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2年,中国代表团访问中亚五国期间,每天都签署、发表一个建交公报。1月4日那天,甚至发表了两个公报。  相似文献   

2.
从科技合作的现实基础、科技优势比较、科技合作成果、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加强合作的对策建议5个方面,全面探讨了我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中亚五国日益增强的传统能源枯竭危机感,以及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安全隐患,大型火电污染大气环境、浪费土地和淡水资源,边远地区输电代价高昂,输变电安全问题、电能损耗和调峰问题使电网运行成本不断攀升等,结合中亚五国地广人稀和游牧人口众多的特点,发展与其资源供应结构、环境容量空间和资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分散式清洁能源成为优化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亚五国的经济环境和对外经贸交往的特点,河南省根据自身省情可以以大开发为背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该地区发展经贸合作,在劳务、旅游贸易、农业、油气开发、经济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开展和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5.
邓浩  李天毅 《世界知识》2022,(10):28-29
4月22日,“俄罗斯+中亚”第五次外长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五个中亚国家外长共同强调在阿富汗问题上开展合作,以防止恐怖极端势力向中亚蔓延,共同努力确保中亚和平稳定。与会各方也同意加强粮食、网络、生物安全、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上海五国主要是指中、俄、哈、吉、塔 ,由于五国元首首次会晤是在上海举行 ,所以这一合作进程被称为“上海五国”机制。“上海五国”机制的产生与发展是五国面临的内部、地区、国际形势推动的结果。它最初是由五国加强边境地区的信任和裁军开始的。几年来 ,“上海五国”机制通过五国元首每年一次会晤及不同层次和方面的谈判 ,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事务上的共识等方面不断取得成就 ,为在冷战后摈弃冷战思维 ,探索新型的国家关系、安全观、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而且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现状,及高校作为社会文化和时代文明的窗口、科技工作者聚集地,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结合新疆师范大学推行"中亚研究战略"实施方案及新疆高校与中亚五国开展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疆高校与中亚五国开展科技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08,(2):59-59
2007年12月24日.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15周年纪念画册》发行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出席并致辞。  相似文献   

9.
中亚五国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中国与中亚五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合作有较强的意愿.各方希望通过新能源低碳经济模式的运行,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合作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因此,如何确立中国与中亚各国在新能源合作的原则和基本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路径有实施"贸易投资"+"新能...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中亚国家为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合作机制而进行了不懈努力。通过构建中亚军事安全合作复合体、经济安全合作圈层结构,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合作,使中亚地区的安全格局明显改观。但从长远看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中亚国家和人民来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1.
赵萌 《世界知识》2023,(11):58-59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西安举行。习近平主席主持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总统应邀与会。这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此次峰会将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开启双方合作新阶段。中国和中亚国家元首同意,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下次峰会将于2025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相似文献   

12.
许涛 《世界知识》2020,(1):46-47
2019年11月29日,被称作“中亚峰会”的中亚五国领导人会晤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这是2018年3月1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今改称“努尔苏丹”)举行的首届中亚五国领导人会晤的后续进程。本届中亚峰会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上次会晤的议题,而且各国领导人还通过《联合声明》和各自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地区内安全、经贸、交通、人文等领域合作的具体倡议,完成了一些理念上的重要升级,预示中亚各国协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陈晔 《科技与经济》2020,33(2):106-110
基于2001—2017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核心因素,并引入贸易非效率模型进一步探究贸易非效率因素,找出贸易阻力。研究表明,经济规模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的促进因素,人口规模和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的抑制作用明显;贸易非效率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干扰大,关税、区域贸易协定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是贸易非效率的主要构成因素,影响了贸易潜力的发挥。据此,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晓天 《世界知识》2010,(20):40-41
<正>苏联时期的不合理开发留下矛盾和隐患。与其说中亚地区缺乏水资源,倒不如说中亚国家间缺少统一的协调机制,缺少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2000、2010和2018年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IS技术支持,利用归一化差异不透水面指数(NDII)法提取中亚5国首都大城市的地表不透水面,计算并研究分析城市的扩张强度、扩张速率以及城市空间紧凑性.研究结果表明:1)扩张强度最大的城市是努尔苏丹,为8.75%,最小的是比什凯克,为1.02%;努尔苏丹、塔什干和阿什哈巴德这3个首都城市为减速型扩张类型,比什凯克和杜尚别城市为加速型扩张类型.2) 从空间扩张来看,努尔苏丹呈现紧凑型扩张,比什凯克、塔什干和杜尚别城市空间呈现先松散后紧凑的扩张特征,阿什哈巴德城市空间发展呈现先紧凑后维持稳定的特征.3) 城市重心轨迹演变分析表明,努尔苏丹、比什凯克和杜尚别18 a间城市重心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塔什干和阿什哈巴德城市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4) 从城市扩张与人口和经济因素特征分析表明,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中亚5国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