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SOC1基因是整合各种成花途径信号,启动植物成花转变的关键基因之一.以木茼蒿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木茼蒿SOC1同源基因AfSOC1;利用qRT_PCR技术,对其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茼蒿AfSOC1 cDNA长为648bp,编码216个氨基酸,与拟南芥SOC1和金鱼草DEFH68的同源性分别为63.1%和62.1%.该蛋白含有典型的MADS-box,K-box和SOC1转录因子特异性识别序列DVETELFIGP.AfSOC1在木茼蒿的根、茎、叶、花芽及花中均有表达,在叶中和花芽中高表达.在系统进化树中AfSOC1与所有菊科植物SOC1聚在一起.该研究为了解木茼蒿的成花机制及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木茼蒿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武杰 《今日科技》1999,(7):11-11
茼蒿又名菊花菜,为菊科菊属蔬菜,原产于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其茎柔嫩,叶肥厚,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常食用茼蒿,能开胃增食、降压补脑等,对咳嗽多痰、脾胃不和、便秘、记忆力减退、睡眠不足等症有一定的疗效。将茼蒿榨汁制成饮料,既能丰富市场、方便消费,又能新辟一条农产品深加工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茼蒿幼苗的连续切片观察,对茼蒿根、茎过渡以及维管组织的一系列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方面证实了子叶区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为菊科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及各属之间的关系积累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茼蒿(Chrysanthemun CoronariumL)的不同品种和杂种一代进行同源四倍体的诱发、鉴定、细胞遗传学研究.探讨蔬菜多倍体的人工诱导方法与效果,以及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特性.为蔬菜的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选育出茼蒿四倍体新品种.试验材料以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细叶茼蒿、大叶茼蒿与其前两者的杂种一代,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C_(22)H_(25)O_6N+1(1/2)H_2O)和不同处理方法诱发染色体加倍,并从形态和细胞学上进行鉴定,筛选出同源四倍体,对其诱发四倍体的第一代作染色体行为分析和稳定性分析,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套袋自交留种,期望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四倍体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纸上萌发的方法研究了五种蔬菜(小白菜、红菜苔、茼蒿、萝卜和胡萝卜)萌发期耐盐碱胁迫的能力,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盐害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胚鲜重等指标比较了五种蔬菜的抗盐性。结果表明,胡萝卜的耐盐性最强,萝卜和茼蒿其次,小白菜和红菜苔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GC-MS提取茼蒿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常压蒸馏两种方法对本地产茼蒿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再对茼蒿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且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比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比常压蒸馏法效果更佳,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三种萃取剂中乙醚对茼蒿挥发油萃取的效果最好.茼蒿挥发油中共检测出2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45%.其中主要成分有2-乙氧基-3-氯代丁烷(20.1%)、四十烷(3.35%)、二丁基羟基甲苯(39.99%)、正十八烷(5.65%)、正二十烷(4.38%)、二苯胺(4.14%)、溴二十二烷(2.79%)、3,7-二甲基-1-辛醇(2.03%)、3-甲基十七烷(3.00%)、1-氯十四烷(2.06%)、正十五烷(1.44%).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室培养和田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酸酶生物肥料对玉米、黄瓜和茼蒿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对3种作物施加不同剂量的植酸酶生物肥料后,同对照组相比,玉米苗的干重和株高、黄瓜秧苗的株高以及茼蒿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物秧苗的生长状况与肥料剂量呈正相关.灭菌处理后的植酸酶生物肥料对农作物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低于同等剂量的未灭菌肥料.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低累积型蔬菜品种,科学预防蔬菜重金属污染,合理利用农田耕地资源,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采用盆栽试验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4种叶菜类蔬菜吸收累积土壤中6种重金属(Cd,Cr,Cu,Ni,Pb,Zn)元素的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4种叶菜类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能力差异较大,其中菠菜Cd,Zn超标率均为33.33%,特菜Cd超标率为11.11%,其它品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富集系数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d,Cu,Zn,Ni,Cr,Pb,其中Cd富集系数均值为3.208,其它元素富集系数均值低于1,Pb富集系数均值最低,仅为0.033;转运系数均值除Ni,Zn高于1外,其它元素均低于1。