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科学》2021,39(3)
目的:建立毛茛和扬子毛茛质量标准。方法: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中药材毛茛和扬子毛茛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水分、浸出物、总灰分检查。结果6批毛茛和扬子毛茛样品中水分含量为11.8%~12.4%,平均值12.2%,总灰分含量为8.3%~12.9%,平均值11.1%;浸出物含量为21.1%~32.7%,平均值26.8%,薄层色谱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该实验制定的方法可应用于中药材毛茛和扬子毛茛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贵州产3种毛茛属植物石龙芮(R.sceleratus),毛茛(R.japoni-cus),禺毛茛(R.cantoniensis)的全草及不同部位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经75%乙醇提取3次,芦丁为对照品,在λ=500nm处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重现性RSD=2.26%。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毛茛属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毛茛属两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茛属的毛茛(Ranunculus ja ponicusscus Thunb.)和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dii Miq.)在不同生境中的叶、茎、果实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分析,2个种的各组织器官均存在相似的酶谱,其中过氧化物酶的分离效果较酯酶的分离效果好,茎、果的酶带较叶的酶带多且分离效果好。结果表明,不同种之间、同一种类在不同生境中及同一种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同工酶谱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角果毛茛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以新疆伊犁霍城县境内角果毛茛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角果毛茛茎、叶、花、果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角果毛茛花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不同生长期其他部位高,未开花期叶中水分含量最高,开花期的茎、叶、花和鲜果中粗纤维含量较高(17.6%、15.6%、16.1%、18.7%),开花期茎中灰分含量高于其他部位,角果毛茛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 0.26mg/100g).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析药用植物毛茛铁线莲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位置,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毛茛铁线莲叶片样品进行测序,并对毛茛铁线莲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及贝叶斯法(BI)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毛茛铁线莲的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全长159 741 bp,共编码112个基因,包括79个蛋白编码基因、29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毛茛铁线莲叶绿体基因组共含有84个简单重复序列,以单核苷酸重复基序居多,共57个;毛茛铁线莲叶绿体基因组使用频次最高的氨基酸是亮氨酸;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构建的MP,ML和BI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铁线莲属是明显的单系类群,与银莲花属关系最近,毛茛铁线莲与绣球藤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的生物学特性,生殖生物学,生态学及其致濒机制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东毛茛属(Ranunculus L.)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该属花粉为长球形,具3沟,外壁具颗粒状刺雕纹.本属花粉粒形状、大小和外壁雕纹的细微结构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杂草对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 rostrata)与其所在群落中主要物种莼莱(Brasemia schreberi)、柳叶箬(Isachne globosa)和疏忽蓼(Polygonum Praetermissum)之间的他感作用。研究表明,三种植物中柳叶箬和疏忽蓼的挥发物和水浸提液对长喙毛茛泽泻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根生长的抑制和根系形态的改变上,对幼芽伸长的影响则很小。莼菜的挥发物和水浸提液对长喙毛茛泽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喙毛茛泽泻为多年生水生莲座状草本植物,具有正常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种子和无性繁殖体常靠近植株散布,种子苗存活率低,约3%-6%。内禀增长率高,为7.91,适应的有限性和生境变化的无限性的矛盾使该植物走向濒危。  相似文献   

10.
从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sis)植物中提取与人工合成了毛莨科植物含有的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经UV、IR、NMR、MS 等光谱分析鉴定,结构正确.经果蝇、水稻白叶枯病菌等生测试验表明,原白头翁素具有杀虫活性和显著的抑菌活性.原白头翁素聚合后,生物活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丰宁县云雾山周边山系及承德御道口牧场植物,首次报道河北省种子植物新纪录3种,分别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属(Ranunculus)的小掌叶毛茛Ranunculus gmelinii DC.、沼地毛茛Ranunculus radicans C.A.Mey.和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马先蒿属(Pedicularis)的旌节马先蒿Pedicularis sceptrum-carolinum L.;新分布地点1种,蔷薇科(Rosaceae)山楂属(Crataegus)的桔红山楂Crataegus aurantia Pojark,并提供了中国地理分布图.为河北省植物区系研究和河北植物志的修订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原白头翁素生物活性中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原白头翁素的结构是带γ-亚甲基的共轭不饱和五元环内酯设计合成了五种辅助化合物:α-当归内酯、β-当归内酯、α-亚甲基-γ-丁内酯、β-亚甲基-γ-丁内酯γ-亚甲基-γ-丁内酯,以研究原白头翁素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通过五种辅助化合物和原白头翁素的生物活性实验,得出了原白头翁素的抗菌生物活性中心为连在五元环内酯上的亚甲基(甲叉,methylene CH_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花毛茛植株再生途径的离体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莉  田兴山 《河南科学》1997,15(2):177-180
花毛茛的叶接种子MS+2,4-Dlmg/L+NAAl+6-BA2的培养基上,3-4周后,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MS+2,4-D1-2和MS+6-BA1.5-2.5的培养基上,培养4周左右,从愈伤组织表面通过胚状体发生和不定芽发生两条途径形成植株;而将叶接种于MS+6-BA2+NAA0.2-0.5+LH500的培养基上,则可在叶和叶片的过渡区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分化出芽并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14.
拟原白头翁素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的前期工作发现拟原白头翁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杀菌活性比原白头翁素更高、结构更稳定.该文继续报道拟原白头翁素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并通过离体和大田小区试验测定其对小麦赤霉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杀菌活性,筛选出杀菌活性更高的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飞龙掌血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结果:昆明山海棠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飞龙掌血.  相似文献   

16.
香丹缓释滴丸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香丹缓释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丹缓释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含量测定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为1.33%;线性范围为0.13~1.3 μg/mL(r=0.999 9);定性鉴别各阴性对照品均无干扰.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香丹缓释滴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民族药白花丹和红花丹进行系统的药材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两种原植物.结论: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两种民族药材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对民族药太阳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定的方法对民族药巴戟天进行鉴别,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巴戟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对民族药穿心莲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