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哲学确立了理性主义的至高地位,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使得理性主义的光环渐暗,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并不是理性主义所预言的人的普遍幸福和自由发展,而是种种灾难、痛苦和人的异化。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正好适应了当时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潮流,即由传统理性主义走向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和价值,并成了这一潮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贺拉斯、布瓦洛、康德等大关于“理性主义”的解释,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过程。指出了柏拉图是西方理性主义开展者。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的客观知识论与教育科学研究祝爱武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影响很大。西方有人评价说,它是继黑格尔哲学之后,对西方思想发展影响最大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地位:即继逻辑实证主义衰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形成入手 ,在对比中西文化的基础上 ,指出中国传统中具有的是“实用理性” ,而非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传统 ,进而以“李约瑟难题”为例 ,论述了理性主义因素的缺失是导致我国近代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其总体特征是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解构现代主体性;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教育上,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反对道德权威主义,主张道德对话;反对学科中心倾向,主张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理性主义虽然具有反思的品格,但还局限在朝向内在性的理性本身的反省中,未能克服由理性本身的局限所带来的诸多现代性难题。理性主义哲学仍然处在“思存关系”的二元对立中,不能把“思”和“存”真正统一起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哲学),用实践连接了物质和意识,避免了理性对自身审查不彻底所导致的现代性问题,最关键之处在于提供了理性主义本身无法构建出来的面对现代性问题的救赎方案:共产主义。指出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不仅能丰富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还可以凸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的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现代非理性主义对非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研究上各自存在的误区,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从根本上克服它们的偏弊,本文从唯物史观角度对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完整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非理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可以向前追溯到中世纪。奥古斯丁的政治观是对末世拯救一再推迟的基督教意义上的妥协,它是带有理性色彩的;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来解释神学政治,他的政治观是自然理性主义政治的重张。正是他们孕育了近代理性主义政治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阐述了杜威的道德教育观,杜威试图调和理性主义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反对把知识与行为分离、把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对立的观点,也反对把本能和理智对立的二元论。在评述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同时,本文以帕克对杜威的影响,杜威对柯尔伯格、宗教教育的影响为线索,简要地回顾了19、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在现代遭遇到了不同方面的挑战,唯意志主义以意志为出发点,从根本上摧毁了理性主义的霸权地位,预示着理性主义哲学的黄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性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国际政治理论。虽然理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为推动国际政治理论走向成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中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笛卡尔的唯理论开启了17世纪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大门,其文艺主张吹响了新古典主义的号角。他的哲学观对感性经验表示了怀疑和否定,把理性作为认识真理、创作文艺的前提,这就为理性至上的理性主义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20年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类的精神领域已被技术理性主义控制而产生了异化。《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某些程度上展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交锋,透过叙述者尼克的眼光表达了作者对理性主义抹杀人本能的非理性力量的斥责。  相似文献   

15.
胡嘉怡 《科技信息》2007,(26):69-70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首先是"修身",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以儒学为核心和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大学教育逐渐形成一种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思想体系,讲求"和为贵"的精神,强调人际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统一等等。这些思想是传统教育中的精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车轮已步入了21世纪,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拍击之下,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亦正逢复归的契机。我们应正视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对策研究,为大学人文教育的复归和发展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主义继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体观。现代主义文学主体观成为现代主义诗学的核心观念,它引发了自我表现论和非理性主义的审美方式及美学观。  相似文献   

17.
古罗马文学是罗马社会存在与罗马人精神历史的反映 ,其中既有对为国家尽义务而自我克制、自我牺牲的理性主义精神的价值确证 ,也表现出因国家理性主义与个体价值的冲突带来的矛盾、痛苦、困惑与迷惘。它既使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兴盛的原因 ,又预示着罗马帝国的衰颓与分崩离析。但是 ,古罗马作家们只是感性地体验和客观地反映了国家理性主义对个体情感的压抑 ,而不能理性地进行批判。所以 ,笼罩在作品中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伤、困惑与迷惘情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狄拉克的一生说明科学理性主义基本观点贯穿在他的全部科学创造活动中,用他的物理学创新理论达到了科学理性主义的现代哲学高度。而他的“理论结构之美”的真理观又恰恰是他的科学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统计机器翻译发展的历程,讨论了噪声信道模型、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和基于句法的统计机器翻译,主张把理性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结合起来,以推进机器翻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发展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对此,首先对理性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作了系统的回顾,然后就新时期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从其必要性、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