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及泰尔指数等定量研究方法,对2000—2016年云南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云南省国内及入境旅游经济均呈现绝对差异加速增大、相对差异缓慢缩小的态势。国内及入境旅游经济地带内差异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滇南、滇中及滇东内部差异变化是造成其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地带间差异与总差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趋同俱乐部现象明显,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显著,国内及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均经历了由双极核心到多极核心的演变过程。影响省域地级市间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资源禀赋、交通通达性及旅游服务设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受旅游资源禀赋及旅游服务设施影响较大,交通通达性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3.
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正确分析旅游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可以从客观上认识到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区域旅游经济向正确方向发展.文章选取广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综合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区对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贡献率在缓慢下降,且珠三角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进一步缩小各区域旅游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旅游产业构成中基本与非基本部分的比率来衡量中国国际旅游产业的结构特征,分析了1997—2005年我国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变特点,同时对省际之间的演变特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了地区旅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最后就不同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人口密度、人均GDP、植被覆盖率等14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其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演变规律,以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利用重心分析模型,分析2000,2014年长三角生态安全重心的迁移趋势与方向,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三角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而提升,但不同城市的增长速率差异明显;整体生态安全水平不高,各城市差异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南部区域高于北部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安全分区为安全区(湖州)、低安全区(无锡、上海、泰州、苏州)和中安全区(其他城市);影响生态安全等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植被覆盖率、第三产业比重、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比率、环保投资比重5项指标;生态重心由西向东转移9.303 9km,但仍位于区域中部,转移速度较慢,未来有向东南方向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指数和同步发展指数等评价模型方法,基于广西14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分析2015—2019年广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呈现出“有升有降,年际上下波动”的态势;空间演变表现为“整体水平不高,先升后降,变化幅度小”的特征;时间演变表现为“整体差异明显,落差巨大,断崖式分层”的特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旅游产业的相似.“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中均为拮抗耦合状态,整体上表现为“步调大体一致,水平基本相同”的特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年际变化较为稳定,空间演变表现为中度失调类型,时间演变显示南宁与桂林属于勉强协调,其余城市分别表现为各种程度的失调状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变特征表明两者基本同步发展,时间演变表明,南宁、柳州、钦州、贵港和玉林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桂林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先于经济发展,其余各市的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7.
郝慧娟 《科技信息》2008,(3):385-386
辉县市作为新兴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势头强劲,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全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不强;区域旅游合作不强;景区景点还没有形成鲜明的品牌和特色;旅游相关要素发展滞后;在产品包装和市场开拓上有所欠缺;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亟待改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SUPER-SBM模型计算2000—2015年我国省域创新效率,结合变异系数、空间基尼系数、ESDA刻画区域创新效率时空演变特征,选择GWR模型分析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低,表现东部中部西部,但中、西部增速大于东部。②区域间创新效率差距不断缩小,主要是因为较高效率省份增长明显。在观察期,创新效率高高集聚主要出现在东部,低低集聚主要出现在西部,中部大部分区域表现不显著。③就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而言,国外技术引进和中小企业促进作用明显,企业研发活动在不同的区域表现正向或负向不同的作用。创新集群环境和政府支持促进作用明显,技术市场发展表现出较弱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2017年的人口、GDP和人均GDP等数据,分析山西省人口与经济时空演变特征,运用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人口经济偏离度系数分析山西省各市人口与经济的分布差异.通过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各市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差异水平较大,总体上呈现以下规律,东南地区大致呈现为人口经济相一致,西部和北部地区为人口集聚大于经济集聚,中部和西北地区为经济集聚大于人口集聚.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空间一致性总体呈现变强的趋势,产业结构转型和国家政策是造成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以福建省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有关软件等,采用有关数据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对福建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福建省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年季变化波动较大,层次不一,旅游发展极化现象严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地位出现一定的分异性,并且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优秀旅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临海型特点.福州、厦门、漳州这三个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水平发展较高,对整个福建省的旅游经济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时空差异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时空交互视角下对京津冀旅游客流分布与演变进行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STDA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对京津冀地区游客市场进行研究发现:京津冀旅游市场局部时空模式单一,呈环京津圈层递减态势;地市间在旅游市场上未发生显著跃迁,客流分布的空间格局稳定,与国内旅游市场相比,入境市场动态性强,优化潜力较高;国内市场协同增长为主,而入境市场以竞争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解为中原城市群、豫北、黄淮、豫西豫西南四个区域进行分析,引入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地理集中指数等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0年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但总体差异依然很大;市际总差异波动较大且明显,具有时段特征;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对市际总差异的贡献总体持平;中原城市群内部差异对市际差异的贡献最为显著,远远高于其他地带;入境旅游空间极化程度高,人文资源导向性明显;入境旅游发达区主要分布在"三点一线"地带,落后地区在四大区域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3~2012年可比价的人均GDP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回归分析以及Nich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山东省区域经济的时空演变趋势和山东省总体、各市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区域经济的差异及其变动的情况,为山东省未来宏观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得出结论:(1)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增长速度较快;(2)山东省各地市人均GDP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别较大;(3)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收入差异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SPSS的山东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旅游大省山东1999~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实例,基于SPSS统计软件对山东省旅游总收入及山东省GDP等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实证角度揭示了旅游业对山东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指出发展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市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2007年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化特点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趋同现象明显且逐渐加强,市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缩小;市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福州、厦门、泉州等设区市一直处于核心区,汕头、梅州、揭阳、潮州、赣州、抚州、上饶等设区市一直处于边缘区;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市场化程度及城镇化水平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运用图表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时空角度对河南省A级景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图表法得出河南省景区数量增长速度快,尤其是4A和3A级景区,但景区等级结构不协调;通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标准椭圆分布法得出河南省A级景区分布逐步均匀化且有平均分布中心向东南方向偏移的趋势.目前,河南省豫东和豫南的旅游景区密度与其他区域相比还是较低,应加大高级别景区的发展和低级别景区向高级别景区转化的力度,以促进河南省A级景区空间布局合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旅游发展质量体系,对环渤海地区18城市2002—2014年间旅游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法、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旅游发展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变化看,各城市旅游发展质量时序变化差异显著,存在典型的高质量-高稳定性和低质量-低稳定性两大类型;(2)从空间格局演变看,空间集聚态势有增强的趋势,环渤海圈内南北部差异在扩大而东西部差异性增减不定,整体上东南部地区城市的影响作用在增强.  相似文献   

19.
以长三角16市1978-2007年改革开放30 a人均GDP数据为资料,基于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同与分异过程的时空演变特征.通过构建市域人均GDP类型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得出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表现为向中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趋同;用空间自相关性方法考察各市域与周围邻居城市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与其邻居之间存在正相关;据此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策略、健全区域互动机制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向高收入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