聚类分析筛选结果表明,Cd低积累品种包括茴香、油菜、小白菜、茼蒿、韭菜;Cr低积累品种包括茼蒿、苦苣、空心菜、芹菜、茴香、苋菜;Cu低积累品种包括小白菜、油菜、生菜、油麦菜;Ni低积累品种包括油菜、小白菜、油麦菜;Pb低积累品种包括茴香、苋菜、茼蒿、香菜;Zn低积累品种包括小白菜、油麦菜、生菜、茼蒿、苦苣、空心菜、油菜、芹菜、茴香。油菜、小白菜为Cd,Cu,Ni,Zn低积累品种;茴香为Cd,Cr,Pb,Zn低积累品种;茼蒿为Cd,Cr,Pb,Zn低积累品种;苦苣、空心菜、芹菜为Cr,Zn低积累品种;茴香、苋菜、茼蒿为Cr,Pb低积累品种;生菜为Cu,Zn低积累品种;油麦菜为Cu,Ni,Zn低积累品种。14种叶菜类蔬菜中,6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比与富集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重金属富集系数大小可以表征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能力的高低。研究提出,依据叶菜类蔬菜不同品种对重金属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的差异,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选择种植低积累型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与甜瓜、糯玉米、大白菜、茼蒿及冬青菜的间套种,是笔者近年试验探索成功的又一理想的多熟立体高效复种模式.我县示范推广的3公顷复种田,每亩年均产值11500元以上(马铃薯1600kg×1.2元、甜瓜1750kg×1.4元、糯玉米鲜穗500kg×2元、大白菜2000kg×1.2元、茼蒿1400kg×1.4元、冬青菜1500kg×1.2元),扣除成本1500元.净产值逾1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极为显著.其复种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施用耐氨固氮型催娩克氏菌新型制剂对5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菌剂浸种可促进小白菜、菜心和生菜种子萌发、提高地上部、根系鲜干重;对芹菜根系、茼蒿地上部及冠根比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文用亚甲兰改进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指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通常以LAS表示)在青菜、茼蒿等蔬菜体内的残留量。研究了LAS被蔬菜吸收及代谢过程的规律。经多次实验,得出了LAS浓度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和降雨对植物吸收LAS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外来杂草野茼蒿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S.Moore)原产非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江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是我国的外来人侵植物,研究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对于有效治理该入侵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自然干旱胁迫法,研究了干旱胁迫下野茼蒿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野苘蒿叶片内丙二醛含量升高,复水后下降;在胁迫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持续下降,酶结构破坏;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3种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在复水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恢复到胁迫前水平,而GR未能恢复.研究结果表明SOD、CAT和GR协同作用,维持了体内活性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涮烫时间对绿叶菜中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在涮食过程中随涮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的叶绿素被降解的程度逐渐增大,营养成分迅速流失。故涮锅食用绿叶蔬菜时,应把握科学的涮烫时间,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甘蓝和生菜开锅即捞,油麦开锅1 min、油菜开锅3 min、茼蒿开锅5 min时捞起食用,叶绿素的营养最高。但稍微多煮片刻,生成性质更为稳定的脱镁叶绿素,有利于肠胃的杀菌,对肠炎、腹泻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时间过长则脱镁叶绿素也逐渐降解,营养殆尽。  相似文献   

14.
在对重庆市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入侵原因及机制、危害现状等调查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Pest Risk Analysis)方法,将入侵植物对重庆生态环境的危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排序,结果表明:按风险等级由高到低的前10种入侵植物依次为小白酒草、空心莲子草、野胡萝卜、牛膝菊、紫茎泽兰、凤眼莲、三叶鬼针草、钻形紫菀、野茼蒿、红花酢浆草;各物种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均为三级,具有中度危险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追风人物     
农业总动员金正日下田城市支援农村是朝鲜多年来加强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年尤其热闹,举国掀起下乡支农热潮。据悉,金正日把农业生产确定为今年的主攻战线,年初就向全国军民下达了支援农村的总动员令,目标是要决定性地解决吃饭问题即粮食问题,要让全体人民“住瓦房、穿绸缎、有汤有肉吃米饭”。金正日后来干脆说,“大米就是社会主义”。金正日身体力行:在自家院子里开辟耕地,亲手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还有大豆、白菜、萝卜、茼蒿等蔬菜,他细致观察,亲自把握水土、气候、肥料等对庄稼的影响,以便英明地指导全国农业生产。萨达姆…  相似文献   

16.
