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正>我国最早的交规是在唐朝颁布的《仪制令》,《仪制令》相当于现代的"交通法"。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有一条是:"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唐六典·尚书礼部》和日本学者仁井田升整理编著的《唐令拾遗》、《唐令拾遗补》等典籍中都有关于交通管理方面的记载,一般常见的有"贱避贵,轻避重,少避老,去避来","诸司郎中遇丞相,皆下马","文武官三品以下者拜正一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的勒勒车是为适应草原自然环境和北方蒙古族生活习惯的一种交通工具,为蒙古式的牛车,"勒勒"原为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又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  相似文献   

3.
正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记载:宋朝航运和船场皆官办,有人钻管理上的漏洞,损公肥私,如造船用钉,官船多虚报。因为这里有一个"空子",钉子钉在船体里,既不能称重量,也难以点数目,所以历来都听任工匠虚报多领。后来许元出任发运判官(负责水运工作的官吏),他对工匠虚报多领船钉的事早有所闻,决心除此积弊。一天,他来到造船工场,下令拖出一条新船,当众放火烧毁。烧完之后,把钉子收集起来过秤。结果,钉子的重量只是申报用钉  相似文献   

4.
镇江市丹徒丁卯桥附近出土的唐代《论语》酒令筹等一批银质器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代酒令的内容、制度及规范等文化意蕴。与一般酒令筹不同的是,唐代《论语》酒令筹成功引进了《论语》的精神元素,增加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审美意境,从而使唐代酒令之苑绽放出一朵醇浓香逸的奇葩。《论语》酒令筹等一批银质器具的发现,对于推进考古学、文化学、文学、文献学、美术工艺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外台秘要》是我国唐代一部重要方书。本书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概括了唐代以前各家方书。因而,它除了具有临床价值,并有保存失传古医书的历史意义。如书中的《小品》、《深师》、《崔氏》、《许仁则》、《张文仲》等方书,据记载在南宋时代已佚散。然而,  相似文献   

6.
《太平广记》是北宋官修的四大书之一,其书五百卷,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广泛采择汉至五代的小说家言,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小说资料。在诸类之中,"感应类"是仅两卷篇幅的小类,其中多有唐代感应故事的记载。感应类故事以数量不能和其他大类作比较,但重要的是感应故事归为一类后,为我们研究唐代"天人交感"思想提供了对比参照的资料。本文以《太平广记》记载各类唐代"感应类"故事为主,从而对故事所蕴含的唐人的"交感"思想作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展唐代历史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民食用紫菜历史悠久.汉初《尔雅》、北魏《齐民要术》、唐代《食疗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均有紫菜食用方法和药用价值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继汉晋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研究《孟子》的重要时期,唐代《孟子》研究的复兴与其时经学风气的转变、古文运动的展开紧密相连。"孟子升格运动"肇始于中唐,这不仅体现在开始出现将《孟子》升格为"经"的议论,也体现在对于《孟子》的具体研究之中。在《孟子》的注疏方面,陆善经撰《孟子注》,张镒撰《孟子音义》,丁公著撰《孟子手音》,时间都集中在安史之乱前后,即唐代古文运动和经学变古初起之时。在《孟子》的阐释方面,有李景俭《孟子评》、刘轲《翼孟》、林慎思《续孟子》等三部著作,而三人全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孟子》研究在唐代的复兴,是经学变古和文学转向共同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唐代前期的盐业政策怎样?学术界一般认为唐初至开元九年(或十年)实行的是无税制。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何维凝《中国盐政史》、田秋野和周维亮的《中华盐业史》、鲍晓娜《从唐代盐法的改革论禁榷制度的发展规律》等论著都持这种观点。据笔者研究,唐代前期的盐业政策比较复杂,有征税制和官营制,很可能也有无税制。另外,傅举有《唐  相似文献   

10.
邮驿为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尤其是唐代,由于国家的空前统一,邮驿也大为发展,这在《全唐诗》中有极为详细生动的展现。唐代的邮驿对唐代诗歌创作题材的拓展、作品的传播流传,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结合《2009-2012国际技巧评分规则》,通过对以往世界比赛录像的观看,对双重轿抛1080°直旋站轿的训练进行研究。新周期的评分规则要求技术、艺术、难度都达到10分,这就要求在2min30s放入整套时间内,专项动作必须要有核心难度。这也是技巧运动的魅力所在,也是新规则变化后,完善整套编排艺术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人力车”,是指以人为动力的车。手推车、独轮车,人拉排子车都是靠人拉,手推为动力的人力车,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重要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力车的结构、构件、材料、式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车行走起来越来越轻盈,结构越来越结实,车体越来越轻,车型越来越美观。到了十九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一种“人力车”,时人称之为“东洋车”、“洋车”,且逐步成为在中国城镇地区与骡马车、轿子并存的载客交通工具。这种由人手握两根车把杆拉动的两轮“东洋车”到了中国后,很快就受到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数学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李淳风等人奉诏编定注释的《算经十书》,总结了汉唐千余年间我国数学的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古代的数学教育和世界数学的进步,为人类知识的传播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辉斌教授的《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是其计划中的“唐代诗人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曲”分别为:《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其间,他还出版了与“三部曲”关系密切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这四部著作与《唐代诗人探赜》一道,共同构成了王辉斌先生唐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唐代诗人探赜》一书的体系性很强。从内容上来看,本书与前“三部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前“三部曲”主要是对盛唐三位大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的研究考索,而《唐代诗人探赜》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对整个唐…  相似文献   

15.
也谈唐代评定户等与田产的关系张泽咸《文物》1975年第7期刊登西州《蒲昌县注定户等申州状》的图版,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就我所见,多数学者据此残卷认定唐代划分户等的标准不包括土地,但也有若干持异议的人。1985年杨际平先生发表的《唐代户等与田产》一...  相似文献   

16.
靳松 《科技信息》2012,(36):I0180-I0180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唐代段成式所著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内容博杂奇特,涉猎甚广,对了解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文学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逐条考察了《酉阳杂俎》所载天文学内容,特别是较为细致地讨论了《酉阳杂俎》所载天文学家一行的生平事迹和唐代传入中土的印度天文学内容,如二十八宿参数、所主吉凶和古代印度时间单位等.  相似文献   

18.
《齐谐记》南朝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7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书》同。作者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晋末宋初东阳(今属金华市)人。成书在南朝刘宋初,唐代以后早佚,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  相似文献   

19.
(一) 唐代襄州(治今襄樊市),包括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宜城、乐乡等七县,地约相当今均县、光化、谷城、南漳、宜城和襄樊市。这块地方,在有唐一代,产生了一大批诗人,据《旧唐书》、《新唐书》、《全唐诗》、《全唐文》等载籍,唐代襄州诗人著名者有杜易简、杜审言、孟浩然、张子容、席豫、鲍防、杜甫、朱放、张继、皮日休、僧少微等。另据《湖广通志》,盛唐著名诗人岑参也是襄州人。史载岑为“南阳棘阳人”,祖上迁居荆州江陵,遂为江陵人。如果岑参祖籍棘阳无误,那就应是南阳人。《湖广通志》将岑参认作襄州人,不知有何古政区变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丹 《青年科学》2008,(1):46-46
"丰碑"古时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栓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设轳辘以绳被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