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科普剧的产生实现了科学与艺术诗意般的融合,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觉得"科技有意思"。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发展的科普剧创作表演的馆校合作模式,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科普剧在广州市中小学校的推广实践。1科普剧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普剧是通过戏剧的艺术形式,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以实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琼  王芳  王艳平  程平  何婧 《科技信息》2013,(25):19-19,65
为了进一步营造加快推动自主创新、参与科技活动和科普惠农、感受科技创新成果、支持与参与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树立科学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大科技期刊为基层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力度,开展面向基层开展赠阅活动,扩大科技期刊宣传阵地,引导农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活动以"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为宗旨,"科技民生"为重点,利用科技期刊传播信息的作用与功能,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种田技能,为建设创新型新疆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传播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传播路径和方式。以"科普天津"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了新媒体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即时传达,受众范围广;便捷易读,科学传播化整为零;互动广泛,效果可持续;内容丰富,传播精准化的优势。从未来科普工作的发展来看,新媒体具有优化科普内容,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吸引科普人才,提高平台编创水平;促进媒体融合,建立科普传播立体模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两翼理论”是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理论的完善,是适应新时代创新发展要求、解决新时代发展问题的方案。文章在梳理“两翼理论”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对科普创作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指导下的科技前沿与科普创作互促融合“一体两翼”机制,并提出加强科普创作人才培养、营造人才发展生态环境,面向科技前沿创作、不断增强公众获得感,促进科技前沿与科普创作深度融合发展,以高质量科普作品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促进公民科学素养全面提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期关键词     
《今日科技》2012,(5):1-1
2012浙江科技(科普)活动周2012年浙江省科技(科普)活动周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题,突出"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建设,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动特色,全省组织开展了200余项形式多样的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免费开放科普场馆、高校院所、科普基地,开展科技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促进科技深入大众、服务大众、惠及大众,营造大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参与科学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吴凤鸣 《太原科技》2010,(11):71-72,75
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为己任的科普期刊应不断创新,不断为它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把好科普期刊的定位关、政治思想关、编辑质量关、出版质量关进行了分析论述,为提升科普期刊办刊整体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23日,中国科协发布"关于聘任第二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通知",公布第二批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名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国科协于2013年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继中国科协在全国学会中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并聘任首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之后,经各全国学会组织推荐,中国科协认真研  相似文献   

8.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农民科学素质偏低。而传统科普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方面已经与时代发展、与农村实际不相适应,科学传播在科学信息传播方面从传统科普的"强制性的教化"转移到"非强制性的感化"中来,科学传播策略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决定于2015年5月16—24日举办主题为"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的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采用科技下乡、科技展览、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科普电影、科普视频、科普讲解、科普摄影、科普乐园、科普游戏、科普节目、公众科学日、科技游园会、科普图书展览、科普产品博览、网络互动科普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  相似文献   

10.
<正>从传统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有反思的科学传播,是广义的科普(科学传播)经历的3个阶段。科普宣传工作渠道主要为电视、广播、平面、网络、移动终端等,电视、广播、平面等传统媒体都是固定的单向传播,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智能手机的迅速升级、微信广泛使用以来,科普传播由固定的单向传播、被动接收,如传统的科普传播,走向双向互动、主动关注、选择接收的模式。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科普  相似文献   

11.
科技馆一直被称为进行"科技的快乐教育"的场所,作为社会公益型科技教育机构,在开展科学科普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需要,科技馆应该积极改变开展科普服务方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化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6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等部门联合在全国层面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以来,各类科普场馆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科普机构逐步建立了校内外科学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进了校外科技活动与校内科学教育有效衔接,以科普场馆为代表的科普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社会非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如何创新和提升科技馆与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以下简称"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模式,包括如何以科技馆为主体和枢纽开展活动,如何持续开发和应用非正规科技教育资源,如何跨部门  相似文献   

13.
张华英  刘建  杨春燕 《科技资讯》2014,(15):231-232
科普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一个交叉环节,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号召下,各地政府通过政策、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推动本地科普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馆的建设。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为例,对如何进行科普场馆的建设与功能定位,大力促进科普场馆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科普基础设施的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中国科普研究所2010年3月20日在北京召开"科学普及与人文精神论坛",科学传播、科普创作、科普教育、科普场馆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 1 科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瀑布流技术和"最美科技"的实践,将科普资讯应用该技术的传播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认为可为科普提供多媒介的动态融合展示;为读者提供"轻量级"的浏览阅读体验;为传播实现沉浸式的移动交互。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为科学普及事业的欣荣发展指明方向,对我们如何传播科普知识、如何发展科普信息化、如何让科普知识惠及每一位公民,令科学技术最终作用于国家创新发展,具有深刻而又深远的意义,也为人民网传播科普知识、进行“科普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引。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日前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该院近年来根据全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新形势,以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为己任,精准策划,不断创新,通过探索新媒体科普、夯实多媒体科普、推进多载体科普,以《今日科技》杂志社(科技舆情分析研究所)、科技传播中心为主力,着力构建全媒体科普宣传矩阵,积极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和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08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5名。1.招收条件科学传播、科技哲学、科学与社会、科技史、科技政策等相关专业、理工科背景并有科学普及工作或研究经验,品学兼  相似文献   

20.
<正>科普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广州市政府把科普工作作为培养创新文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按照"大科普、大网络、新机制"的工作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广泛整合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科学传播,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格局,推动科普工作新突破,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支撑条件。而科普基地更是补充学校教育和进行成人终身教育的最好平台之一,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弥补学校正规教育的不足。经常性参观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