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驱动力,更是一个国家的基石。黔东南苗族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黔东南苗族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文化基因进行深入探讨,解码其文化基因,正确处理黔东南苗族文化与旅游发展融合的关系,在有效保护与传承黔东南苗族文化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文化和传统知识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文化和环境基础,体现在包括饮食习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民族医药、传统农业、民间工艺等方面,特别是苗族侗族人普遍具有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保护较好,但同时需深度挖掘和解读,以支撑以旅游经济和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黔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黔东南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孙慧霞 《科技信息》2009,(18):95-95
旅游这一"无烟工业"作为黔东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已逐渐成为黔东南经济建设的后续支柱产业,在全州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近十年的初步开发,黔东南的旅游市场逐渐形成和相对稳定。但是,黔东南的旅游同其他旅游景区一样,依然存在旺季"吃不了",淡季"吃不饱"的问题,在旺季,重点景点、景区不堪重负,而在淡季,许多景点、景区却又空放闲置,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黔东南以苗、侗两个民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并具有国际品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博大精深,自然旅游资源神奇壮观且门类齐全,其旅游产品开发完全可以依托其高品位、高质量的特性,针对淡季设计开发出四季不同的旅游产品,做到"春夏秋冬各不同,淡、旺两季总相宜",以此促进黔东南旅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这一"无烟工业"作为黔东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已逐渐成为黔东南经济建设的后续支柱产业,在全州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近十年的初步开发,黔东南的旅游市场逐渐形成和相对稳定。但是,黔东南的旅游同其他旅游景区一样,依然存在旺季"吃不了",淡季"吃不饱"的问题,在旺季,重点景点、景区不堪重负,而在淡季,许多景点、景区却又空放闲置,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黔东南以苗、侗两个民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并具有国际品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博大精深,自然旅游资源神奇壮观且门类齐全,其旅游产品开发完全可以依托其高品位、高质量的特性,针对淡季设计开发出四季不同的旅游产品,做到"春夏秋冬各不同,淡、旺两季总相宜",以此促进黔东南旅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核心,为了能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民族文化,使之可持续利用,特以黔东南为例,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印象.刘三姐》立足广西桂林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用民族文化提升桂林山水的吸引力,是站在漓江和广西民族文化的根基上诞生的新的旅游风景。《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充分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相辅相成——自然旅游资源需要加入民族文化的成分提升其旅游价值,民族文化需要借助自然旅游资源的平台充分展示和弘扬。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需要现代化的包装,需要现代的手段展示和体现。  相似文献   

7.
曲靖市民族文化旅游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靖市不仅具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确定的六大类旅游资源,而且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曲靖市民族文化旅游,构建常规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新格局是壮大曲靖市旅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产权存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清晰,人们产权意识薄弱、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同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产权保护,推进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与产业创新,加强政府主导战略,促进湘西民族文化产权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华 《科技信息》2009,(16):108-109
黔东南乡村旅游应突出表现为以人类文化遗产(苗、侗族)为主要特色,以喀斯特高原自然村寨为依托,以异质文化体验休闲为方式,以露天博物馆为形态,以村民参与为载体的新形式、新模式的乡村旅游,超越了一般乡村旅游观光和“农家乐”两个发展阶段。形成以乡村旅游为抓手的文化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机制,为文化的复位缔造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开发娱乐型、逃避型、教育型、审美型、博物馆型等类型的民族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对黔东南巴拉河流域典型民族旅游村寨—郎德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促进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农民画是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原生态意义,能反应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民族绘画是农民生活中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不受创作的限制,农民画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黔东南中学要把农民画教学纳入学校美术教学内容,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黔东南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阐释,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分析。在做好统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内涵,创新旅游市场化经营思路、突出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意识、拓展宣传途径以及重视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家忠教授的两部新作《人性·社会·心灵——社会潜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和《传承·超越·沟通——民族潜意识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都是山东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是研究社会潜意识、民族潜意识问题的学术专著。社会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现象,从广义上说,不易被直接觉察到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可称之为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人性演化、社会潜能、社会欲望、社会心态、社会异常心理、民族潜意识、区域文化心理、社会思潮、社会不良亚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管理、社会经济等重大社会心理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4.
隆林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开发利用的资金和人才等都较欠缺。应在全域旅游八全要素新发展观指导下,以区域主体功能理论为指导,用有限资金重点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以交通线为纽带从点到线到面逐步打造全地区旅游目的地;以民族文化创意突出民宿特色,构建全域小微旅游地;以新媒体创新民族文化旅游促销方式;全力动员全行业参与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等。  相似文献   

15.
视觉性民族文化元素是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符号,也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识别码和关键吸引物.白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参与性大、视觉冲击力强,开发利用得当,能够有力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旅游产品的品质.因此,我们应对视觉性白族文化元素的类型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得失与提升途径进行分析,并探索创新利用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拉动旅游业发展,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发展势在必行。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即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根基和源泉,进一步振兴我国的旅游纪念品市场,进一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及其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均衡关系,探讨了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产生的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铜仁市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档案的特点,从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继承传播民族文化、反映民族文化旅游美学、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少数民族档案对民族文化旅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西藏、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被列为世界“重返自然,返朴归真”旅游点。在贵州黔东南,苗族自然村寨是不同时代苗族人民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取得的文化艺术造型。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时空上制约了苗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选择和建构的结果,关乎该民族的生死存亡。厄德里克的著名小说《爱药》探讨了当代北美印第安民族内部成员之间如何共处,呈现了印第安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四种文化形态:纵欲轻生的原始文化、苟且偷生的保守文化、爱生护生的女性文化和兼收并蓄的创新文化。小说揭示了爱在凝聚民族力量方面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