新乡市部分市售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对新乡市郊区11种常见蔬菜中Cd、Cr、Pb、Cu、Zn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66个蔬菜样品中Cd、Cr、Pb、Cu、Zn的超标率分别为45.46%、9.09%、54.55%、0和18.18%;它们的最大值分别是国家卫生标准允许量的2.42倍,1.46倍,3.88倍,0.28倍和1.31倍.其中西红柿属于安全级别;菠菜、黑白菜、花椰菜处于警戒线上;青菜、芹菜、茼蒿、油麦菜、黄瓜开始受到重金属污染;西葫芦和蒜苔受到重金属的中度污染.蔬菜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Cd、Pb的污染,Pb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3年至今十几年野外调查的一手材料,报道了番杏科(Aizoaceae)、落葵科(Basellaceae)、马钱科(Loganiaceae)等14个《辽宁植物志》和《东北植物检索表》(第2版)未收录的科;阿洛葵属(Anoda Cav.)、野茼蒿属(Crassooephalum Moench.)、胶菀属(Grindelia Willdenow)等98个《辽宁植物志》和《东北植物检索表》(第2版)未收录的属;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萍蓬草(Nuphar pumilum)、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等305种《辽宁植物志》未收录的野生植物;埃氏马先蒿(Pedicularis artselaeri)、姬岩垂草(Phyla canescens)、欧地笋(Lycopus europaeus)等114种《东北植物检索表》(第2版)未收录的野生植物.  相似文献   

18.
湘潭锰矿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湖南省湘潭锰矿区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评价该区域种植的蔬菜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对蔬菜地土壤和部分蔬菜(莴笋叶、香葱、大蒜、茼蒿、菠菜和白菜苔)中重金属Mn、Zn和Pb的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蔬菜地土壤中Mn、Zn和Pb含量均超过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超标11.29,5.58和26.94倍,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为168.13,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处于中强度。蔬菜中重金属Pb的含量远远大于食品卫生标准值。蔬菜摄入对人体可能产生健康风险的重金属有Pb,其健康风险指数(HRI)最大值为1.626。【结论】锰矿厂周围部分蔬菜对土壤中重金属具有较大的吸收和累积能力,特别是根部。居民长期食用本地蔬菜对其健康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收集的中国土壤及作物可食部分中的铬(Cr)元素含量,计算作物对土壤中Cr元素的富集系数(BCF),建立不同作物BCF与土壤性质关系的回归模型;采用回归模型将不同来源的BCF数据归一化到相同的土壤条件下,构建基于BCF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曲线,分析作物对Cr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CF受作物种类、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容量影响显著;小麦籽粒对土壤Cr元素的富集能力最弱,9种蔬菜可食部分对土壤Cr元素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芹菜、空心菜、苋菜、油麦菜、小白菜、油菜、菠菜、生菜、茼蒿;不同pH的土壤中,作物对Cr元素富集能力由大到小的一般顺序为碱性土壤、中性土壤、酸性土壤,并且随着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加,BCF值减小。  相似文献   

20.
rDNA序列在多种蔬果类植物染色体上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rDNA序列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将18S-5S rDNA探针序列直接在5'端进行荧光修饰,并成功将其应用到多种植物染色体上,该方法比常规方法具有省时、经济、快速、信号强等特点,使rDNAFISH杂交更为简单,更易操作.首次利用该技术成功地对30种蔬果类植物中期染色体进行18S-5S rDNA的物理定位,初步了解了rDNA序列在这些蔬果类植物基因组中位点数目和分布特点,其中大蒜、大葱、蚕豆、萝卜(3种)茴香、红菜苔、空心菜、芥兰、莴苣、乌塌菜、雪里蕻、茼蒿、油菜、辣椒、茄子、芹菜、菜豆、花椰菜等20种植物首次确定了18S-5S rDNA在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其余10种植物与前人的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可以作为染色体的一个识别指标,也可为蔬果类植物属内进化和物种分化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