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莱布尼茨(一六四六至一七一六)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作为一个科学家,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在数学上,与牛顿各自大体完成了微积分学的建立;在物理学上,比笛卡儿更精确地描述了运动量的守恒与转化定律,在逻辑学上,奠定了数理逻辑的基础;在技术科学上,制造了计算机,改进了采矿技术,等等。但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在世界观上却是一个唯心论者。他创立了德国第一个充满神秘主义的客观唯心论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在其唯心论和神秘主义的外壳中,也包含有辩证法的思想。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与他的科学成就,体现了处在上升时期的欧洲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反映了十七世纪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莱布尼茨的世界观中所包含着的哲学与神学、科学与宗教的调和,在他的微分学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并导致了思想混乱。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统治于理论自然科学中并使教师和学生、作者和读者都同样感到绝望的那种无限混乱的状态,完全可以从已经达到的成果和传统的思维方式之间的这个冲突中得到说明。”(恩格斯:《反杜林论》第20页)因此,本文试图从分析莱布尼茨的客观唯心论世界观入手,剖析莱布尼茨的微分学中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市民资产阶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哲学,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却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为:它一方面构成了从  相似文献   

3.
卢钢君 《奇闻怪事》2010,(7):39-40,43
本文通过对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与恩格斯的《德国革命与反革命》这篇文献相结合,全面了解德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并对出现二重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西藏的企图和为侵略西藏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却在很早以前就已开始了.十七世纪以来,随着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欲望的高涨,对于我国这块世界屋脊上的肥美地方——西藏.自然是垂涎三尺.于是以安夺德(de And-rcde)为首的第一批为侵略势力开路的先锋——披着宗教外衣的教士,便于十七世纪20年代最先来到  相似文献   

5.
第三章马克思关于导函数的论述的重要意义《手稿》的写作年代距现在已经一个世纪了。在这一个世纪中,数学特别是数学分析又有了飞速的发展。如果我们从微积分体系的演变过程来看,那么从微积分的诞生开始直到现在大致可以分成为四个阶段。一、十七世纪后期。微积分作为一门科学在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手上大体宣告完成。这个时期,莱布尼茨的无穷小方法占据统治地位,最早的微积分讲义和公开出版的教科书就是  相似文献   

6.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是17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其博学多识、涉猎广泛,谓之"百科全书式人物"。在数学研究领域,其把微分学和积分学紧密联系起来,并创造了一系列优美数学符号。拟分析莱布尼茨部分数学手稿和相关著述,探赜其数学思想的筚路蓝缕之程,感受数学大师的"思想魅力"和"火热思考",以滋养我们的求真精神和求善心灵,进而体会数学思维的生动性和辩证性。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下简称《宣言》)是标明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宣言》的1872年序言、1883年序言和第一章,运用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大略地说明了全部近代史"[1]452。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历史规律性进行了模范分析。对资产阶级的产生作了历史考察,指出资产阶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以后,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以及"两个不可避免"进行了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主义     
所谓凯恩斯主义,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年至1946年)创立的庸俗经济学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以这一学说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政策体系。它出现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当时资本主义已明显地无法依靠市场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和避免  相似文献   

9.
17世纪末至18世纪在德国兴起的化民族主义是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意识、民族主义思想在化领域的反映,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化民族主义具有注重化淡化政治、强烈的化自卫、自我矛盾、浪漫主义和抽象模糊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由德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政治幼稚和封建主义强大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极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与不可调和,揭露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真实的奴隶地位及其根源;从而,向无产阶级指明了:要徹底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正因为无产阶  相似文献   

11.
自资本主义史上空前未有的过期性的经济危机,于一九三二年渡过它的最尖锐的阶段以来,转瞬已经四个年头了.在最近三年里面,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又循着它的周期性向上发展着.不过在这一时期,却十二分明了地证明了苏联经济制度的优于定归死亡的资本主义.这从下表(引自资产阶级的刊物)就可以明白地看出来:  相似文献   

12.
在理论界早已形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共识”——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特有的东西,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并且只能为资本主义服务。搞“三权分立”就是摘资本主义,就是复辟资本主义、为资产阶级服务,甚至就是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本文反驳了这个“共识”,认为三权分立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是政治运行的规律、原则,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将其运用于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正1.德国全才莱布尼茨是与牛顿齐名的科学家,又是与康德齐名的哲学泰斗,还被誉为亚里士多德之后另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在法学、哲学、物理学、数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过渡可能存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道路,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越来越激化,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形式推翻资产阶级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转变;另一条是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道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引发资本主义自我扬弃,自发地变革不适应新的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渐进却又实质性地向社会主义转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尼采关于民主政治、等级社会和贵族政体的政治思想,剖析了尼采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不满意德国政治状况又全盘否定进步的民主政治,揭露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虚伪性,又论证了等级社会制度,感受到了人民大众的革命力量又害怕人民大众而致力于建构"超人"统治的"贵族政体".这些矛盾归结起来是非理性主义思想方法激进性与解决现实政治问题怀旧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德国实际政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也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从成立开始就同资产阶级有着许多联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一直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分析和阐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历史由中古进入近代。在欧洲,好些国家的近代臾是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同时开始的,而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情况却是如何呢?中国是否也要进行一次象他们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也要象他们那样通过资本主义走上振兴之路呢?历史的道路亟待人们去抉择。 (一) 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起,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  相似文献   

18.
“明朝中后期巳有资本主义萌芽”虽巳作为结论写进教科书,然其论证是缺乏严密的科学性的。囿于这一带公理性的结论,很多历史问题不能完满解释,明清史同近代史难以有机贯通起来,甚而出现了我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落后于资本主义萌芽一整个时代的逻辑矛盾。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国鸦片战争前究竟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 (一)我国的手工作坊不同于欧洲手工工场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出现,是由我国改革开放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最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把中国引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要充分认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旗帜鲜明。必须区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20.
十七世纪后半叶,由牛顿和莱布尼茨二人独立完成的微分学,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指出他们建立的微分学是神秘的微分学并作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微分是作为“扬弃了的”差值,或“消失了的”差值,并且断然写上微分“dx=0”、“dy=0”,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认识微分的正确途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微分是数学领域教育革命中一项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