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浅议远程医疗会诊在现代医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寰 《科技信息》2010,(12):385-386
远程医疗是指应用远程通讯技术、交互式传递信息,开展远距离的医疗服务,是一种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远程医疗概念于1988年在美国被提出,最先应用于远程放射学,它在国内虽然仅发展了十余年的时间,却也紧跟世界发展水平,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远程医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应用。目前,远程医疗会诊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远程医疗会诊做为一种新型的医疗会诊模式,必将造福于全国人民。本文就远程医疗会诊在现代医院中所起的作用,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及意见。  相似文献   

2.
远程医疗会诊是多媒体计算机通讯网络、电视会议系统、现代医学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发现远程医疗会诊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远程医疗会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提出了基于网格技术和网格工具的解决方案,研发了基于中国网格公共支撑平台(CGSP)的医学图像网格平台MedImGrid,互连各种异构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分布在各家医院和医疗研究机构的大量医疗数据与信息,实现了对异构医疗信息、病例图片、医学专家知识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为用户提供广域范围内的医疗信息查询和病例图片检索,并支持基于断层图片的三维重建、基于特征值的图像检索与辅助诊断等医学图像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远程会诊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作为对传统医疗重要补充和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Internet的远程医疗系统打破了传统医疗在时间、地点和形式上的重重羁绊,实现了医疗数据和资源的共享与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医疗系统在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架起连接桥梁.介绍了远程医疗中远程会诊系统原型设计,以及基于Java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远程协同诊疗指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提供医学信息或实现跨地区医学诊疗。近年来,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就医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也是解决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就远程协同诊疗的概念、国内外发展沿革进行概述,重点阐述中国远程协同诊疗的发展现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使我国开展循证医学已成必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循证医学实践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主要方式。针对医务人员强烈需求循证医学信息的现状,介绍了多个网络免费循证医学资源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循证医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管理信息化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管理信息化是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稀缺的特殊国情下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该文探讨了在我国医疗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区块链技术在医疗管理信息化中的重要应用.论文指出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医疗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信息保密和不可篡改性以及信息共享等问题,这为我国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马丽  胡云 《科技信息》2010,(21):I0085-I0085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医疗会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逐见成效。本文以基于高速网络的医院远程医疗会诊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具体应用为例。介绍了远程医疗会诊的建设背景、基本构成、使用流程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辅导是影响实验室开放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将实验室管理通过信息传输网络与移动终端相融合,构建远程双向可视系统,通过智能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远程可视实验辅导,对加强实验管理、提高开放效益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结合实际应用,在构建双向可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远程实验指导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陆炜 《今日科技》2002,(8):48-49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远程医学(Telemedicine)就是融合了Internet、远程通讯和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为社会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和医疗服务。医学数据的传输,可以利用各种通讯技术,包括普通电话线、ISDN、帧中继、ATM、Internet、Intranet以及卫星等。从Internet诞生以来,远程医学始终是Internet应用的重要领域,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远程医疗的广泛应用和成功实践,它应用的医学领域越来越多,如皮肤病学、肿瘤学、放射线学、外科学、心脏病学、精神病学以及家庭健康护理等。它既是跨学科的基础学科,又是综合性很强的现代高科技…  相似文献   

11.
远程医疗技术是在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下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应用技术,它的应用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这里拟从技术历史的角度对远程医疗技术进行研究,追溯远程医疗技术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介绍中国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其与社会的关系,最后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应用HL7和DICOM医疗信息标准,提出基于PACS和HIS的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并从医学影像存储中心建设、共享平台中接口服务器系统设计、基于DICOM的异构数据源中间件转换模块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系统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朱千 《遵义科技》2010,38(2):38-40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所能给予病人的不仅仅是药物或手术,医务人员还要明确了解病人比了解疾病更重要。医生在医治身体病痛的同时还应修复心灵上的创伤。而在现今社会,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临床上心理疾病也更加常见。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应对医疗中伴随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如何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2009年5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心理门诊引入了首台生物反馈仪,并成立心理训练室,正式在临床上应用生物反馈技术对焦虑症、抑郁症、注意力缺陷、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高血压、药物成瘾等各种神经症、精神病和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4.
石通兆 《山西科技》2013,28(1):95-97
远程医疗监护技术可定义为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实现远程医疗监护,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PC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还可以使系统具有高性能、低成本、易扩展的优点.介绍了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DAO数据采集、心电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大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病案信息系统方面,对于医学档案信息共享的研究不够深入成熟。在流行病学调查管理机制、疾病控制机构全面发展的背景之下,加强对医学信息共享模式以及合作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针对医学信息共享所处的整体环境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建立在Internet平台基础之上,实现数据库模式的统一,拟通过此种方式解决在医学信息共享与合作方面存在的难点,促进医学信息数据交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崑 《科技信息》2012,(3):153-153,140
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全国大部分医院的检验、检查科室都已经实施信息系统,但各个检查信息系统间都相对独立,对于检查信息的临床共享与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结合目前医疗信息化发展现状和临床发展要求,通过对医学检查数据中心架构、功能和意义的阐述.说明建设医学检查数据中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医学文献量激增。本文论述了医学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即发掘文献资源中有价值的信息,将它们应用到医疗、教学、科研中去  相似文献   

18.
智慧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  相似文献   

19.
陈翼 《科技资讯》2014,(10):130-130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促使新兴技术不断应用于医学方面,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型医疗设备在医学和生物医学临床实践中得到运用.在医院总资产中医疗仪器设备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而且医疗设备是开展教学、医疗、科研的必备条件,对于现代医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如何维护与保养医疗设备以提高其利用率是医疗仪器设备科学化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医疗仪器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维护与保养的意义以及维护与保养的方法与措施三个方面来阐述,以期能为医疗仪器设备科学化管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应用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医疗等加速了信息共享与抗疫合作。今年4月14日,东盟与中日韩举行抗击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呼吁各国要加强流行病学科研合作,包括发挥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网络作用,积极分享并利用数字技术和创新,推动科学抗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