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小波变换对含有瞬态干扰的弧焊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在某些尺度下,瞬态信号特征得以明显增强,用简单的阀值比较就可以有效地检测并消除瞬态干扰.然后对消噪后的信号利用PSD对其估计一段时间内弧焊电信号功率与频率的关系,从而得到可以反映焊接过程稳定性的信号统计特征.最后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此上两种方法的结合在提取弧焊特征信号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变换域分布的码分多址复用系统干扰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时频分布能同时分析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特点,针对CDMA Overlay通信系统中时变窄带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广义的时域分布-时变域分布,利用接收信号的时变换域分布获得干扰的瞬时频率,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时变滤波器对干扰进行抑制,在干扰为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调频信号时,对时变干扰抑制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中的时变窄带干扰。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通道信号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模型的极端欠定问题,提出利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将单通道混合信号分解成多个瞬时频率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的形式,构建新的观测矩阵,再通过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CA)实现信号的盲源分离。仿真实验和实验室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抑制宽频和瞬态干扰,有效地将淹没于噪声中的目标信号提取出来。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在飞机发动机噪声干扰下有效地提取背景声舱音信号,证明该方法在舱音信号处理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轴承声信号易受环境噪声干扰,导致声学诊断结果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共振稀疏分解与小波降噪选取核心冲击子带、对信号进行二次降噪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共振稀疏分解算法对原始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取信号瞬态冲击成分;然后通过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分解,依据各子带信号峭度值选取核心冲击子带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并重构;最终通过包络谱分析确定轴承故障。故障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增强复杂声场环境下轴承声信号的冲击特性,实现针对滚动轴承的声学诊断。  相似文献   

5.
针对宽带多线性调频信号波达方向(DOA)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Wigner变换(RWT)和多重信号分解(MusIc)的信号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RWT在多目标环境下能够有效抑制交叉项干扰和噪声,具有很好的时频汇聚性特点,通过峰值搜索提取信号的初始频率和调频斜率;然后将信号阵列的时变方向矩阵...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用常数边界条件建立的瞬态热传导问题的特征正交分解(POD)降阶模态,对时变边界条件进行瞬态热传导降阶分析的方法,可对未知时刻的温度场进行内插和外插预测分析.首先,对常数边界瞬态热传导问题,在实验、经验或有限单元法等数值方法结果的基础上,取一些时刻的解构成瞬像矩阵,并对该矩阵进行特征正交分解以求得POD模态;其次,通过特征值误差分析,确定降阶分析模态,并用其对随时间变化的边界条件进行瞬态热传导计算分析.本文的特点是,当边界条件时变时,不需要重新计算POD模态,而且可以用很少的模态捕捉全阶模型高达99%的能量.实例表明,本文所述方法正确有效,同样的POD模态能准确预测和拟合求解域不变但边界条件以各种不同方式光滑时变时的瞬态传热问题,在气动热力学等需实时控制或快速计算的问题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准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Boost式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器(ZCS—QRCs)为例,论述了准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基于电路拓扑的简化分析技术建立了非线性动态电路模型,并对其电压转换比在不同负载下与开关频率的关系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要在不同负载和不同输入电压下得到符合要求的输出电压,需采用全波模式下的脉冲频率调制策略.另外,对输出电压的阶跃响应曲线进行仿真分析,该模型易于利用MATLAB软件仿真,结果具有大信号瞬态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时变参数AR模型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平稳信号的时变参数AR模型分析方法-局域波分解及其时变参数AR模型。该方法先用局域波分解方法把待处理信号分解成有限个基本模型分量,再对分解得到的基本模式分量建立时变参数AR模型,从而得出时频平面上的时变参数AR模型谱。它扩大了传统的时变参数模型法的应用范围,可用于复杂的非平稳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的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会对开关及其周围设备产生严重的干扰。针对这一工程问题,给出了VFTO辐射干扰的场-路-波协同仿真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首先用准静态电磁场分析方法提取了GIS的等效电路,结合开关电弧的时变电阻模型,应用宽带电路方法得到VFTO的等效时变电压源,最后利用时域瞬态全波方法仿真了VFTO在空间内的电磁场干扰。该方法对于高压开关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产生源机制常用分解方法,针对实验分解方法干扰多、实验量大的特点,该文提出基于小波分解的互相关和基于DPOAE时域能量分布的窗宽选择算法进行时域分解.通过强化不同成分分界点,加窗提取相位特征不同的信号成分.结果与实验方法进行对比,表明算法实现了DPOAE的准确分解,其效果与实验加最佳抑制声时结果相似,同时避免了干扰、减少了实验量.该方法为DPOAE产生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方便、准确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无线通信过程中,采用传统超窄带滤波方法很难获取较宽且没有被干扰的频带,有效信号在频域中会出现裂口,导致大量数据丢失,造成人为干扰。提出一种新的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方法,依据幅值、斜率以及带宽对干扰源位置与数量进行判定,为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提供可靠依据。将干扰数据与有效数据投影至不同空间,分别对其进行超窄带滤波处理,通过数据特征值子空间滤波法,获取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的回波数据,实现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完成无线通信信号超窄带滤波方法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滤除无线通信信号中的超窄带干扰,能保留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光伏阵列电气工作参数包含复杂的暂态过程及工频干扰噪声严重影响故障诊断模型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功率点的稳态时间序列预处理方法.首先,以自动过滤数据中的暂态过程和干扰噪声,获取连续的稳态时间序列电气特征数据,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参数;然后,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深度网络模型,以实现对光伏阵列常见故障的检测及分类;最后,在一个小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Simulink仿真模型上,进行故障模拟及仿真,以验证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泛化性能,并且优于常规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3.
受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和时变环境条件的影响,光伏阵列的电气工作参数包含了复杂的暂态过程以及工频干扰噪声,严重影响了故障特征质量以及诊断算法性能。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功率点(MPP)的稳态时间序列预处理方法,以自动过滤数据中的暂态过程和干扰噪声,获取连续的稳态时间序列电气特征数据,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参数;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深度网络模型,以实现对光伏阵列常见故障的检测及分类;最后,在一个小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Simulink仿真模型上,进行故障模拟及仿真以验证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泛化性能,并且优于常规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  相似文献   

