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维克  戚向敏 《科技信息》2011,(31):428-429
目的:探讨TGF-β1在口腔扁平苔藓、鳞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口腔扁平苔藓的癌变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并用半定量评估法定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结果:30例口腔扁平苔藓主要呈弱阳性表达,固有层淋巴细胞呈散在阳性;30例口腔鳞癌中13例呈阴性表达,其余多呈弱阳性,二者均与正常口腔黏膜强阳性相比表达明显下调(P<0.05)。但部分口腔癌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癌的纤维间质中。结论:TGF-β1表达下调激活淋巴细胞导致口腔黏膜局部免疫功能紊乱是引起扁平苔藓发病的重要因素。TGF-β1表达的量和分布的变化促进口腔鳞癌的生长与侵袭,且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仪器亦有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无创伤、微型化和智能化的医疗器械已成为国内外学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各种无创检测设备的问世,标志着生物医学仪器的发展水平,同样也倍受广大患的青睐.本科研组在长期研究无创伤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将激光多普勒血流参数、脉搏血氧和脑血氧饱和度的检测集成于一个系统中.其中的关键是:完成了多功能传感探头的设计,此探头可以根据需要准确地调节光源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能够组成血流检测传感器、脉搏血氧和脑血氧检测传感器等,为医学与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明确提出了脑血氧饱和度的实用算法;优化了激光多普勒血流参数的DSP(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即功率谱估算方法;以及尽量采用新型元器件,如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达林顿光敏三极管作为信号接收器等.本较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测量原理和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电针仪作用下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胰岛素口腔黏膜渗透性的影响.测定在使用电针仪前后不同吸收促进剂对胰岛素透过家兔口腔黏膜的渗透系数及血糖降低情况.加入吸收促进剂可以增加胰岛素透过口腔黏膜的渗透作用,使用电针仪后渗透作用显著提高.电针仪可协助吸收促进剂提高胰岛素口腔黏膜吸收.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实用性强的三波长近红外脑功能光学成像系统,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开展了基于言语性n-back作业范式的工作记忆研究,监测了前额叶(PFC)的激活状况,分析了被试行为表现数据(响应时间和正确率),考察了被试行为表现及PFC激活脑区的工作记忆负荷效应,探讨了较高记忆负荷条件下被试PFC激活量与行为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测量血氧参数的变化,运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方法可以实时监测脑皮层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贾群 《科技信息》2013,(2):65+68-65,68
本文通过分析构建气化炉温度软测量模型的方法,并针对水煤浆煤气化工艺流程提出采用软测量模型监测气化炉温度的基本思路,通过工业现场的数据构建有效的软测量模型可以实现对气化炉温度的监测,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为生产提供控制决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凯  梁波  高昕星  袁峰 《科技资讯》2023,(21):124-128
研制了一种多参数监测智能轴承。该智能轴承对轴承实际工况中的振动加速度、转速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测量数据传递给云端数据管控平台,实现对轴承运转状态的监控与故障预警,重点研究了轴承振动加速度的测量方式,通过对轴承工况下振动特性的研究与轴承内部结构的分析,选择采用三轴振动加速度计作为研究基础进行测量;通过对轴承内圈结构的改造,采用霍尔传感器与磁编码体相结合的方式测量轴承转速;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轴承内圈的温度。通过将该智能轴承与传统轴承座监测系统的对比,可知研发的智能轴承性能相较于传统轴承监测系统有显著的提升,其中振动加速度的监测信号幅值达到了传统轴承监测系统的3倍以上,能更好地判断轴承的运转状态,具有优秀的故障预测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5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总结了护理体会,着重对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术后伤口出血情况,气管切开护理,咽部水肿,饮食及口腔清洁,并发症观察护理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术前,术后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的监测,总结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光学脑成像包括近红外光谱及漫射相关谱,前者探测大脑皮层的血氧代谢水平,而后者测量皮层的脑血流.皮层血氧代谢和血流是不同的两类血液动力学参量,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大脑的神经活动强度. 本研究利用多模态光学脑成像测量了人脑前额叶的静息态功能连接. 10个正常成年人参加了实验测量,分别用近红外光谱和漫射相关谱在前额叶的相同位置记录了大脑8分钟的自发波动信号,测量覆盖区域包括左侧额下皮层及左背外侧前额叶. 低频段血氧代谢信号(包括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及总血红蛋白浓度)用来揭示基于血氧信号的静息态功能连接,而相同频段的脑血流信号用来确定基于脑血流的静息态功能连接. 两类血液动力学参量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均揭示:背外侧前额叶区域内的连接大于背外侧前额叶与额下皮层之间的区域间连接,显示相邻的背外侧前额叶和额下皮层是不同的功能区域. 