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 ,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会计信息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公允价值的基本属性入手,对在企业债务重组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最为显著,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涵义,确定方法及如何避免成为利润调整的工具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计量和确认》。与现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比较,我国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原则、会计计价基础、会计报告以及会计要素等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在很多方面与国际惯例趋同。但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有以上突破的同时也存在运用上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就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突破及其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正式确立。新会计准则明确了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突出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预测价值。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今后将不只是反映和报告过去,还应有助于预测未来,而连接这一转变的桥梁就是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公允价值的内涵、与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以及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谨慎运用。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属于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它与原有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复函》、《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现探讨如下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与会计的核算方法密不可分,会计核算直接影会计信息质量。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新的准则涉及到了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新的准则在制定方面参考了国际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使新的会计准则在资产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更接近国际惯例。新的准则明确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新的准则实施后也受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准则体系与1日准则相比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就新旧存货准则关于存货计量的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并对差异的原因加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重新制定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引入国际标准的过程,有利于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对我国银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从会计实务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会计准则已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本文着重对《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发生的变化及其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加以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景伟  宋德军 《科技信息》2007,(27):240-24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与旧准则比较,从会计理论到会计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执行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后,将对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丁鸿 《科技信息》2008,(15):294-294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实施,是财政、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作为“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它既是旧有阶段的终点也是跨入新阶段的起点,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趋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两则两制”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财政部即研究制定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旨在使我国的会计实务与国际接轨。从1998年到2002年,财政部共发布了16项企业会计准则。2002年以来,财政部加快了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步伐,同时也加大了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力度。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全面推出了有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有力地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耿冠宇 《科技资讯》2011,(9):165-16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开始实行。公司在会计准则允许的情况下,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通常会进行盈余管理。新准则的颁布,在一定程度规范了公司盈余管理,但同时也为其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发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处理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使中国真正拥有了能够与其他国家沟通的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有突破,对会计人员掌握新的会计政策,顺利实施新旧会计处理的衔接却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我国发布新会计准则,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推广这种计量属性存在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那么公允价值是否应该马上在我国应用和执行,是当下会计争论的一个焦点.不过总体来说,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应对公允价值谨慎运用。  相似文献   

18.
郭学民 《科技信息》2010,(35):399-39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39项新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会计界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新旧会计准则的内容含量跨度很大,新准则引入了很多新理念,企业在实际运用中肯定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或面临的问题做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是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相伴相随、相互促进的。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是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可贵实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而新会计准则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最大,2007年11月,银监会发布了《银监会关于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通知》(银监通200722)。本文结合《通知》及金融机构执行新准则的背景及意义,详细地阐述了金融企业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出金融机构执行新准则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