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明 《科技信息》2011,(20):159-159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沉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古代中国以儒家文化为载体,通过儒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影响着周边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尤其是对作为中国邻邦的韩国,更是影响深远。研究中韩各自饮食文化的特点,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中韩两国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开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商代,开封人伊尹创立了中国的烹饪理论。从魏都大梁到北宋东京,随着开封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开封饮食文化也逐渐走向成熟,最终进入鼎盛时期。明清时期,开封饮食文化继续发展,清末,开封菜肴成为豫菜的代表。开封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周边国家甚至全世界,都有着特殊的影响。日本自古以来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颇为深刻,可以说很多的日本料理文化都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一些饮食文化。同时,由于两国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饮食习惯的不同。本文通过在日本生活的切身感受,分析阐述了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这一差异给我们展示了日本文化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在描写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昌盛的饮食文化。从《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果子、包子、冰雪、豆芽菜这四种小吃可以看到宋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宋代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台湾饮食文化与大陆饮食文化倚伏互动 ,关系甚为密切。特别是 1 949年后 ,大陆各大菜系纷纷登上台湾饮食界 ,加上台湾原有的各地乡土小吃 ,造成台湾饮食文化的新景观 ,也再现了中国饮食地图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我国饮食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宋代的饮食文化开始注重饮食营养全面化,开始讲究食品的精细化和艺术化。饮食类别多样,时代特征明显。对宋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对于我们挖掘沉淀在宋代历史长河中的宝贵饮食文化财富,弘扬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丽莎 《科技信息》2010,(7):204-205,214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饮食喜好各有不同。对于日益开放的中国大学校园,学生们熟悉食堂常见菜肴的英译,有利于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宣传中国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及丰富多彩的饮食民俗。中国饮食文化讲究美感,主要体现在烹饪美、就餐环境美、饮食器具美、饮食礼仪美、诗文美、菜名美等。  相似文献   

9.
王荟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74-175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地区以及其他地区饮食文化的考察,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例,阐述了内蒙古饮食文化中的几种特色菜点。在中国饮食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广告、电视等媒体宣传内蒙古的特色饮食文化、如何使当地旅游业和饮食产业有机结合,稳定并快速的打造各具内蒙古饮食特色的餐饮文化品牌,发展内蒙古饮食文化战略等方面,笔者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宋代饮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其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今天,我们应就宋代宫廷御膳、宴会、节日饮食文化等进行探讨,挖掘沉淀在宋代历史长河中的宝贵饮食文化财富,以达到抛砖引玉,推陈出新,创造更好的美味佳品,弘扬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之目的,更好地为繁荣社会经济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餐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中餐菜名的翻译对传播中国饮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翻译模因论这个跨学科新兴理论为基础,探讨中餐菜名英译过程中的规范以及英译策略的异化和归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菜名的日译与饮食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饮食文化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菜名日译时采用直译、音译、注释、意译、借译等五大基本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其文化可译性。事实证明:对菜名这一特殊语言材料进行合理、恰当的翻译研究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3.
马皓玥 《科技信息》2012,(30):190-190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都会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和俄罗斯的饮食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饮"与"食"两方面着手,对中俄两国饮食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中俄两民族在性格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地理等生活环境所造就的,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当然也包括不同的饮食文化。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等饮食文化也产生了严重的地域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的内容以及饮食的特点和要求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环巢湖名菜、名点、名席及风味特产等饮食文化资源的梳理,分析目前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从培育饮食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建设饮食文化博物馆、打造饮食旅游节庆、设计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建设饮食文化地标及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等六个方面对环巢湖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 “巴国布衣”、“皇城老妈”、“龙抄手”和“公馆菜”等处的酒香俗曲还缭绕在蓉城街头 ,远去的学者、宾客已返回至世界各地的不同故乡。一转眼 ,为期 3天的“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研讨会”就这样结束在余兴未尽的“蓉城论道”之中。2 0 0 3年 10月 17日~ 19日由台湾省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府”之地的四川大学举行 ,以“饮食原料溯源”为主 ,辅以“巴蜀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圆桌对话 ,范围涉及考古、生态、社会、历史乃至族群交流等多个方面 ,请来东西方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绚烂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中外交流的一道重要桥梁。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到来,中国饮食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让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了解并感受中国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一项紧要的任务。然而,中国菜肴因其原料和烹法的多样性,以及中文丰富的表现力,菜名构成十分复杂。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中国菜名的英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西藏有着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饮食文化是西藏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以藏餐为代表的西藏饮食文化是研究西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线索,宣传和传播藏餐,对于提高西藏饮食文化知名度,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西藏饮食文化的对外宣传中,藏餐的翻译研究是先行和基础条件,文章对当前西藏饮食文化外宣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对藏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总结,探讨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翻译标准,避免因翻译的问题而产生理解和沟通上的误解,进而提升藏餐和西藏饮食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塑造新时代的西藏形象,推广和宣传西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资源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锅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和最有特色的优势资源之一。将火锅这一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对促进重庆旅游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打造重庆火锅文化旅游需要全方位的深层次挖掘,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南方民族与越南京族吃槟榔的风俗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两国在饮食文化上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