此外定量比较基于两类血液动力学参量的功能连接发现,基于血氧代谢的连接有更大的连接强度,表明在同一个功能区内,静息时血氧代谢信号的时间同步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PTEN和FHI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VIEN、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口腔鳞癌中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中FHIT、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中PTEN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口腔鳞癌中24.2%(15/62)表现为PTEN蛋白表达的缺乏或减少;而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也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口腔鳞癌中17.7%(11/62)表现为FHIT蛋白表达缺乏或减少。结论:PTEN、FHIT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人体血氧的实时便携性监测,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便携式低功耗血氧检测装置。STM3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及数据处理单元,MAX30101血氧传感芯片为数据采集传感芯片。STM32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控制MAX30101传感器、OLED显示电路、蓝牙传输电路以及USB调试电路,对人体血氧浓度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验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为智能移动医疗领域提供了一种血氧检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P53和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正常口腔粘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其在口腔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2例口腔粘膜、口腔白五和口腔鳞癌中P^53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蛋白在白斑的表达率为52%,在口腔鳞癌的表达率为63%,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和肿瘤分级的增加,P^53蛋白和PCNA的蛋性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P^53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传输线发生纳秒级方波脉冲,设计了一种用来模拟核电磁脉冲在电路中激励的干扰信号的纳秒脉冲信号源,进行抗EMP试验。脉冲源由直流高压源、触发控制电路和脉冲形成电路三部分组成。试验中脉冲测量系统设计应注意阻抗匹配,电缆影响,抗干扰等问题。在负载不匹配情况下工作时信号具有较大波动且传送效率降低;负载匹配时,优化后的系统所获得的方波信号前沿1.4ns,脉冲宽度为50.6ns。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运用"受激拉曼绝热通道"技术制备在多个中间态的∧系统中多个末态相干叠加的方案.如果保证泵浦脉冲和斯托克斯脉冲的顺序与普通STIRAP技术中的一致,则通过控制斯托克斯脉冲和泵浦脉冲强度可实现多能级系统的任意叠加态.同时这种方法我们给出了用氖原子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基于无线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系统包括PVDF脉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蓝牙无线传输模块和上位机数据接收显示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将数据通过蓝牙无线发送到由J2ME语言编程的手机中,接收到的脉搏信号可在手机上显示波形,并可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实现远程监护.  相似文献   

15.
小熊猫的舌粘膜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构成,无粘膜肌层.舌腹面粘膜平滑,未形成舌乳头.舌背面的粘膜特化为舌乳头.舌乳头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几种,未见典型的叶状乳头.味腺仅分布于轮廓乳头和舌根部位,主要由粘液性腺泡组成.硬腭粘膜形成光滑的弓形腭褶.软腭和口腔底部粘膜的固有层内有发达的腺体,几乎全是粘液性腺泡.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脉搏传感器只能获得单点脉搏信号,为获取多点脉搏信号,采用脉搏图像传感器采集脉搏动态图像.在对脉搏动态图像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相关法获取脉搏信号,通过定量深度变化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相关法可以获得良好的脉搏信号,实现对切脉皮肤表面多点脉搏信号的获取,为获取更全面的脉象信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勐  湛月  袁柳  李浩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6):11220-11225
脉象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脉搏信号的微小变化反映出人体各个部位的健康状况,并预测潜在疾病隐患。设计和研究一种中医脉诊机器人,通过穿插式的导轨交错设计,实现在紧凑空间内的多自由度、多末端协同控制,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寸、关、尺三点位同步脉象测量。初步的实验验证中,提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提取脉诊信号与季节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多种典型特征,并通过交叉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将季节数据进行了显著分类。脉诊机器人系统有助于脉象分类精准化、诊断建议个性化和诊疗方法透明化。  相似文献   

18.
站内应答式脉冲轨道电路是一种为非集中联锁车站到发线能动态反映列车占用情况而研制的。它具有省电、省电缆、设备集中从而大量节省投资的特点,适用我国铁路广大无交流电源地区构成车站行车安全控制设备,以保证行车安全。站内应答式脉冲机道电路的远端只设一个电感线圈,利用钢轨实现脉冲的二次传输,在电路中,采用时分制发送和接收脉冲信号,较好地解决了邻线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9.
超短光脉冲是由多谐波组成的波包,在具有周期螺旋结构的液晶中,由于偏振光的色散特性,脉冲的两个偏振态的波包群速不同,当光脉冲通过液晶时,两个相互垂直偏振分量相对延迟,根据脉冲宽度和液晶参数,计算两个波包分离所需的样品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