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叶 《科技信息》2009,(26):305-305,304
本文论述了改性乳化沥青的改性剂和乳化剂,着重研究了改性乳化沥青的改性工艺及乳化技术。  相似文献   

2.
匡国  杨艳杰 《科技信息》2007,(12):60-60
对SBR改性乳化沥青和普通乳化沥青、热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SBR改性乳化沥青的自身特性,介绍了SBR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以利减少路面损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寿命路面超薄磨耗层的性能要求,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环保材料作为长寿命路面超薄磨耗层的关键材料.与一般的改性乳化沥青和溶剂型冷拌冷铺沥青相比较,该种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在技术上要求更为严格,通过试验得出了该型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的主要技术标准,并分析了材料选配、生产工艺及各流程需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该种新型的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环保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SXK-1型改性乳化沥青的研制情况。讨论了基质沥青的选择、改性剂的选择、乳化剂的研制等问题。阐述了SXK-1型乳化沥青和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测试、乳化剂对基质沥青性能影响、改性效果评价SXK-1型改性乳化沥青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证明,SXK-1型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稳定、与石料粘附性好、能适应多种石料,基本达到慢裂快凝乳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沥青结合料是影响路面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获得性能优良的沥青结合料,本研究采用CMK-50型乳化剂、JR65型SBR胶乳对70~#基质沥青进行先乳化后改性,制取了SBR改性乳化沥青,并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及储存稳定性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得出:SBR改性乳化沥青具有良好的温感性、黏聚性和储存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中。通过电镜扫描(SEM)对普通硅酸盐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表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水泥掺量的SBR改性乳化沥青浆体具有最佳的密实立体网状结构,形成的混合料强度最佳,从而具有最好的快干效果。  相似文献   

6.
牛家杰 《工程与建设》2010,24(4):541-543
为防止水侵入到基层中,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下封层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下封层的配合比组成材料以及配合比设计,分析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机理,提出改性乳化沥青的施工工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进行推广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将煤油加入阳离子乳液中,与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制备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并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两种改性沥青乳化后的产品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煤油后,可显著改善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和低温性能,并可有效调节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煤油在改性乳化沥青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用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特点,简要概述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作用、材料及用量、工艺原理以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文章提出醋酸乙烯-乙烯(vinyl acetate-ethylene, VAE)水性胶改性乳化沥青;通过改性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剥落率、蒸发残留后的沥青技术指标优选出VAE改性剂的种类为DA-1410胶粉;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 DSR)试验及荧光显微镜试验,测试VAE质量分数(简称“掺量”)对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VAE掺量增加,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三大指标、沥青标准黏度及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剥落率都显著提高;复数剪切模量G*和车辙因子G*/sin δ逐渐增大;当VAE掺量为3%~4%时,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优异,且其固化物颗粒在沥青中均匀分布,形成紧密结合的交联结构,乳化沥青的性能得到改善。研究结果可为拓展冷再生技术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普通乳化沥青在微表处混合料中存在的路用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工艺制备高性能改性乳化沥青.利用延度与软化点指标确定改性剂添加方法及改性剂掺配比例,并以其作为微表处混合料的胶结料.通过湿轮磨耗试验(WTAT)验证其抗水损与耐磨耗性能,通过劈裂试验与高温车辙试验验证其抗裂与抗剪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均明显优于普通乳化沥青,当掺配比例为3.5%SBR与2.5%环氧时,延度和软化点可分别达到400 mm和70 ℃以上.混合料性能试验表明,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制成的微表处混合料与普通微表处混合料相比,在抗水损/耐磨耗、抗裂及抗剪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沥青面层间黏层油的实际效果,选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改性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及石油沥青等4种较常用的黏层油,把沥青面层粘结在一起,模拟沥青面层间的实际状态,通过室内拉拔和车辙试验,以抗车辙能力及粘结力为标准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洒用量为0.2~0.3kg/m^2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和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祁长有 《甘肃科技》2012,28(18):126-128,150
通过采用复配的方式对SBS改性乳化沥青进行了室内试验与生产,选择各种优质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方设计,达到能够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SBS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日照至南阳高速公路河南王楼至兰考段改性乳化沥青同步碎石磨耗层试验段的施工,对同步碎石磨耗层的材料选用、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而得出改性乳化沥青同步碎石磨耗层具有优良路面养护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水泥砂浆强度高,但弹性不足;沥青弹性好,但强度低,且受温度影响大。本论文通过掺入超塑化剂,研制出乳化沥青改性水泥高流态砂浆,并对乳化沥青改性后砂浆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分析了乳化沥青高流态砂浆掺加顺序对工作性能的影响,以期研制出高性能的新型砂浆材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改性乳化沥青磨耗层的功能、材料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进行了大量的施工应用,证明改性乳化沥青磨耗层具有较好的路用效果,综合性价比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层间黏结材料黏结效果差、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高黏乳化沥青作为层间黏结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二次热混合法制备高黏乳化沥青,并与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和SBR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筛上剩余量、蒸发残留物三大指标、黏度等试验;其次,在上面层同为UTFL-13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分别是AC-13、AC-10沥...  相似文献   

17.
张宇 《山西科技》2012,(1):76-77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是一种推广于县乡公路养护维修中的新型材料。结合合理的施工方法,说明了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芳霞 《科技信息》2013,(19):371-372
本文详细论述了应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工艺,说明了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中的几点体会,以及在预防性养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震 《科技资讯》2009,(8):59-59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材料、新技术。笔者通过郑石高速油面四标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Ⅲ型的施工探讨,认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预防性养护,可改善路面的老化、裂缝、松散、车辙、磨光等病害,对于迅速修复路面,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SBS改性AH-70沥青乳化前后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工艺制备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乳化沥青,将其蒸发残留物和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对比,并利用荧光显微镜(F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手段,评价改性沥青乳化前后的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乳化后的软化点5、℃延度及弹性恢复率均减小,离析试验软化点差变大,性质衰减后仍较基质沥青有大幅度提高,符合I-D级规范要求;改性沥青为两相分散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乳化后沥青和SBS分子之间的交联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只是有少量SBS大颗粒析出、沥青发生轻微老化,热稳定性稍微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