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降低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SDM-EONs)资源分配过程中的芯间串扰,并减少光路频繁拆建所产生的时间和频谱维度碎片,提出了一种分层图辅助的路由、纤芯和频谱分配策略.该策略主要分为离线预测与在线调度两个阶段:首先结合网络中业务序列的时间特性,利用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完成未来业务属性的离线预测;然后根据图染色理论建立考虑芯间串扰的分层图架构三维网络资源模型;最后利用离线预测结果和分层间的不同特性,设计综合度量时间和频谱维度的自适应在线资源分配算法,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网络芯间串扰和阻塞率.  相似文献   

2.
使用防护带抑制微带线间串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在满足端接匹配的条件下,建立了印刷电路板(PCB)耦合微带线间串扰测试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在PCB微带线之间未加防护带和添加防护带对线间串扰的影响,考察了线间串扰对防护带的宽度和接地孔间距的依赖性.数值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抑制PCB微带线间串扰的最佳效果,防护带的宽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用此最佳值,近端串扰峰值衰减要比没有防护带时多9dB,远端串扰峰值衰减多7dB;使用增加宽度的防护带抑制非平行微带线间串扰同样有效;防护带上密布的接地孔间距必须满足一个临界条件;而接地孔半径的变化对串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分电路减小PCB上串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印刷电路板(PCB)上总线串扰的微分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RC微分电路来减小传输线间串扰的方法.即在分析串扰抵消原理的基础上,在传输线终端利用RC微分电路对干扰线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微分,获得与受扰线上的远端串扰信号幅度相近、相位相反的微分信号;然后用微分信号抵消受扰线上的串扰信号,从而减小串扰.同时给出了串扰抵消微分电路中参数取值的近似计算公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使串扰峰值衰减10 dB以上,与传统的从物理结构角度来减小串扰的方法相比,串扰减小的效果明显改善,且电路易于实现,代价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方便快速地评估和选择一种用于ITER( International Thera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软X 射线诊断的信号远传雷莫连接器,基于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建立了雷莫公司一款连接器( 插座ECG. 3B. 332. CLV 和插头FGG. 3B. 332. CLAD12) 的三维模型。仿真并分析了此款雷莫连接器的传输延时、散射参数( Scatter 参数) 、针芯拐角值及串扰等参数对传输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并与频谱分析仪等设备对连接器的传输信号串扰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连接器的工作频带内,插入损耗不低于- 0. 5 dB,针芯的拐角值对应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均与频率存在指数关系,串扰幅值与频率具有二次函数关系。仿真结果与串扰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后续等离子体诊断环境中其他诊断信号连接器也可通过此仿真方法进行测试和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5.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个次用户存在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的频谱接入问题,提出了基于Dueling DQN(dueling deep Q-network)的分布式动态频谱接入方法.该方法通过与环境交互学习实现在次用户不掌握系统信道先验信息条件下动态获得最佳频谱接入策略,并以次用户碰撞次数以及成功接入信道次数分析比较所提出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保护主用户不受干扰、满足多异质用户QoS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次用户间碰撞次数,提高次用户成功接入信道次数,相比随机接入与短视策略(myopic policy)频谱接入方法,该方法的碰撞次数分别降低60%和90%,其成功接入性能分别提高30%和50%.  相似文献   

6.
针对印刷电路板(PCB) 上高速信号线与电源线间的串扰问题,提出了运用简洁的RC 低通滤波网络减小互连线间串扰的方法.在分析串扰抵消原理的基础上,对传输电源信号的互连线终端串接一阶RC 低通滤波电路网络,对来自于干扰线上的串扰信号进行滤波,从而减小串扰来保证电源信号的稳定;通过理论分析,给出滤波电路中 RC 取值的近似计算公式.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在频率低于660MHz 时,可使串扰减少10dB 以上;当频率范围为660M ~ 1. 22GHz 时,串扰减少6-10dB;当频率范围为1. 23G-3G 时,串扰减少2-6dB.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通过使用物理结构减小串扰的方法相比,串扰减小的效果比较明显,且电路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串扰延时查找表的静态时序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由芯片版图提取出串扰线仿真电路,然后采用批处理仿真方式得到串扰延时库.之后采用串扰延时分析算法,通过算法自动计算出跳变时间差和负载,处理多攻击线等,最终基于串扰延时库的查找表法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精确的串扰延时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串扰延时查找表的静态时序分析方法所留裕量在7.24%~37.70%之间,为业界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备份路由选取,不仅要考虑路径的不相关性,还应考虑业务恢复的资源需求以及备份资源利用率.针对此问题,在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的融合架构下,确立跨域传输路径可用性与用户对路径可用性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根据匹配结果分别在光域和无线域划分出2种约束情形,并由此构建用于备份路径选取的条件约束模型,依据此模型选择性预留备份带宽.以提高异构网络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将带宽资源划分为工作带宽、备份带宽及空闲带宽,在共享备份原则下,通过渐进优化的方式,按照备份带宽、空闲带宽的先后顺序,完成对工作路径的保护,从而以尽可能少的空闲带宽消耗来保障节点间的连接可用性.数值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有效提高了网络故障恢复率和备份资源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当前多图像加密机制存在串扰效应以及密文失真等难题,提出了混沌掩码融合频谱分割拼接的多图像并行加密机制。引入频谱切割拼接技术,将多个明文压缩成一个混合频谱图像,以压缩数据量,提高运行效率。设计率失真控制优化技术,嵌入到频谱切割拼接机制中,优化失真值,控制图像压缩,减少失真度;再利用2D Logistic混沌映射对混合频谱进行置乱;结合混沌相位掩码,构造混沌变换函数,对置乱频谱进行双重加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加密机制高度安全;密文频谱分布均匀,且具有优异的加密质量与强烈的密钥敏感性能,密文与明文间的均方误差非常高,而信噪比很低;且密文解密质量优异,有效消除了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0.
高速电路设计中通常采用保护线来减小平行微带线间的噪声干扰,不恰当的防护线端接方式使其变成新的噪声源会增加微带线间的串扰。本文从带防护线的微带线的等效模型出发,研究了防护线不同端接方式对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利用ADS软件在开路、短路、匹配和接地四种端接方式下防护线对干扰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终端短路的防护布线可以在频段800MHz以下有较好的抗串扰性能;在1GHz以上频段可以采用接地孔连接到地的防护线,孔间距要满足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