14.
车载网络拓扑结构容易受到瞬态时变干扰。为了保证信号的完整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实信号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方法。此方法利用实信号频谱对称特征,将信道进行对称划分,然后在多相处理前端进行比现有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结构高2倍的抽取处理,进一步降低了后续处理的数据速率,最后对复指数调制部分进行的优化处理使该结构的硬件实现效率更高。此方法在和现有方法达到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复杂度,提高了车载网络中实时信号处理的能力,在通信接收机以及各种子带分离系统中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自适应滤波和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解滤波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非平稳信号的多尺度分解下自适应滤波器组的构建模型和滤波方法.将小波变换分离出来的噪声成分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通过自适应滤波器组,能实现多种噪声成分的自适应滤波.通过模型验证和工程实例的应用,该方法能实现非平稳信号在同频段对噪声成分和有用信号的最佳估计.通过自适应滤波器组,能同时实现对多种噪声成分的最佳滤波,具有优良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从无线链路干扰的角度为802.11s定义的无线Mesh网络提出一种信道分配策略.首先在现有无线干扰模型和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研究无线干扰对无线Mesh网络性能的影响;然后根据仿真结论提出无线链路干扰模型,同时利用无线Mesh网络流量呈现树状拓扑汇聚的特点对网络拓扑进行有序分解,从而划分出多跳链路干扰和单跳并行链路干扰;最后提出的802.11s信道分配策略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循环交叉分配信道的方法尽量减少或消除无线多跳链路干扰.  相似文献   

17.
黄文东  李陶深 《广西科学》2017,24(3):274-278
【目的】为了改善基于Delaunay结构的无线Mesh骨干网络拓扑复杂度、通信链路角度以及全向通讯时信号干扰严重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定向通信机制的节点链路角度最优化拓扑控制算法。【方法】该算法通过优化节点通信链路角度,使其相对最大,降低网络拓扑复杂度,并采用定向通讯机制降低通讯链路之间信号干扰。【结果】在满足约束条件下,该拓扑优化控制算法不但使节点链路之间角度控制在相对最大范围,减小了定向通讯时信道的干扰,同时也改善了无线Mesh网络(WMN)的丢包率、延迟、吞吐量等性能。【结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控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航空无线电导航服务频段附近的脉冲干扰影响接收机工作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GNSS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STFRFT(short tim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的脉冲干扰抑制方法。首先确定接收信号的最佳旋转阶次,再对信号进行STFRFT,通过坐标旋转得到时频面的二维分布,在最佳阶次下采用自适应时变滤波器实现对干扰和信号的分离,进而抑制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和几种传统方法相比,基于STFRFT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剔除干扰效果最好,在抑制脉冲干扰的同时保留了更多有用信号。结合STFRFT技术和自适应时变滤波技术提高了抑制脉冲干扰的能力,可为航空无线电导航服务的脉冲抗干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解决ZigBee/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2种设备的信号同频干扰问题,采用信道调度算法存在频谱资源利用率低、通信效率低等问题,量化分析了两者信号冲突成因,并提出了基于直接序列扩频再线性调频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自适应抗干扰方法(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DSSS-LFM-FRFT)。该方法将传统的ZigBee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进行改进,当系统检测到信号干扰时,在接收机解扩之前进行干扰抑制,通过线性调频再扩频技术展宽ZigBee信道信号频谱,接收机前端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滤除掉干扰信号之后再进行分数阶傅里叶逆变换,通过解扩还原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DSSS比较,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降低了误码率,实现了ZigBee/RFID共存时高效率通信,提高了无线网络频谱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the space-time anti-jamming method is widely applied because it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pure airspace and pure temporal anti-jamming methods.However,its application is limited by it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and it cannot suppress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that i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navigation signal.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propose improved frequency filter to filter the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from the desired signal direction in advance,meanwhile,an improved variable step Least Mean Square(LMS)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mplete the space-time array weights with fast iteration,thereby reducing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the anti-jamming cap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d its complexity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