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科技》2013,(4):3
海沧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2011年6月海沧区大手笔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的"厦门生物医药港",目前生物医药港一期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二期厦门生物医药中试产业化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有生物制药与保健园、化学制药与生物技术园、医疗电子产业园和公共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诊断试剂和疫苗、化学药物及化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2,(4):52-53
一、生物医药产业链构成概念为便于研究生物医药产业各要素的关联及发展规律,在研究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波特企业价值链的理论,提出“四三二”构成的特点。“四”即生物医药产业包括创新、制造、流通和服务四个种节。从上下游关系上讲,包括上游创新阶段、中游制造(产业化)阶段、下游产品市场化和医疗服务阶段。三阶段之间存在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品的市场化两个环节;“三”即核心产业由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技术、化学制药部分构成;“二”即为产业形成同  相似文献   

3.
<正>树兰SATOL孵化器是由树兰医疗发起组建的医疗健康领域专业孵化器,聚焦生命科技、智慧健康、药品器械、健康管理等大健康产业方向,以促进生命科技领域成果转化、服务海内外医学领域创业者、扶持高精尖新技术企业发展、打造未来医学行业领航者为己任。截至目前,孵化器累计已孵化企业近50家,涵盖生物医药、细胞治疗、医疗信息大数据等领域,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拟上市公司1家、准鲲鹏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  相似文献   

4.
动态     
上海市已确定今后5年内在生物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项目,基因研究、药物创新将成为其发展主角。据悉,这些被上海市政府列为“重中之重”的项目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功能基因组研究;转基因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平台的研究;创新药物研究;中药创新园的规划与建设。到2005年,上海生物医药的产业规模将从现在的250亿元提高到600亿元;同时,上海还将在此期间内培育3-4家规模超50亿元的科、工、贸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企业集团,形成较为完善的新药创新体制,使生物科技真正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5.
<正>发布时间:2015-05-15 09:12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陈瑜)第十八届科博会14日举行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平台等15个高科技合作项目现场集中签约66.1亿元。本场集中签约项目科技含量高、创新项目比重大、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增多。其中项目涉及《北京创新行动计划》中12个重大专项中,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突破及产业发展、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等多个产业领域,涉及签约金额共35亿元,占总签约额的53%。  相似文献   

6.
吴琨 《广东科技》2023,(1):49-52
暨赛国际再生医学集团(以下简称“暨赛国际”)是一家致力于基因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免疫细胞技术、细胞储存等生物技术研发、转化和应用的精准医疗高科技企业。集团总部基地位于国家医疗中心城市广州,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旗下拥有13家子公司,并在北京、上海、郑州、南宁、三亚、成都等多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自成立以来,暨赛国际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在再生医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较大突破。目前,暨赛国际已成为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华南分库)、广东省生物技术百强企业,并在2017年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中荣获优秀企业奖。近期,本刊就暨赛国际近年来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科研创新发展专门采访了集团董事长吴琨先生。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6,(17):60-63
东莞市医药产业发展与广州、深圳、珠海等省内医药产业大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成果转化少、高级人才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在东莞市生物医药产业院士专家企业行期间,院士专家就东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并提出东莞市应该走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在各类研发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以及政策驱动下,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始终保持国内优先地位,并朝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一年来,上海着力聚焦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坚持抓创新、抓转化、抓布局、抓主体、抓环境。2019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制造业产值和利润等经济指标持续逆势增长,利润大幅提升。1-9月,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经济总量2580.36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9.
《厦门科技》2013,(3):3
海沧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2011年6月海沧区大手笔规划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的"厦门生物医药港",目前生物医药港一期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二期厦门生物医药中试产业化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有生物制药与保健园、化学制药与生物技术园、医疗电子产业园和公  相似文献   

10.
天津是传统医药和医疗强市,长期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但与国内其他省份比较,天津市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着综合实力较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细分领域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发挥科研和产业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围绕国家战略布局狠抓关键技术和产品;增强政府对鼓励创新研发、落实资助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合作,真正实现全市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谋福利。  相似文献   

11.
北京     
《科技潮》2012,(3)
北京生物医药创新促进平台成立 2012年2月10日,北京生物医药创新促进平台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9,(5):16-18
"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的重点之一是大力实施科技振兴八大产业工程,推动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统筹整合首都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创新资源,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汽车、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科技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等产业集中支持一批产学研用项目,  相似文献   

13.
日前,科技部、天津市在天津滨海新区启动共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该区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为核心,规划面积10km2,拟投资100亿元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孵化平台,实施吸引生物医药领军人才的突破性政策。经过5年建设,推进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重大项目100项,聚集企业和研发机构100家,带动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使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11,(11):52-52
近日,韩国国际生物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Bio Korea”)在韩国首尔举行。会上,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组织了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以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企业为核心的12家企业组成北京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团,联合韩国京畿道生物技术中心(GGBC)共同举办了“北京生物医药峰会”。  相似文献   

15.
为积极宣传推介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介绍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和投资环境等,6月27日,市科委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经济发展和贸易厅等共同组织了在加拿大多伦多、上海及我市举行的"中加生物医药领域投资贸易合作视频会议"。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地区第三大生命科学集聚区,有800多家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主要生物医药产品包括基因/蛋白制品、基因药物等,安大略省的生命科学产业在世界上被公认为具有创新和专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或相关园区,作为链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通过创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产业发展资源,培育孵化了大批生物医药企业,也因此成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的聚集地。《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在浦东、闵行、徐汇、奉贤、金山、青浦确立了6个产业基地,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六个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成为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李冲 《华东科技》2024,(1):24-25
<正>寒冬笼罩下,2023年,生物医药行业有了些许回暖的迹象。生物医药的“寒冬”非一日之力,行业的全面升温也无法只靠一年之功。2023年,阴霾依旧笼罩着生物医药行业,中药材、原料药、生物药、创新药、医疗器械等上下游产业在这个“漫长的冬季”里相互慰藉,但也各有冷暖。伴随着新冠疫情的离去,新冠药物迅速降温,而GLP-1、ADC、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等在2023年受到了更多的青睐。同时,随着新医药政策的发布,2024年,生物医药周围的寒冰将慢慢消解。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9,(12):42-42
11月5~7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2009: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已举办12届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和已举办4届的“中国生物医药发展峰会”强强联合而成.以”应对危机共享机遇创新发展“为主题,为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同仁搭建了一个探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作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是今后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重点。该文从专利统计分析角度出发,旨在了解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技术发展重点和热点,为产业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生物医药领域专利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国外申请人注重在华专利布局,中国申请人专利创新活动持续活跃,但对外专利布局有待加强,预防和治疗抗肿瘤药物等领域是近年来的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科技潮》2011,(11):52-55
北京市16区县科委协办北京峰会亮相韩国国际生物技术展近日,韩国国际生物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BioKorea")在韩国首尔举行。会上,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组织了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以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企业为核心的12家企业组成北京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团,联合韩国京畿道生物技术中心(GGBC)共同举办了"北京生物医药峰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