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多年来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气温不底于-10℃地下基础工程采用蓄热法,不底于-15℃以下时采用暖棚法。混凝土冬季施工必须持科学态度,严格按规范  相似文献   

2.
冬季进行路基施工,寒冷的气候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在此期间施工的工程质量事故出现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即工程是冬天完成的,大多数在春季才开始暴露出来,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轻者进行修补,重者重建,这不仅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且连续10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则称为路基冬季施工。在非冻融地区,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以上,但冻土并未完全融化时的路基施工也按照冬季施工进行。由于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及中部亚热带季风区气温经常在冬季施工温度范围内,所以在这些地区进行公路施工必须掌握并运用冬季施工技术,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牙克石市位于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呼伦贝尔草原东端。经纬度为北纬49.17,东经120.40。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仅为70天~95天。根据施工规范规定,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摄氏5℃时即转入冬季施工。由于地处高寒地区,道路施工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工序间协作性要求更高,本文从道路施  相似文献   

4.
尹燕亮  候仰山  王伟 《科技信息》2012,(19):362-362
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的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季施工。在工程冬季施工过程中,若采取的施工措施不当,易出现质量事故,本文结合我单位在冬季施工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就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施工中,何时进入冬季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是否进入冬季施工既关系到工程成本,又关系到工程质量。(JGJI04-97)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季施工。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寒地区冬期气候及地质特点,针对-10℃~-25℃环境温度中常规施工方法难以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情况,结合当前土建施工新技术和施工经验,经过大量调研、试验和实践,制定出高寒地区变电工程钢筋混凝土基础冬期施工方法,研制了相应的工器具,解决了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以及基础开挖、支护、质检等一系列关键难题,提出了"保温棚综合法"和"动态温度测控法",总结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工艺在海北500kV变电站工程混凝土基础施工实施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高寒地区变电站工程混凝土冬期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须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天气寒冷会使混凝土冻结,而无法使混凝土凝结。当气温降到-3℃,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时,就需要按照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8.
王新光  耿志国 《科技资讯》2013,(8):78-78,80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即进入冬季施工。进入冬季,混凝土由于自身的温度反映特点:0℃~4℃时,比15℃时的凝结时间延长3倍;温度降到0.3℃~0.5℃时,混凝土开始冻结后,反应停止;-10℃时,水化反应完全停止,混凝土强度不再增长,同时混凝土中水冻胀体积增加9%,硬化的砼结构遭到破坏,及发生冻坏,造成工程结构重大安全隐患,要保证不发生冻寒,冬季施工混凝土前必须要精心安排,提前准备。  相似文献   

9.
综合蓄热法在地铁车站混凝土冬期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综合蓄热法的概念及相应施工要求、养护热工计算进行了阐述,并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哈尔滨东站为工程依托,针对城市地铁明挖车站冬期施工特点,在设计及施工中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技术,以测温数据指导施工,确保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受冻害影响,实现了车站主体结构冬期施工安全、质量达标的目标。并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综合蓄热的养护方法,经测温显示当大气温度最低为-10℃时,混凝土温度为16℃,棚架内温度为7℃,当大气温度为-3℃时,混凝土温度为25℃,棚架内温度为14℃;2)浇注完成,现场留设同条件养护试件3组,经试压,在此条件下养护3 d时的混凝土强度可达到抗冻临界强度要求(设计强度的30%);3)采用上述养护方法可满足大气温度在0℃~-15℃之间的混凝土养护。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冬期施工地区的划分是根据气温条件进行的,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佳木斯地区冬季气温的特点每年从10月到第二年4月为冬期施工季节,其温度平均在-12℃左右,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三是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徐鹏飞 《科技信息》2008,3(3):106-107
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沥青混合料施工控制温度见下表。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施工温度应根据所用沥青的粘温关系曲线确定。对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一般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  相似文献   

12.
<正>依据现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故在冬期施工中须对现浇混凝土的原材料、成型、强度增长过  相似文献   

13.
冬季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而且在高严寒地区(平均气温-10℃~-22℃)下进行生产,再到施工养护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等措施,尽量给混凝土创造良好的生产施工养护环境,使混凝土不受冻害,能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本文对所在商砼搅拌站高严寒质量控制特点的分析及保障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某高炉基础施工正处于冬季,其体积约5 400 m3,按工程网络计划应在-6至-24 ℃的负温度条件下施工.区别于正常温度下的施工,一是结构内外温差趋于增大,二是结构混凝土需要防冻,三是保温模式要与施工环境相适应.实际施工中,利用水泥水化热的养护条件,采取低水泥用量,适度的水温细粉掺料与保温包式施工,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经济、可靠地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某高炉基础施工正处于冬季,其体积约5400 m3,按工程网络计划应在-6至-24℃的负温度条件下施工。区别于正常温度下的施工,一是结构内外温差趋于增大,二是结构混凝土需要防冻,三是保温模式要与施工环境相适应。实际施工中,利用水泥水化热的养护条件,采取低水泥用量,适度的水温细粉掺料与保温包式施工,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经济、可靠地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据不完全统计,在混凝土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约有20%-40%在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事故隐蔽,处理难度大,轻则修补,重则返工,因此选择合理的材料及正确的施工方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华北地区,冬季气温都在-5℃以下,在此温度下,为我们建筑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我们围绕冬季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施工、养护过程,在进入冬期生产施工时作为冬期技术交底与相关方沟通,以便更好的对混凝土生产过程和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本文就有关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工程建设的进度需要,有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本文就冬期施工前及施工过程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水下联络通道处于高水压、高透水及水力联系强等复杂环境下,相比于陆域联络通道,施工风险更大.以上海某隧道水下联络通道冻结施工工程为依托,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水下联络通道积极冻结期间各项指标随冻结时间的变化规律.结论如下:(1)盐水温度稳定在-28℃左右,且去路及回路温差基本保持在2℃,测温孔内温度随着冻结时间持续下降,最终基本保持在-15℃;(2)卸压孔内压力均在泄压时出现快速增长现象,孔内最高压力为0.65 MPa左右;(3)管片及土体界面处1.1 m范围内温度基本处于-12℃以下,冻结帷幕发展良好;(4)冻结引起右线隧道出现轻微隆起变形,最大变形量为4.45 mm,左线隧道出现沉降变形,最大下沉量为-5.39 mm,联络通道处于较稳定状态.通过水下联络通道实测获得的数据变化规律,可以用于指导类似水下联络通道冻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桢 《科技信息》2011,(5):I0295-I0295
冬期施工时间: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为冬期施工开始日期;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为冬期施工结束日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熟悉掌握各部位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把各种费用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