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雷彦平 《科技信息》2011,(26):259-260
在语法体系中,汉语与英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汉语有量词而英语没有,但是,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量词都是客观存在的,都由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构成。名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名量词、个体名量词、集合名量词和度量衡名量词;动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动量词、计时动量词、频次动量词、工具动量词和同源动量词。汉英量词在名量词和动量词上既有较多的相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泰国留学生阅读有无词边界标记汉语文本的眼动数据说明:对泰国留学生来说,汉语词语比汉字更具有心理现实性,由插入字边界标记不能对阅读产生促进作用,可以推测泰国留学生阅读汉语时信息加工的基本单位是词;在汉语文本中插入词边界标记能大大提高泰国留学生的汉语阅读效率。建议今后对泰汉语初中级教材排版时,改变现有排版方式,在汉语文本中插入词界标。  相似文献   

3.
英语重叠词和汉语联绵词在各自的语言中占有很大的数量,其修辞特点有很强的可比性。从修辞角度对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进行比较,了解和掌握两者在运用中的异同之处,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 汉语是非屈折语,汉语里词的音节短小,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这个特点,造成了大量同形异类现象。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相同,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同形异类现象在上古汉语里更为突出,从其构成特点来看,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不同的词借用同一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即同音词;(2)同一词兼属两类或数类;(3)同一词的固定用法及其活用。其中第二种情形比较复杂。汉语是否有兼类词?兼类词的界限如  相似文献   

5.
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和表意文字的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运用到使役意义和偏正关系的动词诃化的表达上,英语动词中表示使役意义的派生词和单纯词以词化式呈现,汉语则需借助分析型表达法;汉语双音化偏正关系动词常常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呈词化表达法,而英语无双音化倾向,对此只能依赖分析型表达法;英语在表示一些动作性动词的偏正关系意义的时候,多采用词化表达法,而汉语基本上是用短语表示。  相似文献   

6.
兼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特殊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兼类词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词是否兼类,兼类词在汉语中的地位。兼类词是否应该在辞典编撰中得以体现,本文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离合词”是汉语中介于词与短语之间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从语法性质来说,它属于词;它最早出现于宋代,类化作用、认知方式、语体色彩、经济原则等都与离合词的产生和形成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剑川县是大理州白语使用环境较好的一个县,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教学媒介中汉语的广泛使用,对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白语剑川方言的词汇进行调查,在最近10年间,2000个白语基本词中,有107个词语借用了汉语词汇,借用体现在:①原有白语词汇不用而转用汉语借词;②白语中原有汉语借词不用而转用新的汉语借词;③在白语的汉语借词中出现鼻韵尾[n]的词。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是”,在汉民族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并演变着。上古时,汉语“是”只作代词,不作判断词:“是”作主语;“是”作宾语;“是”复指前置宾语。先秦时,有些“是”很像判断词,但仍是代词。“是”作判断词,是在东汉时,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成的,且代替了先秦“……者……也”判断句句型。“是”作判断词后,衍生出一系列修辞作用。汉语“是”的代词、判断词、修辞三作用,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10.
Too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副词。其主要用法有两种:一是作also解,意义上相当于汉语“也”;二是作excessive;more thanenough解,相当于汉语“太”。它在句中既可以单独使用,又能和其他词连用,构成若干句型和词组,表示不同的用法和意义。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蔚 《当代地方科技》2010,(21):169-170
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留学生为对象,英、日语母语者各15名,汉语水平均为初、中级。从汉语水平考试HSK真题库及模拟题库中,随机抽取出30道以形容词为测试点,四选一的选择题并随机编排,编写成的程序,在统一、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英日母语者学习汉语形容词时迁移的共同点主要有:中英、中日同译词均有负迁移作用;不同点主要有:(1)中日同形同义词的正迁移作用;(2)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早期汉语中“遭”类词在语义和语法特征上存在诸多相似性,“遭”类词作为被动标记的词;12来源也具有普遍语言学的意义。早期汉语中存在一组以“被”为代表的“遭”类被动句,但“被”和其他“遭”类词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被”胜出而成为后世汉语的强势被动表达法。  相似文献   

13.
管继梅 《科技信息》2010,(35):J0287-J0288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中表示人称代词的对称词与汉语中的对称词(第二人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日语中表示人称代词的对称词远远多于汉语中的对称词,而把这些对称词译成汉语时却少不了"你"或"您"。  相似文献   

14.
王晓倩 《科技信息》2009,(24):I0121-I0121
本文从词汇构成及发展变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了现代英汉词汇的不同特点:汉语主要以单音节语素构词,英语语素则与音节、词义不对应;双音复合词为现代汉语词汇单位的主体,英语则以多音节词为主;汉语存在大量同素词,英语没有这种词族;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特别注重汉化,英语直接借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具有单音节性,即以单音节音义单位为基础的性质.文章从语素、词类、汉字和汉语的关系三方面论证了这种单音节性.汉语高频语素大多成词,不成词语素特殊条件下也能独用成词,单音节语素是构成汉语语句的基础单位.汉语词类中各类词的基础和核心也都是单音节的.汉字同汉语相适应,为单音节性服务并且对单音节性有维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谐音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的谐音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民俗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语用功能.<红楼梦>中便大量运用了谐音的六大语用功能.但是,谐音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但语言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运用语境和以别的词替代的方式避免误解产生的可能来更好的发挥谐音语用功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明凤 《科技信息》2008,(1):170-170
在汉语词汇系统中,颜色词作为表达色彩概念的语言成分,是一类特殊的词群,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颜色词的研究,主要发掘汉语颜色词的文化意蕴,其中包括汉语颜色词与汉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级观念和哲学思想三个方面,展示出汉民族独具特色的色彩文化。  相似文献   

18.
宗艳艳 《科技信息》2010,(25):104-104,386
汉语和韩国语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韩国语的词汇系统中汉字词占总数的60-70%。但韩汉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发音、语法、词汇等,所以对于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异同的对比研究对于对韩汉语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白国芳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3):100-102,128
动词体现事物的运动、变化等事件过程。运动等事件范畴各基本语义成分在英汉语中的语言体现形式是同中有异。英语中,运动动词常包容方式意义,词化程度很高;运动的路径及方向意义主要由非词化的方式,即由单独的动词附加成分来表达。汉语中,运动动词只对几种基本运动方式做概括区分,详细的方式意义主要由动词的附加修饰成分即状语来体现,词化程度很低;而运动路径及方向信息则常整合在动词中,因此,汉语动词在路径意义上词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英语的word与汉语的字和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我们经常把英语的word翻译成汉语的字或是词。但是英语的word和汉语的字和词是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呢?我们发现,英语的word和汉语的字与词在各自语言系统中的地位、性质、作用和语法功能等都是截然不同的。英语的word既不等同于汉语的字,也不等同于词。事实上,英语的word在汉语中没有确切的对应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