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聚乙烯醇(PVA)凝胶包埋固定法对Burkholderia cepecia JS-02细胞进行了固定化,所得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和稳定性.固定化凝胶最佳质量分数为9%,最适湿细胞包埋量为0.28g/mL,固定化JS-02细胞酶活回收率为75%,连续反应6批后,固定化细胞活力为初始活力的86%.固定化细胞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50℃,固定化细胞的储存稳定性及操作稳定性高于游离细胞.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海藻酸钙、明胶-戊二醛、聚丙烯酰胺和琼脂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前者较后几种有较大的优越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固定化方法.分析了海藻酸钙法国定化细胞各主要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确定出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最佳条件.观察凝胶珠中细胞及酶活性的变化表明,细胞在凝胶珠中生长良好,有利于谷氨酸生产.固定化细胞发酵谷氨酸的最适 pH 为7. 0~7. 5,最适温度32℃,最适转速140rpm.每批发酵96小时,糖利用率为98%,产酸量达20g/L,比常规游离细胞增加15%.  相似文献   

3.
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隶粗榧科(Cephalotaxaceae),长叶榧Torrya jackii Chun隶红豆杉科(Taxaceae)。由于它们很相似,有的植物学家把它们都放在粗榧科里。由三尖杉提取的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酯碱对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为新型结构的抗癌药物。长叶榧在形态上与三尖杉颇为相似,易于混淆。两者药用部分均为树皮和枝条。为了保证原材料使用的准确性,本文从生药学方面对两者进行一些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药用植物研究的可行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中探索有医疗价值的有效成份,已经成为当今药物研究方面的重组成部分,人们都希望从植物、海洋生物等天然物种中找到有效成份,特别是抗癌药物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表明,抗癌植物70%以上均是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找到的。“三尖杉酯碱”是当今治疗非淋巴型白血病最好的化疗药物之一,该药用植物“三尖杉类,粗榧类”就是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而最好的物种“海南粗榧”就在海南岛,是海南特有植物,也是世界“独一  相似文献   

5.
以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三尖杉酯碱对小鼠L_(1210)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动力学。三尖杉酯碱20微克/只腹腔注入后3小时,部分腹水细胞出现明显的核损伤,如核碎裂成数个小核,而胞质的损伤则不明显。以3~H-TdR脉冲标记后0.5小时,腹腔注入三尖杉酯碱20微克/只,损伤的标记细胞在第5小时为26.1%,损伤的非标记细胞占11.9%,LI也随给药而逐时下降,到24小时由对照的28.9%下降到4.6%。给药后3—9小时MI明显下降。以~3H-TdR进行脉冲标记后,用秋水仙酰胺阻断,再给以三尖杉酯碱30微克/只,观察LMI(标记有丝分裂指数)的变化,发现药物强烈抑制S期细胞进入M期。药物杀伤结合秋水仙酰胺抑制实验证明,给药时正处于M期的细胞仍可继续完成分裂,而G_2期细胞进入M期明显受到抑制。但单纯给三尖杉酯碱的实验证明,给药后2及4小时前期细胞明显增加,而中期细胞明显减少,说明药物延长了分裂前期。连续16小时腹腔注射5微居里/只后,证明不标记的G_0期细胞占52.3%,此时注射三尖杉酯碱后5小时G_0期细胞的损伤达19.7%。在体内一体外条件下研究了药物对~3H-TdR及~3H-L-门冬酰胺掺入腹水细胞的影响,发现掺入明显受到抑制,特别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尤为敏感,在给药后0.5小时即下降到7.3%,3小时最低为5.8%,24小时恢复正常,而对照动物始终波动于79.5%到88.1%之间。在体内条件下也同样抑制~3H-TdR的掺入,根据以上结果认为三尖杉酯碱系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杀伤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概述粗榧属类抗癌药“三尖杉酯碱”的研究李文科(兰州医学院730000)粗榧属(三尖杉属)植物很多,也是我国的特产树种,资源丰富,分布广,为常绿小乔木。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酯类生物碱,民间久已用作消积、润肺和驱虫药,近年来曾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1963年...  相似文献   

7.
细胞固定化条件对紫草细胞生产紫草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胶做包埋剂,研究了固化液构成、细胞包埋量和胞龄对紫草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合成紫草色素的合适固化液为含有0.1 mol/L CaCl2的紫草色素生产培养基,该固化条件比较温和,并可长久保持固定化细胞活性;最适宜的细胞包埋质量分数为10%~20%;用于细胞包埋的最佳细胞生长时间为17 d.对紫草细胞固定化培养生产紫草色素过程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质消耗和色素合成的动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验数据与理论值之间具有比较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无细胞毒性浓度的粉防己碱(0.5mg·L-1),明显地增强三尖杉酯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耐药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降低集落形成率,但对敏感HL60细胞没有增强作用。DPH荧光标记法测定表明,粉防己碱对细胞膜流动性没有影响;提取经药物作用后的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粉防己碱增加三尖杉酯碱引起的HL60耐药细胞DNA降解,使细胞以编程方式死亡。结果表明:粉防己碱能逆转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耐药细胞对三尖杉酯碱的耐药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海藻酸钙固定化德氏乳酸杆菌的间歇发酵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并对固定化细胞高糖浓度发酵以及外循环固定化细胞反应器连续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不改变细胞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底物和产物均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固定化细胞生长的饱和常数和抑制常数增大,比生长速率减小,产酸速率增加;高糖浓度发酵最适工艺条件为初糖浓度120~130g/l,发酵时间68~72h,发酵液中乳酸浓度可达100g/l;外循环固定化细胞反应器连续发酵最适工艺条件为初糖浓度50g/l,稀释速率0.048~0.09l/h,转化率达78%。  相似文献   

