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郑志明 《科学通报》1986,31(5):390-390
吞噬细胞在宿主的保护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保护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异物的非特异性吞噬功能来完成的。在体外,吞噬细胞吞噬的异物如红细胞、聚苯乙烯乳胶颗粒、细菌等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此,实验室常以这些手段来研究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然而,吞噬细胞如何摄取异物?摄入过程如何?目前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电  相似文献   

2.
呑噬刺激素     
在生物的种系发生上,吞噬作用是一种比较古老的防御机能,也是研究得很早的一种免疫反应,1883年梅契尼柯夫就已详细地报道了吞噬现象的许多方面。随着一个世纪来免疫学的进展,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也不断在深化。但还有许多问题仍很模糊,例如关于吞噬功能的调节就是一个方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报道是很多的,但能得到公认,并确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的,应该是吞噬刺激素。  相似文献   

3.
现已认识,钙的生物学作用是多能的。许多生理过程都与钙离子浓度有关。特别是神经元内的不少关键性过程如神经递质的释放、膜对特种离子的通透性的调节、膜的稳定性、轴浆流以及许多酶的控制等都是经由细胞内或膜内外钙离子分布的改变来调控的。同时细胞内钙离子的改变在细胞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细胞内钙与疾病》详细论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细胞内钙离子的改变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玲玲 《科学通报》1987,32(4):309-309
细胞吞噬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ATP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ATP主要来源于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1979年,Loik报道,吞噬细胞中不仅有ATP和磷酸肌酸,并且还可见到磷酸肌酸与ADP之间的转磷酸基作用在吞噬过程中加速;该氏还认为磷酸肌酸高能磷酸  相似文献   

5.
屠德康 《科学通报》1982,27(24):1533-1533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糖、脂肪及氨基酸最终要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储存于三磷酸腺苷的高能磷酸键中。这就是为生命提供主要能源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在创伤或失血对细胞损伤的研究中,人们十分重视线粒体结构及氧化磷酸化功能的改变。sayeed等提出线粒体功能的改变与休克死亡休戚相关。因此,研究不同程度的出血性休克对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失血性休克造成细胞损伤的机制,进而提出防治休克的合理措施(文献从略)。  相似文献   

6.
李光宪 《科学通报》1989,34(21):1656-1656
生丝和稀释的丝蛋白水溶液及其浇铸的膜的结构已有许多研究工作报道,但是丝蛋白大分子在丝腺体内结构迄今仍缺乏研究。蚕吐丝是靠其内部挤压和外部拉伸应力作用,使贮存在中部丝腺内的液状丝蛋白大分子经前部丝腺从吐丝口吐出、结晶、纤维化。丝蛋白大分子分子量约30万,但其粘度远低于一般聚合物。与合成纤维纺丝过程相比,蚕的吐丝速度和压力低得多。但由于中部丝腺体内丝蛋白大分子的结构及形态不清楚,对这一过程了解甚少,上述现象也得不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Ca2+对人红细胞膜葡萄糖载体活性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红细胞通过其膜上的葡萄糖载体蛋白来转运葡萄糖,此载体只转运D型葡萄糖,是一被动转运过程.由于人红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含量较多,活性也较高,因此一般都将它作为糖转运模型来研究.但迄今为止,对其结构、作用机制及活性调节等都不甚明了.尤其对细胞内二价阳离子,如钙离子等,对它的调节更少见报道.对正常的红细胞,其质膜内外存在着一个大约1000倍的钙离子梯差,如果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使此梯差变小甚至消失,就会影响膜蛋白的活性,导致一些异常的生理反应.我们曾报道,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会明显地抑制完整红细胞葡萄糖载体活性,其半抑制浓度约为250μmol/L,但完整红细胞内有许多胞质  相似文献   

8.
衰老是所有生命体面临的一种自然现象,伴随着健康水平的下降和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为延缓衰老过程的发生,研制新型抗衰老药物来恢复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近年来,天然产物虫草素已被报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抗衰老功能及相关作用机制还鲜有研究.基于此,本工作采用高时空分辨率的纳米电化学技术,原位定量监测了虫草素对单个衰老细胞内谷胱甘肽稳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虫草素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内抗氧化水平,进而抑制氧化损伤,实现抗细胞衰老.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析策略,揭示了虫草素对于衰老过程的潜在治疗功效,为在亚细胞水平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理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细胞是生命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 ,人类已有可能鉴定出完成细胞功能所需的全部基因。但有关的基因是如何作用以产生细胞组织的 ?细胞内的所有基因是按什么规则协同作用的 ?进一步弄清楚这些问题 ,将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细胞 ,从而充分了解生命本身  相似文献   

10.
玉米花粉中凝溶胶蛋白的免疫化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玮  阎隆飞 《科学通报》1997,42(16):1784-1786
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内多种运动过程。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肌动蛋白以两种形式存在:单体(G-actin)及聚合体(F-actin),两者在细胞内通过聚合解聚作用维持动态平衡。F-肌动蛋白为双股螺旋丝,它能进一步形成更有序的微丝束或网状结构,以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空间结构和胞内物质的定向运动。细胞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调节肌动蛋白的聚合解聚过程,能与肌动蛋白结合并调节其聚合解聚作用的一类蛋白统称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s,简称ABPs),目前生物界已发现了几十种ABP。凝溶胶蛋白(Gelsolin)是研究较为清楚的一种ABP,最早Yin和Stossel于1979年从兔肺巨噬细胞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以后证明它普遍存在于低等的真核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中,依其来源可分  相似文献   

