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教育改革重要的指导思想。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将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带进了日益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重温“三个面向”,我们体会到“三个面向”不仅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且切实感受到“三个面向”所包含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及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三个面向”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
董玉婷  赵秀鸟 《科技信息》2008,(17):201-202
21世纪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竞争将会加剧。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要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有赖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并引导着我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本文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分析为背景,围绕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探讨面向21世纪我国师范高等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在校学习的青年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里,我们面临“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各种挑战。“学校安排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急剧增长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培养要求与落后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教师有限的智能与生强烈求知欲”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之间的矛盾等,针严重地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面对着各项挑战,我们的教育、教学亟需努力探索出一条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且又紧密相结合的路子来,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普及九制义务教育培同合格的初中教师。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全世界都在关注“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条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第二条就是“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  相似文献   

7.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在这场竞争中具有关键作用.我们党和国家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走“科教兴国”之路.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  相似文献   

8.
论高职学院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顺应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为学生的就业着想,而且应该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着想,培养智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一词的简称。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励。”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苏南地区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发达,科教繁荣,社会文明进步,已经接受到了知识经济的辐射。我们的教育事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职工教育事业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迎接这一现实性挑战,一如既往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精辟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特征,也为我国教育事业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指明了方向;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还很不适应,思想观念陈旧、质量低、效益差的问题还严重存在。解决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出路在改革,而改革必须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本文根据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联系实际,阐述了发展观、质量观和效益观三个问题:在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上,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树立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按“四有”的要求,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观念;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树立努力提高办学效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三个面向”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市场化;其内涵是走产业化、社会化、多元化、大众化的道路;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问题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这严重地迟滞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在一九八三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提出的。它是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总结国内外教育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的,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精髓,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道路。为了深刻理解“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提高教育改革的自觉性,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笔者认为有必要就“三个面向”的提出,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国内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遗传学》教学情况和近十多年来国内外部分中学生物学教材中遗传学内容的调查分析 ,认为我国未来高师《遗传学》的教学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面向”为指导 ,反映遗传学的发展 ,适应培养 2 1世纪中学生物教师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需要 ,并提出了有关的设想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因此,在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素质的核心又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靠创新教育。而今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及法律基础充分体现在WTO的宗旨、原则及主要协议中,实际上是概括的“经济地理”大发现。充分利用它,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出路。基于WTO对农业的支持及我国可利用的空间,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市场,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及综合支持,提高竞争能力,使我国庞大而过剩的农业劳动力部分走出国门,从事资源开发和二、三产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人才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教育事业必须面向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即将到来的21世纪;如何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所关注的大事,同样也是各行各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教育事业,理应更加重视这一课题。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同时还特别指出,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的需要,培养和造就跨世纪、高素质的“四有”人才指出了明确方向。人才的需求有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们的传统教育正面临着新世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经历着一场从教育体制到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21世纪是高科技领域激烈竞争的世纪,经济激烈竞争的世纪,这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的发展为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的传统教育,比较多地考虑教育思想、方法、教材、课程等方面和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较少有人想到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的改进,以及其对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它昭示着一场正在酝酿中的生产力革命以及未来的经济格局。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必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西藏在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上明显滞后,实现西藏教育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从不断进步到全面繁荣、“从输血”模式变为“造血”模式都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考验。因此,我们必须总结西藏教育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持续进步的基本经验,作为我们不断改革和创新西藏教育模式的依据和出发点,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寻求动力;并通过检查目前教育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从而为以制度变迁推动教育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这一基本模式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