10.
用海藻胶和明胶混合包埋茁芽丝孢酵母菌122细胞制成凝胶珠,再用戊二醛交联,制得固定化细胞,试验比较了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pH、最适温度、pH和热稳定性、对CN~-、S~(2-)和金属离子的耐受性以及细胞的稳定性等,测定了细胞的K_m和V_m值,探讨了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连续处理苯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照对丹参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丹参幼嫩叶片为材料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初步探讨了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悬浮培养的丹参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均为30 d,细胞增殖率曲线呈“S”形;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在不同时间出现两个峰值,其变化趋势与细胞的生长势呈正相关.光照有利于丹参细胞悬浮培养,最佳继代培养时间为18 d到21 d,最佳收获期可延迟一周.  相似文献   

12.
粉防己碱逆转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而药细胞对三尖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细胞毒性浓度的粉防己碱,明显地增强三尖杉酯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耐药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降低集落形成率,但对敏感HL60细胞没有增强作用,DPH荧光标记法测定表明,粉防己碱对细胞膜流动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探讨了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漆酶及游离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包埋法和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3%、CaCl2浓度1.5%和海藻酸钠浓度2%、CaCl2浓度2%、壳聚糖浓度1.5%、戊二醛浓度1%.两种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相同,分别为5.0和30℃,游离酶pH为4.6,温度20℃.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包埋一交联法固定化漆酶和游离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3.3,2.8,1.22mmol/L.  相似文献   

14.
高脱氧三尖杉酯碱是日本粗榧(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 Var.harringtonia(Forbes)K.Koch)的枝叶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检测出的一种新的三尖杉酯类生物碱。Delfel等仅根据GLC和GC—MS数据,从生源观点判断,推测可能具有3表示的结构,但是,没有严格证明。我们认为这种推测是比较合理的,同时与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四种有明显抗癌活性的生物碱相似,它可能亦有抗癌活  相似文献   

15.
高异三尖杉酯碱是异三尖杉酯碱的同系物,根据生源学说,它亦可能存在于三尖杉属植物中并具有抗癌活性。为了给药理实验和测定结构参数提供样品,进而研究这一系列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实验参照合成异三尖杉酯碱的方法,以6—甲基—2—氧庚酰基三尖杉碱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顺利地合成了预期产物——高异三尖杉酯碱及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收率约30%。合成路线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筛选和分离的7株脱氮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随即在好氧反硝化茵的作用下还原为氮气排放.将上述菌株固定在PVA凝胶膜中,研究了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凝胶膜中的扩散性能和转化脱氮过程,结果表明,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浓度为15%,细胞浓度为40g/L凝胶膜中,扩散系数分别为0.55m^2/s,0.46m^2/s,0.45m^2/s.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历时较短,36h内对200mg/L的氨氮去除率达99%,而且无中间产物亚硝酸氮的积累,固定化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7~9,最适温度为30℃;与游离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相比,固定化硝化茵是游离硝化茵对氨氧化速率的70%,固定化反硝化茵是游离反硝化茵对亚硝酸氮还原速率的74%.经过20d的连续处理,固定化微生物的稳定性远大于游离微生物,28d后,游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浓度几乎为零,而固定化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固定化培养生产紫杉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的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合适的固定化操作条件,即海藻酸钠浓度为30g/L,聚乙烯醇(PVA)浓度为80g/L,CaCl2浓度为20g/L,包埋密度为0.2kg/L,接种密度为0.1kg/L.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固定化培养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的真菌培养物作为诱导物能限制细胞生长,且明显促进紫杉醇合成,并诱导紫杉醇分泌到培养液中.在培养基中适量地添加前体亦能提高紫杉醇的产量.对红豆杉细胞固定化培养中紫杉醇合成与分泌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包埋大肠杆菌细胞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海藻酸盐凝胶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的稳定性;珠型凝胶珠的机械强度;多价离子类型及浓度对形成凝胶珠的影响;及用各种不同离子成形的细胞凝胶珠对溶液中磷酸盐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海藻酸盐包埋细胞成形的凝胶珠的机械强度、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皆取决于包埋细胞时海藻酸盐浓度、细胞浓度、使凝胶成形的离子类型及浓度,保存与使用时溶液的 pH 及磷酸盐浓度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三尖杉酯碱是高三尖杉酯碱的同系物。前文[本刊,(1)71(1980);科学通报,576(1980)]我们报道了高三尖杉酯碱的合成,实验证明该合成路线也适用于三尖杉酯碱的合成,从而提供了一条合成三尖杉酯碱的新路线,其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MTT法检测高三尖杉酯碱对HepG2细胞体外培养的抑制作用.将常规用96孔板培养的HepG2细胞作为空白组,其余分11个剂量的给药组,相应处理24、48、72 h.与空白组对照后,HepG2细胞的增殖被各给药组不同程度的抑制,并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其抑制率也增加.高三尖杉酯碱在体外可有效的抑制人肝癌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