成区域生态退化的主要根源,提高人类文化素质和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建设是治理生态恶化之根本。  相似文献   

10.
李武英 《科技资讯》2006,(32):132-132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当今社会前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减少,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对策: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林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保护森林、造林绿化,全面经营山林资源,改变农村单一性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强指导,防止污染向农村扩散。同时还须加强法制和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树立自然保护观念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指出了环境恶化的危害,分析了形成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生态系统多样复杂并存。历史上,生息在该流域内的各民族生计方式都能确保地表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环境一直良好。其后随着西南及西藏局势的变化,中央王朝加强了这一地区的统治,由于开发方式失当,部分地段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当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断扩大,不但影响了金沙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进而还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西藏交通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了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因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只有做到环境保护与交通规划紧密协调,才能实现西藏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与环境恶化对人口的威胁,以及人口压力突破环境承载力后所产生的恶果,分析了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我国在人口与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提出了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严峻,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固有的脆弱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为、经济和政治法律因素。因此,西部地区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在这些双重任务面前,西部地区必须要选择互动开发模式,建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戴忱  李升峰 《江西科学》2007,25(4):483-488
回顾了现在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在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的预测中,除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因素外,还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运用生态平衡原理,推算合理的城市人口规模。本文把水环境容量和人口规模预测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种新的环境容量法人口规模预测的应用探索,即水环境容量法,并说明了本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充分考虑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以水环境容量为环境限制因子,预测了水环境容量阈值允许范围内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遏止贵州石漠化扩张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后,贵州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构成极其不利的影响。贵州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石漠化的日益扩张。而农村人口比重过大且日益膨胀是引起石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石漠化的遏止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农村人口的大幅度减少,而通过农村人口迁移而实现的城镇化,可有效减轻因农村人口膨胀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彭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系统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彭州市1995年~2002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应用系统动力学、模糊系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彭州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预测,得出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社会发展、区域环保、农村环保、城镇环保4个子系统发展比较平衡.彭州市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农村环境和自然生态,城镇环保尚有滞后.子系统都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其中社会发展表现最为突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其次,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子系统也表现出好的发展态势.系统动力学的分析,识别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并筛选出优化的发展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