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公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铁路的等级要求越来越高,隧道断面越来越大,对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些发展都对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难度。特别在特殊地质地质地段,如砂土地层、强膨胀土地层、裂隙发育地质、浅埋隧道地层、大偏压地层等围岩地质,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并辅助以水泥注浆,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加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隧道施工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采用超前地质预报为后续施工提供安全建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云桂铁路某隧道灰岩地层断裂构造预测预报中TSP技术分析方法与应用效果的经验总结,给出了在灰岩地层中开展TSP技术超前地质预报的分析标准,可以给类似条件的地质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国现代交通输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不断增多。现代铁路隧道的建设中,复杂地质环境成为影响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分析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铁路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具体施工技术,对隧道复杂地质环境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阳书燕 《科技资讯》2013,(5):52-52,54
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和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的实施及隧道修建技术的进步,一些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的隧道和铁路将会投资修建,黄土地区的铁路隧道施工因特殊的土质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在高桥隧道下穿南同蒲既有铁路的施工中,施工人员根据黄土特性又花了施工方案,综合性的利用多种施工方法解决了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构筑物施工中安全施工和保证进度的问题,有效的控制了洞外和洞内的沉降变形,保证了下穿隧道的快速施工和铁路的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小净距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中夹岩体加固技术及特殊地质段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得利隧道为工程背景,为合理选择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使用ANSYS软件对该隧道B型断面进行了二维分步开挖模拟,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法下隧道围岩及衬砌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根据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得利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分别探讨了台阶法施工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况下隧道衬砌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分析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小于台阶法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因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安全性高于台阶法施工。其中台阶法开挖的关键是上部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的关键是核心土上部开挖。在隧道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这些重点部位加强监控量测,及时支护,确保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该隧道特殊地质条件,通过对特殊地段隧道开挖常用辅助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隧道特殊地段开挖辅助施工技术,并对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方法、方案进行了优化,为类似工程施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玉溪至蒙自铁路秀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全隧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对隧道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特征、地下水特征、含煤地层的分布等地质情况进行勘察,经施工对比分析,发现CSAMT法能较准确的解译隧道区发育的断层带、富水带等异常带,对设计和指导施工取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卫巍 《甘肃科技》2016,(13):79-80
由于目前隧道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的局限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和围岩自稳能力不可控,导致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所以一直以来隧道施工在铁路建设中倍受重视,常被列为重难点工程。以西平铁路隧道施工建设为例,从安全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控制和投资控制等方面对隧道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白龙江隧道的施工技术,确定了隧道开挖的支护方式及关键技术,分别介绍了隧道洞口和洞身的衬砌施工方法,并分析了隧道特殊地质地段的特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厦深铁路桑浦山隧道全长5 500 m,隧道设计在DK215+893~DK215+947(54 m)段为F1断裂破碎带,F1断层沿断裂带花岗岩被挤压成碎裂岩,并具有硅化和糜棱岩化。根据桑浦山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隧道工程特点,对桑浦山隧道穿越F1断层断裂破碎带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了隧道穿越不同地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以其指导隧道的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2.
孙逢坤 《甘肃科技》2011,27(8):132-133,171
以新建西平铁路XPS-3标相公塬隧道进口段为例,介绍了水平岩层隧道的地质特性,对隧道在此地质条件下施工时应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以指导同类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3.
别岩槽隧道为宜万铁路首批开工的重难点、咽喉工程,被列为宜万铁路I级风险隧道。该隧道地质极为复杂,尤其是溶洞和地下暗河非常发育,被形象地称施工中可能有“六冒”现象发生。文章介绍了该隧道利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避免了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安全施工,并结合实践,总结了高风险隧道的地质超前预报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王晓军  陈学贤 《甘肃科技》2014,30(20):126-128
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风险是由该项目所处的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特点所决定的,尤其是在铁路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如何加强铁路隧道施工阶段中的风险管理从而控制隧道工程造价,确保工程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主要论述了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内容涉及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并针对一些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对策,重点论述了加强铁路隧道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骤,是降低施工过程地质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原理,采用地震层析成像及全息岩土成像技术的新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国内应用较少.文中介绍了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方法,并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对新建大瑞铁路尖山岭隧道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效果良好,准确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6.
隧道施工过程中极破碎围岩整治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隧道的建设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在隧道工程为我们展示它极为广阔的前景的同时,隧道施工也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崇山峻岭也特别多,所以大部分地区的铁路需要穿越山岭区,地铁线路跌宕起伏,褶皱断层和围岩裂隙水较多,破碎地层、软弱围岩所占比重也较大。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止隧道极破碎围岩段出现坍塌现象、提高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成为了工程技术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针对破碎地层隧道施工中的预支护技术以及开挖技术进行了深入并且细致的研究,总结出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破碎地层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武广客运专线铁路大断面双线隧道进洞施工为例,对全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采用何种技术进洞施工进行了叙述,为同类条件下隧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杰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147-150
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建设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静宁隧道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工程施工显得十分艰难。文章通过对施工中相关技术的应用,详实地论述了其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机理分析,为在类似地层中广泛应用,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在含水量较大、稳定性极差的极端条件下黄土隧道施工,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施工,经常会遇到像岩堆、偏压地层、岩溶、高应力、高强度地层、松散地层、软土地段等不利于隧道工程施工的不良地质环境,以及膨胀地层、软弱黄土低层、含水未固结围岩、溶洞、断层、岩爆、流砂等地段以及瓦斯和有害气体溢出地层等特殊地质地段。这两种情况的产生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施工,本文就部分两种情况介绍了一些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方案.并结合宏观地质.对隧道前方一定距离和隧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不良地质进行了超前预测预报分析,发现隧道施工前方地质条件的变化.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