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通报》1966,11(9):3-3
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試驗,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合作者的核訛詐和核威胁,是为了反对美苏勾結实行核垄断、破坏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我們再一次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将继續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一道,为全面禁止和彻底銷毁核武器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2.
<正>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核武器时代。但从核武器的特性综合考虑,人们一直在寻找它的"备胎"……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竞相发展核武器,将其作为震慑和制服对方的"杀手锏"。核武器虽然杀伤力极大,绝对能起到一击致命的效果,但由于其研发成本过高(美军每年维护核武器的费用在2000~3000亿美元,一枚核武器年维护费需8000万~1.6亿美元),爆炸时又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元素,对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所以它一直难以在战争中真正使用。世  相似文献   

3.
世界战争格局是多变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专家奉行一种“坦克制胜论”理论;其后.又出现了“海军制胜论”理论:在二战期间,又出现了“空军制胜论”理论;在核武器问世后,几乎所有的军事理论家都认为“核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武器”。到了今天.这个理论又改变了,军事专家预言:在未来的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并不是核武器.而是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周义 《科学之友》2001,(9):22-22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核武器最多与核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但是"山姆大叔"并不满足目前的绝对优势.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为了继续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在进一步大搞NMD、加紧太空战准备的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核武器,并要继续保持其在核武器研发领域的全面优势.  相似文献   

5.
历史     
<正>10.16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早在1955年,中国地质部门开始了铀矿的勘探,并找到了丰富的铀矿。1956年,国防部成立了第五研究院,即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由科学家钱学森担任院长。1958年秋天,物理学家邓稼先担任了核武器研究设计院的理论部主任。他选择了28名专家,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基本科技力量。1959年,中国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国总统1997年11月签署的第60号命令,1998年10月1日美国开始实施“单一整体作战计划”。这项命令是美国自1981年以来第1个国家核武器部署政策。 按照克林顿总统的命令,美国的政策是在今后10年左右,在实际保有各类核弹头1万件的前提下,根据美国与原苏联签署的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START)的要求,逐步减少处于战略状态的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但这种减少只不过是把备战状态下的核弹头转变为储备状态。  相似文献   

7.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美国正在秘密研制第四代核武器。这种核武器在爆炸时不会造成核污染,与常规武器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因此一旦研制成功,将彻底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虽然美国坚决否认研制第四代核武器,但一些美国专家揭了美国政府的“老底”。专门关注全球核动态的非政府组织——“新墨西哥州核观察室”负责人格林认为,美国国家核实验室的三个部门都在实施相同或不同的热核聚变计划。通常而言,第一代核武器是指原子弹,即利用核裂变的核武器;第二代核武器是氢弹,即利用核聚变反应的核弹;第三代核武器是核爆炸效应经过“剪裁”…  相似文献   

8.
<正>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前主任哈罗德·阿格纽(Harold Agnew)认为,应该定期要求世界各国领导人亲眼见证氢弹引爆的景象,这仅仅是为了提醒他们,万一事态失控会发生什么。阿格纽曾经乘坐追逐飞机跟随"艾诺拉·盖号"轰炸机飞往广岛,他也曾观察过许多次核武器试验,沃尔特·平卡斯(Walter Pincus)以这些核试验为主题,  相似文献   

9.
胡思得 《自然杂志》2006,28(1):42-46
核能的军事应用主要是指研制核武器,其特征是利用能量的瞬间释放形成爆炸,并产生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核武器的技术水平体现在小型化、轻量化、等效比威力、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核试验在发展核武器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核禁试并不意味着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终止。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64,9(10):847-847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中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保护自己,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权利。保卫世界和平,是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共同职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不能坐视不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核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已日苴变成危险之地,随时随处都存在着严重的核恐怖。海洋——核事故的多发场所1945年,核武器第一次用于战争。1954年,美国制造出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到1961年又在世界上首先制造出核动力航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的火箭/核打击力量是令人生畏的。曾经与美国的3.4万件核武器对抗,苏联生产了约2万件核武器:核导弹弹头、核炸弹、核鱼雷、核水雷、核地雷、手提箱式核武器等。针对美国逼近苏联的空军基地和地对地导弹基地,苏联大力发展了战略核力量:即运用远程导弹运载核弹头的打击力量,以平衡美国三位一体(即空中、地面、水下)的核攻击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的SS-8,SS-9导弹;80年代的SS-18、SS-19、SS-24导弹,都是有巨大摧毁力和很高突防能力的战略核武器。在第一阶段(1972年)和第二阶段(1992年)战略武器谈判协议之后,前苏联/俄罗斯的导弹…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科技进展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放 《自然杂志》2005,27(1):42-45
尽管刚刚过去的2004年充斥着战争、疾病、生物恐怖甚至核武器扩散等等一系列坏消息,特别是刚刚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又为这一年画上了一个黑色的句号.然而对于全球科学界而言,2004年仍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科学家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他们仍然在探索着自然的奥秘,并且做出了激动人心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打破核垄断核威胁,就要有自己的核武器。聂帅走马上任,一批英才开始聚集,中国展示了研制尖端武器的蓝图。本文介绍“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回归祖国怀抱的往事。  相似文献   

15.
肖洁 《知识就是力量》2005,(8):F005-F005
20世纪上半叶的8月,似乎注定与令人恐惧的核武器密不可分。1939年8月2日,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应当进行核武器研究计划,以免希特勒率先拥有它。不错,德国人在技术上总是领先:1885年8月29日,第一辆摩托车在德国问世;1939年8月27日,第一架喷气飞机又被德国人开上天空。在爱因斯坦上书总统6年之后的1945年,还是在这个酷热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下了两个残缺的句号。翻过这些黑色的书页,我们宁愿相信人类历史上的8月还有更多的闪光。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浅谈核武器     
大家知道,人类第一枚原子弹是由美国于1945年7月16日爆炸成功的。40多年来核武器得到空前的发展。核武器也叫核弹,它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其威力最低为数吨TNT 当量,最高可达数千万吨TNT 当量。核弹是以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五种因素对目标进行杀伤破坏的,这五种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在揭示了原子核的奥秘、发现了利用核能的方法之后,他们已无法控制这些科学成果的使用。核裂变的发现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特别是纳粹德国已经开始加紧进行链式反应的研究,这让许多科学家预感到制造核武器的危险。1939年7月,流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和维格纳(1902-1995)秘密找到爱因斯坦,希望借助他的名望给美国总统罗斯福(1882-1945)写信,促使美国先于纳粹德国造出核武器。1939年8月  相似文献   

18.
施征 《科学24小时》2009,(12):14-15
1942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首次实现了可控核裂变连锁反应,应用于试验,并于1945年建成投产了第一座用于生产军用核武器的裂变物质-一239的反应堆。同年,美国又建成了浓缩铀-235的高浓铀工厂。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装有铀-235和钚-239的两颗原子弹,先后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实施原子弹研制计划,而提出中国造原子弹的人却是李宗仁。随着机密档案的解封,十余封密电被曝光,揭开了当年秘密研制核武器的内幕……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任何新的科学发现,都可能会被人们用作军事工具。如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细菌,不久以后便出现了细菌武器;科学家发现核分裂现象后,不久又出现了核武器。随着现代基因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武器也即将出现。它是以特定种族为目标,研究不同种族和人群的基因特性,克隆某种细菌或病毒,导致特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