11.
倪祖梅 《科学通报》1983,28(7):434-434
在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时纺锤体包含两组微管,即染色体微管或称动点微管和极间微管(或称极至极微管)。在纺锤体发生的后阶段动点微管的装配是一个基本和重要的过程。在高等生物细胞内,已知纺锤丝附着点(简称着丝点)(SFAs)作为微管组织中心在此过程内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有丝及减数分裂时远在核膜破裂之前,SFAs就可以从形态上识别出来。然而虽在整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均含有大量的微管蛋白,但却从未在这些生物细胞核内发现过任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在发生抗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上究竟起一些什麽作用,过去的认识是很少的。近12年来,在克罗什的罗马尼亚科学院生理学研究所内,我们会经做了许多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关於中枢神经系统在发生吞噬反应和抗体的发动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保卫细胞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神经传导中的递质乙酰胆碱(ACh)在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关于植物中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较少。用绿色荧光物质BODIPY FL标记的高亲和性配体ABT对气孔保卫细胞的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进行定位研究。发现该受体存在于蚕豆和豌豆的保卫细胞质膜上,蚕豆保卫细胞内部显示出特异的荧光标记,推测该受体可能存在于保卫细胞叶绿体膜上,mAChR在保卫细胞上的定位为ACh调控气孔运动提供了新的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细胞内物质运输是细胞发挥正常生物学功能的基础.驱动蛋白可作为运送细胞内物质的载体,通过与不同的骨架蛋白结合以识别不同的分子货物,从而参与这些分子货物下游的生物学效应.没有运输活性的驱动蛋白也可以通过其自身对某些分子信号通路的调节而发挥其功能.大量研究表明,驱动蛋白广泛地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神经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肾病、癌症等.本文将对近年来诸多关于驱动蛋白与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顾增辉 《科学通报》1981,26(7):436-436
关于植物冷害问题已有大量工作,但对种子萌动初期冷害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对豆类种子萌动初期受低温影响引起的一些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以及某些药剂对冷害的防护作用进行了探讨。我们发现瓜尔豆种子是属于对低温极度敏感的类型,但在其种胚刚刚开始感受冷害,还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受体属多肽类的细胞膜受体之一,为了确定胰岛素如何在细胞内转变为细胞的代谢活动,人们对该受体的纯化及其结构特点研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研究时发现:v-erb-B 肿瘤基因与人类上皮生长因子(EGF)受体是相同的,而胰岛素受体与肿瘤基因的产物尽管不同,但在氨基酸排列顺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了解胰岛素受体结构时,往往借助于肿瘤基因和EGF 来进行研究.目前通过DNA的氨基酸顺序已间接测定了胰岛素受体的氨基酸顺序.胰岛素受体是  相似文献   

17.
P物质参与伤害性刺激诱发的脊髓c-fos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怀珍 《科学通报》1994,39(13):1237-1237
据报道P物质(Substance P,SP)是伤害性初级传入末梢释放的一种兴奋性递质,在痛觉调制过程中,脊髓内SP起着传递痛觉信息和镇痛的双重作用,但这一结论多数是依据注入外源性SP的结果,至于内源性SP在镇痛与致痛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复杂,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应用对神经元功能活动进行细胞定位的c-fos技术,研究SP对伤害性刺激(Formalin,福尔马林,F)所激活的脊髓神经元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脊髓内P物质在痛觉调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尹力 《科学通报》1994,39(16):1519-1519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_2)降解形成细胞内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IP_3)和双酰甘油(DG),IP_3激发胞内钙库释放Ca~2 [1],DG激活蛋白激酶C(PKC)~[2],引起一系列靶蛋白磷酸化级联反应,作为细胞内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反应,调节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我们发现G_0期C_3H_(10)T1/2/小鼠成纤维细胞经细胞松弛素B(CB)处理,促微丝(MF)解聚,可显著刺激PKC活性,显示了MF组装的改变,可能对某些信号通路具有影响.为了弄清其关系,本文就MF重组对磷脂代谢,特别是对DG-PKC信号通路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娜  宋银娟  储岳峰 《科学通报》2024,(Z1):531-541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引起的一种对全球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兽共患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其与人类宿主共同进化的过程中, Mtb已发展出多种巧妙的策略以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从而建立持续性感染.然而,我们对其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菌的毒力因子在Mtb不同感染阶段下发挥的作用了解有限.研究表明,在Mtb感染的早期阶段,肺泡巨噬细胞无法控制Mtb的感染,在进入肺间质后, Mtb可通过调控细胞内感染、损害抗原提呈、破坏巨噬细胞和T细胞功能等手段达到免疫逃逸的目的.本文详细回顾并综述了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调控巨噬细胞自噬、凋亡以及适应性免疫应答等过程的分子机制,这些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新的宿主导向疗法以及保护性疫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JWA蛋白在细胞内的确切定位、与微管蛋白的相互关系及对细胞内氨基酸平衡的调节作用. 应用4~37℃(微管解聚-聚合)交替作用法提取纯化大鼠脑组织中微管及其相关蛋白; 用免疫共沉淀法研究JWA蛋白与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 应用基因转染和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研究低温(4℃)、秋水仙素(1 × 10-5, 5 × 10-5 mol/L)等处理的HBE细胞/ NIH3T3细胞中JWA和微管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结合氨基酸分析技术探讨JWA蛋白对PC12细胞内氨基酸平衡的调节作用. 结果表明, JWA蛋白是一种新的微管相关蛋白, 与微管蛋白分布基本平行,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伴随微管动力学改变(聚合或解聚)而同步发生变化, 并且可能参与了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JWA蛋白是细胞内氨基酸总量的一种重要负性调节蛋白, 并选择性地调节细胞内谷氨酸和牛磺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