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跳高者已经注意到:优秀运动员过竿技术主要采用两种,即俯卧式和背越式。本文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系按统编教材“俯卧式”跳高技术规格教学,考试成绩结合技术评定采用全能评分和10分制计分法,各年级获得好成绩.如83级甲、乙班第二、五教学小组平均跳过1.60米,得分8.4分,技评8.9分,相加17.3分.其中个人最好成绩1.75米,得分8.9分和技评8.9分,相加17.8分.这标志着我系男子俯卧式跳高,技评达标成绩跨进了全省体育系(科)教学比赛男子“俯卧式”跳高团体总分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5.
加快跳高的助跑速度是当今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现代背越式跳高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在具体的训练中,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是一对矛盾的整合体,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跳高训练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其问题的关键是,在突出助跑速度时及时地调整身体各环节的动作位置,在保持快速助跑过程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奥运会男子跳高比赛中,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以独创的背越式,战胜了所有优秀运动员获得了冠军.在这之后,背越式跳法开始在国内外跳高运动员中间,很快地推广和流行起来,形成了背越式热.但在一九七七年,东德女运动员罗西·阿克曼,第一个采用俯卧式突破两米大关.一九七八年苏联人符拉基米尔·亚辛科,也用同样姿势以2.34米的成绩创造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随后他又跳过2.35米的高度),使俯卧式跳高技术又重露锋芒.这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震动:“背越式好,还是俯卧式好?”“俯卧式能否战胜背越式?”“今后创造世界纪录采用哪种姿势好?”“应该教背越式还是俯卧式?”  相似文献   

7.
运用力学原理对俯卧式跳高技术中,助跑速度的快慢对垂直分力的影响,合理的起跳技术与腾起初速度的关系,旋转对过杆的影响以及缓冲落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提高俯卧式跳高技术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跳高方法。因此,对背越式跳高教学进行相关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了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对独立学院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动作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理解不准确、心态不稳定、身体素质问题是独立学院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常见问题,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细化技术教学、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等应对措施,以为提高独立学院背越式跳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5年“江缆杯”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赛(宜兴)暨亚洲田径公开赛女子跳高比赛前12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相关的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的选材现状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为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三维录像解析、调查访问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青少年男子甲组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旨在研究我省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动作,为进一步搞好今后的技术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把表象训练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手段运用到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背越式跳高普修课教学中,确定因变量为运动表象能力、学习动机、跳高成绩、技评成绩、理论成绩和学生对动作概念的记忆保持量等方面。通过20学时的教学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象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跳高成绩,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技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运动表象能力,加深学生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理解,增强知识再现水平,提高记忆保持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技术分析法,并根据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知识,对背越式跳高的四个技术动作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背越式跳高最大的优越性是弧线助跑起跳能经济实效的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提早积累、增大创造有利条件。(2)起跳瞬间,身体重心最低,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加速上升的过程,垂直速度最小,是一个不断变化增大的过程。(3)H1、H2、H3是决定跳高成绩的基本因素,H3值越小身体重心就越高,跳高成绩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13.
跳高是高中田径运动比赛中项目之一,但是背越式跳高由于高中场地、器材、教师等原因,并未得到良好的开展,本文尝试通过阐释背越式跳高中摆动腿的作用及训练手段,从而达到提高高中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质量的弧线助跑是成功完成跳跃的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弧线助跑的技术、速度、距离和节奏,将直接影响跳跃的效果和成绩。同时为提高弧线助跑技术的水平提供了一些训练方法,为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的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器官的技术分析 ,强调摆动器官的重要作用 ,并据此提出在跳高起跳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 ,应加强和重视摆动器官的训练并列举相应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质量的弧线助跑是成功完成跳跃的基础。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弧线助跑的技术、速度、距离和节奏,将直接影响跳跃的效果和成绩。同时为提高弧线助跑技术的水平提供了一些训练方法,为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的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建  杨杰 《科技资讯》2011,(29):249-249
根据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结合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加强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增大起跳支撑力、增强弧线段躯干的控制能力,并能提高运动员的过杆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器官的技术分析,强调摆动器官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在跳高起跳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应加强和重视摆动器官的训练并列举相应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运动学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收集中外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指导和改进我国女子跳高的技术训练,为跳高技术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运动学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收集中外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我国跳高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为指导和改进我国女子跳高的技术训练,提高跳高技术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