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先明确企业人才需求。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本文探究了“高校+企业”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优化课程建设体系以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以及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实操能力的对策,旨在为高校培养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模式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方式.通过剖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现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策略,包括提高对产教融合模式的再认识、准确把握融合思路、健全融合机制、完善评价体系、突出政府主导作用等.该策略优化了教育结构,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输出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面向应用技术型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创新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培养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为例,从基地管理机构的层次化建设、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协商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项目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6.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形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是推进教育与产业对接、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关键环节。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企业由于成本考虑,往往缺乏合作的动力,校方在安全考量、教育质量、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考虑下,处于保守状态,导致双方无法深度合作的困境。通过分析当前开展的4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提出了基于育人主体的理念遴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基于企业需求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选促建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8.
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对学生的职业政治觉悟及岗位服务意识有直接影响,生物技术制药作为应用性课程,产教融合是其理想的实施模式.目前产教融合与课程思政如何有机结合,是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充分挖掘真实疫苗产业案例、典型研发方案的基础上,融入课程实践,并突出中国特色,强化课程思政效果,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思政案例库.产教融合思政案例库教学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显著提升了本学科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8):104-107
在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具有解决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习隐性知识,提高专业教师的能力等作用。PBL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设计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与论证假设、总结扩展4个阶段;在房地产类课程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需要克服的困难包括问题设计欠合理、课程学时受限、教学环境欠宽松、考核方式机械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房地产类课程的特点,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途径。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积极拓展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刘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8):104-107
在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具有解决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学习隐性知识,提高专业教师的能力等作用。PBL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设计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与论证假设、总结扩展4个阶段;在房地产类课程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需要克服的困难包括问题设计欠合理、课程学时受限、教学环境欠宽松、考核方式机械等。 相似文献
12.
姚转花;周启刚;崔中山;李倩 《科技资讯》2025,(3):15-18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一种以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共生的长效目标,基于系统论、学习者为中心理论构建了现代产业学院理事会下的双院长制、多维动态评价机制、共赢共生发展机制3个核心保障机制;通过课师融合、课创融合、课赛融合、课证融合、课产融合5个融合手段实现产教融合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四链”衔接。 相似文献
13.
朱建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0(2):87-90
体教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因素之一.运用文献法,从运动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入手,结合篮球的本质特点与篮球教学的实际目标,分析大学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运动教育模式的价值导向,进而提出运动教育模式在大学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现策略: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固定分组的练习,多种比赛的设计,全面... 相似文献
14.
15.
莫莉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1,(4):112-116
文章结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探索应用型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以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为目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三实实训体系及第三课堂等方面展开讨论.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础实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的六个方面分析目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结构框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校企共同构建实训基地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探索可行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张沙沙;白艳茹;吕庆功 《实验科学与技术》2025,23(3):156-16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对接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北京科技大学电子实习基地作为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与重点企业开展合作,引入企业硬件和软件资源,建设“产赛教”融合的荣誉课程和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师工程能力和学生综合竞争能力双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资源互通的联合实验室,对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为电子信息类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祁长兴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6):549-552
产教融合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程序设计类课程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该类课程可以分为基础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2种,具有面向任务、面向过程及面向实践的特点.以\"C#程序设计\"和\".Net项目开发实践\"2门课程为例,设计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对基础类课程使用面向过程考核和传统试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