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非典型肺炎病毒在空气中传播过程的初步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在室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扩散传播现象,通过求解非稳态N—S方程和浓度守恒方程,模拟了SARS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动态过程。计算了SARS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在咳嗽一次(持续时间为0.4s)和连续咳嗽(每次持续时间为0.4s,咳嗽周期为1s)2种工况下,从嘴里呼出的飞沫在空气中的扩散过程,得到了含病毒飞沫在空气中的动态浓度分布图,指出了可能造成的危害区,为SARS病毒的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牙科诊室中使用超声波洁牙机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和飞沫,许多研究表明这些气溶胶和飞沫会带来病毒传播风险。本研究通过提出一种使用单一相机拍摄结合图像处理的方法使得口腔飞沫的传播可视化,研究超声波洁牙治疗过程中引发的飞沫在空气中的流动动态,为牙科诊室中飞沫吸附装置的研制提供数据参考。研究表明超声洁牙机在16个牙齿区域内所产生的飞沫离开口腔时的最大瞬时流动速度不大于9米/秒,在3s内均衰减至0.9m/s~1.2m/s,飞沫粒径为0.2mm~5mm。设定上嘴唇为原点,飞沫在Y方向的最大位移不高于450mm,飞沫流动至轨迹最高点时,距离口腔上嘴唇的最大水平位移不高于700mm,飞沫的初始喷射范围不大于170°。  相似文献   

3.
阻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关键环节。飞沫、接触是医患之间传播的途径;飞沫近距离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采取规范严格的隔离技术可以有效阻断接触,但阻断飞沫传播在SARS病传播防治中从新闻媒介了解到各地尚元成熟有效的办法,成为阻断SARS病毒飞沫传播的一大难题。受北京地坛医院王金静老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先生近日刊于《健康报》作品的启发,多日来反复琢磨思考:如果让气流定向流动,造成强  相似文献   

4.
正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是主要途径。(一)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相似文献   

5.
正A:咳嗽、喷嚏、对话等会使得唾液形成大小不等的飞沫由口中飞出。口罩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阻隔飞沫来抑制病毒的传播。近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神户大学等研究团队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富岳",考虑空气的流动、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复杂影响,进行了高精度的飞沫扩散仿真模拟计算,并验证了不同口罩抑制飞沫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1个3人家庭环境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在COVID-19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表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COVID-19传播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和患者交流时保持1.5~2 m的空间距离对控制飞沫传播至关重要,洗手和保护环境表面清洁是控制接触传播的最有效手段。虽然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风险相对较小,但当患者呼出飞沫中病原体浓度较高时(患者可能为超级感染者),在家庭环境中24 h暴露下,气溶胶传播风险依然可以高达26%。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传染病空气传播的感染概率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对空气传染病风险的理解和预测,综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空气传染特点、传染途径以及预测空气传染病感染风险的模型.基于病人呼出飞沫蒸发后剩余飞沫核(通常小于5μm)在空间均匀分布的假设,介绍了预测呼吸道传染病空气传播风险模型,其中重点介绍Wells-Riley方程的推导、验证及发展,并汇总了已有报道中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毒量(quanta产生率).根据Wells-Riley方程研究了通风和通风量、病人呼出病毒量等对感染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概率,但对于某些极端的超级传播事件,还需要其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流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伴随全身酸痛,高热,还可能引发身体病变。因此在流感高发期,预防很重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全身酸痛、高热、眼结膜炎症等,全身症状较重,每年的9月到11月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最佳时机。流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果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最好戴上医用口罩。一些免疫力低的人群,特别是儿童及老人,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送风风速0.25~2 m/s及乘客位于车厢前、中、后部时咳嗽产生飞沫的蒸发、沉降和扩散运动.结果表明:飞沫喷出后迅速蒸发;当车厢进风速度小时,大粒径飞沫迅速沉降,小粒径飞沫在空间停留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当进风速度大时,大粒径飞沫在空间停留时间变长,传播更远,小飞沫停留时间变短;综合考...  相似文献   

10.
水痘: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或出疹后7天。麻疹:飞沫传播,出疹后3~5天病程进入恢复期,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不少于10天。风疹:飞沫传播,皮疹出现并持续3天后开始消退,呼吸道隔离至皮疹出现后5天。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新春佳节期间,我省正值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监测发现,消停了大半年的流感病毒近期检测阳性率不断升高,如何避免中招?市民需要注意5个方面. 流感是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或人与被病毒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  相似文献   

