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迷宫”是博尔赫斯所迷恋的意象,所谓小说创作的迷宫,则更体现在作者塑造的特隆世界的虚假与真实性,这两个类似镜子的完全对称的属性不断的左右读者,拉开读者期待视野的同时又弥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这种增殖、对称与不断变换的创作方式,使小说成为一座形式上的迷宫。这构成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的总体构思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卡尔维诺是西方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卓有建树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这种双重身份使他格外重视对“作者”这一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探讨。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形象地反映了种种有关作者的理念,生动地体现了卡尔维诺独特的作者观。  相似文献   

3.
墨白的小说用一种鲜活灵动的文字和独特的故事结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他的小说摒弃了传统现实主又的叙事方式,虽然选取了现实生活的题材,却弥散着现代主义的阴郁、神秘、焦虑、荒诞、迷惘和绝望的气息.在他的小说中,我们感受到无法逃脱的绝望和宿命,以及在现实和梦境、幻境之间的挣扎.鲜活的文字和阴郁的迷茫美在他的小说中完美结合起来,给日趋沉寂的文坛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中国作家王小波影响颇深。文章以人物塑造为切入点,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域观照王小波小说对卡尔维诺的接受与重构,在作家自我诉求、知识结构以及"投射作用"等因素作用下,王小波的创作体现出受卡尔维诺影响下的启发、认同与接合,更呈现独具个性的再造、重构与偏移。  相似文献   

5.
童话这种文学样式很早就为幻想作家采用。追寻文化之源 ,许多欧洲国家都执着于它自己的神话与传说。而现、当代意大利小说秉承、演绎、融合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 ,并形成其独特的视野。受此影响 ,卡尔维诺在他的《我们的祖先》中 ,在主题、结构、情节等的安排上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童话元素。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对小说艺术形式有着高度的自觉,这种自觉性甚至超越了同代叙事学所能达到的高度。在其作品中,这种自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叙述的讲述与展示;二是独特的第二人称叙事;三是僭述。这些具有实验性质的叙述方式为其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田浩 《世界博览》2014,(23):74-77
《移动迷宫》是继《饥饿游戏》、《分歧者》系列后又一部改编自青少年小说的电影,50名男孩和1名女孩被困于一块林间空地,只有想办法穿过包围他们的移动迷宫,才有可能逃出去。除了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所共有的青少年对抗成人世界、在困境中的合作与冲突、青少年的成长等主题外,《移动迷宫》还有着较为出色的悬念设置和视觉效果,尤其是片中的巨型移动迷宫更是设计巧妙、细节丰富、令人眼前一亮,这要归功于出色的幕后团队和导演韦斯·波尔的丰富视效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所精心营造的文学世界,总观来看是“一座永无出路的迷宫”,这便是他的小说的世界模式,本文从“永劫的流放地,迷失自我的主人公,令人窒息的梦魇气氛”在个方面,这一模式及其特征,成因,内涵诸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加深对卡夫卡小说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潘晓华  潘向华 《科技信息》2010,(35):I0284-I0285
卫慧的小说以其尖锐、混乱、间杂着怪异、叛逆旋风般地席卷文坛。其怪异的美学风格多少让人迷惑:都市繁华世界的华丽想象、另类自由生活的展现、浪漫而又颓废的气氛。本文以欲望为其立足点,通过分析"身体叙事"、"欲望迷宫"、"女性权力话语"这三个角度切入到小说的深层肌理,结合时代的文学生态环境对其创作进行价值审视和精神度量,以期为时代文学的发展提示新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0.
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卡尔维诺在这部小说中熟练地运用各种小说技巧,使得这部小说被称为“小说中的小说”.小说中十部残本小说和十二个章节构成了叙事的两大层次.这十个看似残缺的故事却在整个文本的运作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形式上的残缺并不代表意义上的残缺,尤其是对于体现卡尔维诺的艺术个性和创作用心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论述这十部残篇在整部小说的构造和成形过程中的轴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