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禹城市地热田被齐河-广饶断裂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地区位于临邑凹陷(Ⅴ级),南部地区位于阳谷-齐河凸起(Ⅴ级)中,面积为990km2。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禹城市地热田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禹城市地热田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在凹陷区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纪明化镇组下段、馆陶组、古近纪东营组地层;隆起区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纪馆陶组及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纪地层。该区的地温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大,成因主要为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2.
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及地热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和赋存的背景、条件、规律及特征,并进行了地下热水的分区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勘探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物探及地热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和赋存的背景、条件、规律及特征,并进行了地下热水的分区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勘探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区域成矿条件本溪欢喜岭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块、太子河古凹陷东部,属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二巨型隆起带交汇的中部。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差距也不断扩大。运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得出总体差距以及三大区域间差距和县域间差距明显。导致区域差距的原因复杂多样.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发展策略是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和中心城市规模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也很大。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九龙煤矿点处于龙潭组向吴家坪组相变过渡区。指出了龙潭组-吴家坪组在区域上的岩组、厚度、相变区特征。 相似文献
7.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从老至新分别有泥盆系中统独山组(D2d)、上统望城坡组(D3w)、尧梭组(D3y)、革老河组(D3gl):石炭系下统汤粑沟组(C1t)、祥摆组(C1x)、旧司组(C1j)、上司组(C1s)、摆佐组(C1b)、上统黄龙组(C2h)、马平组(C2m);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柄霞组(P1q)、茅口组(P1m):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及第四系(Q).各组岩性特征详见下表(表1):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原市位于汾渭地堑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文章对太原市热矿水分布状况、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太原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减少风险提供了水文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作为具有经济先发优势的省份,浙江在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提升立法理念,创新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在地方立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实现了从立法数量的扩张到立法质量提升的重大转折。文章通过对浙江改革开放30年立法工作的梳理,提炼出浙江30年来立法变迁的进程及特点,揭示出其内在价值:“法制统一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相结合”两大主题特征;“特色”、“先行”两大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近10年的实地采集,结合相关文献查阅,总结出浙江海域鱼类共734种,分属于3个纲、42目、220科、488个属。本文在重点分析了浙江海域鱼类水平分布区系特点,并根据资源特征,将其划分为记录种、罕见种、少见种、习见种及优势种,并对习见种及优势种进行了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维强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17-120
在小说创作日趋先锋化、诗歌创作越来越纯的时候,我们的文学阅读进入了散文时代.2000年浙江作家散文创作的成绩是丰硕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既可为浙江省散文创作保存一份重要的资料,也可于此见出浙江散文创作的优势与或显在或潜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首次对浙江沿海的11种端足类(分属3亚目,8科)作了研究,对各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15.
首次对浙江沿海的11种端足类(分属3亚目,8科)作了研究,对各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界线形成的地理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对中国省界线形成的地理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分界线的形成是自然,政治,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分析在某些因素影响下省界线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沙坪铅锌矿深部钨钼资源远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沙坪铅锌矿是湖南省内最大的铅锌开采矿山和铅锌原料生产基地.矿区已经探明或控制的铅锌矿体五百余个,查明的铅锌矿资源达200万吨.现在又在开采铅锌矿的开拓系统深部、成矿小岩体的周围,发现了具较大规模的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文章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机制及成矿模式,对黄沙坪铅锌矿深部钨钼资源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最新的矿床学研究成果,综合矿山深部开拓工程对矿床深部矿体及矿床地质特征解剖的信息,认为黄沙坪铅锌矿深部具有寻找大型以上规模的钨钼资源的远景,并对其钨钼资源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夹皮沟主剪切带基本地质特征及资源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皮沟主剪切带位于太古宙中朝古陆板块与元古宙蒙古海板块之间的缝合线上,受北西向的富尔河—古洞河岩石圈断裂带控制。金矿床多数产在主剪切带中,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多为深熔花岗岩浆产物,容矿构造往往为韧性剪切带或脆性构造破碎带内的片理化带。金矿床为少硫化物石英脉型。该带具有优异的成矿条件,是吉林省金矿主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其构成要素及运行环境按照一定的方式实现状态之间的不断转移,表征出一定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在分析区域支撑能力与区域压力之间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演进模型.并通过耦合度的大小,划分了区域发展耦合演进阶段.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05年江苏省区域支撑能力与压力水平均呈上升态势;江苏省区域支撑能力和区域压力的演进速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区域支撑能力的演进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而区域压力子系统的演进速度则呈逐年快速上升的态势;在选取的研究时段内,江苏省区域发展的耦合度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由1990年的22.37°增长到了2005年的76.05°,根据区域发展耦合演进阶段的划分,江苏省区域发展的耦合状态经历了由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过度到区域不可持续发展阶段,如不加以控制可能进入极限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教育、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状况令人担忧。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但对于浙江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较少。文章对此进行更深入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做出科学决策和纳入实施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