12.
许多呼吸道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同时具有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的特点,人员移动会影响病毒颗粒的传播路径。该文使用具有真实人体形状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研究了人员移动对患者呼出病毒颗粒传播的影响,分析了气流、气压和颗粒扩散的瞬态变化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移动者以1 m/s从坐姿患者身旁经过时,尾流速度峰值可达1.6~2.0 m/s,横向距离0.10、 0.25、 0.55 m外的气流速度峰值分别达到0.53、 0.22、 0.13 m/s,室内气流波动持续时间可能超过10 s;附近区域气流速度呈现双峰特点;移动导致的局部气压差(0.49 Pa)引起卷吸气流,促使病毒颗粒被带入移动者尾流,并减缓了重力主导的近距离沉降,导致超过50%的病毒颗粒沉积在移动者表面或扩散到远处。据此建议在疫情流行地区采取减少跨区域走动、佩戴口罩、个性化通风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月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SARS-CoV-2主要通过飞沫和近距离接触进行传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肺泡中复制,引起肺中炎症反应加剧,损害肺组织,严重患者出现急...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该文选择了一例发生在湖南省空调大巴中的新冠肺炎传染案例,建立数值模型开展计算,分析了含新冠肺炎病毒的液滴和气溶胶的扩散输运过程,研究了空调排风模式、颗粒粒径、传染源位置等因素对于新冠肺炎病毒在空调大巴中传播规律的影响,并针对所有乘客的感染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将...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分析了矩形波导中传播模式的瞬变过程,给出了在冲激脉冲、阶跃脉冲和高斯脉冲波形激励下,波导中电磁波瞬态响应的解析公式,并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对波导中传播信号、开口腔体的散射信号的瞬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当电磁脉冲信号投射到开口腔体上时,其散射信号中含有与其腔体形状、尺寸特征有关的谐振模式,不同的腔体目标,其散射信号后期信号中的谐振频率不同,通过提取散射信号中的谐振特征,可对带腔体目标进行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6.
王卫平 《科技信息》2012,(13):103-104
本文介绍蠕虫病毒的特点、传播机制与危害,并结合蠕虫病毒的特征和传播过程探讨了个人用户对蠕虫病毒的若干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计算机病毒无孔不入,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网络,要想遏制病毒的传播,首先要在传播途径上将病毒截获。本文主要分析冲击波、Slammer病毒特性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路由器在网络防病毒、防攻击方面的功能及其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蠕虫”病毒的历史与动机,对“蠕虫”病毒的传播的一般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建议模式。同时,分析了“蠕虫”病毒对高校校园网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空调病房良好的气流组织能快速地排除室内病人产生的飞沫污染物,从而减小医护及陪护等健康人员的感染风险.通过文献分析给出人体呼吸活动产生飞沫的粒径、数目、速度和温度等基础数据,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普通病房物理模型与飞沫污染物蒸发扩散模型,借助Fluent软件的开放接口UDF(用户自定义函数),编写描述病人呼吸与咳嗽产生飞沫的非稳态速度分布的UDF程序作为速度输入条件,模拟了普通病房在上送上回、贴附射流和上送下回3种典型的气流组织形式下,人体飞沫污染物的传播特性.模拟结果发现,3种气流组织病房中,粒径为0.1~3μm的飞沫在病人与健康人员呼吸区域个数浓度均最大,上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病房内健康人员呼气区域的飞沫个数浓度比上送上回低40%,比贴附射流组织形式低近70%,且通风效率更高、排除飞沫污染物的效果更好,建议普通病房采用上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以降低室内人员的交叉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防治传染病,重在一个防字上。如果措施得当,可以把损失降下来。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分为若干亚型,如甲0、甲1、甲2、甲3等。潜伏期:1~3日 症状:流感起病急,症状为畏寒,高热,显著乏力,咽痛、头及全身酸痛,胸骨下有烧灼感,多无鼻塞流涕,腹泻,面颊潮红,结膜充血,咽轻度充血,肺可闻干罗音。 传播途径: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物间接传播。甲型流感患者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在生活密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