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泰国选举委员会宣布2019年大选定于3月24日举行,各项前期工作已开始紧锣密鼓展开。2014年发生政变以来泰国实行了五年党禁,这使得各方对此次大选的政治热情十分高涨。到2月8日候选人登记截止日,已有至少73个政党提交了8875名选区制候选人,19个政党提交1103名政党名单制候选人,远远超过2007年"还政于民"后首次大选的3899人。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3,(21):11-11
到2015年英国大选时或许将有一位国会议员候选人以其独特的政治背景备受瞩目.他就是马吉德·纳瓦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政治行动委员会”在美国政坛上显得异常活跃.只要打开竞选活动的书籍报刊,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1982年举行的中期选举中,各种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活动可谓忙矣.它为候选人筹款捐款、做广告、拉选票……随着今年大选的展开,这种委员会又忙碌起来.据报道,民主党候选人蒙代尔,在上次大选后不久就建立了这种委员会,开始为今年的大选做全面准备.  相似文献   

4.
周琪 《世界知识》2008,(17):38-39
美国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双方嘴仗打得口沫四溅。其中贸易政策是民主、共和两党歧见最多的政策之一。有分析家指出,不仅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和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之间在贸易政策的理念上存在着差异(麦凯恩倾向于自由贸易,奥巴马倾向于在贸易中强调劳工权利),而且民主党的两名候选人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现已退出竞选的希拉里的贸易政策就比较倾向于自由贸易。何以致此?要弄清这个问题就需点出美国贸易政策中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可金 《世界知识》2008,(23):65-65
美国大选往往是对公共政策的全面反思。从2008年大选来看,美国的跨党共识正在逐渐出现,美国政治越来越趋向于红蓝交错的紫色色调。  相似文献   

6.
罗峰 《世界知识》2012,(23):56-57
无论是大选中的辩论与演说,还是在任者的演讲,都是美国"好声音"的展现。11月初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奥巴马和罗姆尼分别发表胜选和败选演讲。在此之前,有10月份三场总统候选人激烈电视辩论;在此之后,还将迎来奥巴马第二任期就职演说、发表国情咨文等重要时刻;更不用说大选年里各个阵营此起彼伏的激情演说……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国大选,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场选举的结束就是下场选举的开始。在美国政治的现实中,虽然一场选举的结果将决定未来两至四年的政治态势,为下一场选举提供最为关键的政治环境,但民主、共和两党政治人物在一场选举之后或执政、或蛰伏一段时间,未必要马上燃起战火。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选前一个月的总统候选人大辩论,并不是选举季中一个锦上添花的程序,而是从"选党"到"选人"的平衡转变,辩论表现不佳者,面临着选情逆转的危险.在2011年共和党初选时总统参选人之间的一场电视辩论中,得州州长佩里笨拙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佩里知趣退选.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8日,缅甸迎来了1990年5月以来的第三次议会选举,这也是缅甸2010年政治转型之后的第二次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在人民院、民族院所获议席均超过推选副总统候选人所需的50%门槛,这就意味着民盟可以从两院推出两位副总统候选人。当这两位民盟推出的副总统候选人在与联邦两院军人议员共同推出的另一位副总统候选人角逐总统大位时,由于民盟所获的联邦两院总议席已大大超过成  相似文献   

10.
正从分裂的大会到团结的大会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党代会已先后结束。正式揭开大幕的2016美国大选将颇具非传统色彩,在特朗普/彭斯组合与希拉里/凯恩组合之间对决,在反政治正确与坚守精英政治传统之间选择。从两党初选延绵至今,本次大选的一个基本特点已经显露无余,那就是,两个主要候选人都在对方和己方阵营里是"史上最不受欢迎的人",也正因为此,两人对自己竞选搭档的选择均走了传统和谨慎路线,特朗普选中  相似文献   

11.
李岩 《世界知识》2012,(5):32-33
从各候选人当前表态看,如果共和党人上台,美国对伊政策趋向更加强硬的可能性较大。在大选的特殊背景下,共和党人的批评也可能促使奥巴马采取更激进措施。随着美国选战日益展开,伊朗问题成为竞选中的热门话题,各路候选人纷纷阐述各自的对伊政策主张。大选因素、经济形势、对外战略布局以及伊朗核计划进展,都是影响美国对伊政策走向的重要因素。奥巴马对伊政策:从接触到施压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对伊政策目标基本一致,即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但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2009,(1):13-13
美国11月4日大选夜尘埃,奥巴马不负众望,果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入主白宫,对于美国来说不只是《人权宣言》中民主精神在美国的再一次彰显。其实少数种族现在在美国政治中具有愈发平等的地位,当年布什总统对鲍威尔和赖斯的仰仗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世界经济衰退大背景下奥巴马的当选赢得了美国民众如此关注,是因为这也将是美国政治从布什执政以来的右倾保守后的全新转变的开始。奥巴马将会向左转,这就是美国民众对新总统的政治预期。民众对奥巴马的热情与其说是对黑人总统这一符号的热情,到毋宁说是对左翼思想的认同和支持,以及对主导了美国国会6年之久的右翼思想的反对。  相似文献   

13.
包丽敏 《科技潮》2000,(3):73-74
新千年伊始,台湾大选中黑金案、绯闻案“好戏”连台,正在人们目不暇接之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大选也紧锣密鼓地拉开战线,一场政治马拉松进行得难分难解。两大党派忙得不亦乐乎,但掌握着“生死权”的选民们却反应冷淡,这是怎么回事?美元铺路通白宫“对政治来讲,有两样东西很重要,一是钱,二是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189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位策划人马克·汉纳曾这么说。上电视做广告、举行选举集会……不管  相似文献   

14.
黄放 《世界知识》2008,(2):46-47
2008年1月3日和8日。美国大选最早的两场关键性预选分别在艾奥瓦州和新罕布什尔州上演。奥巴马在艾奥瓦州民主党预选中击败希拉里,赢得美国大选的首场预选。历史也表明,谁拿下了预选前三站的头魁。成为党内候选人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  相似文献   

15.
张业亮 《世界知识》2020,(17):38-39
2020年美国大选已进人冲刺阶段。民主党本次选举的目标是赢得白宫、巩固其在众议院的控制权并取得参议院多数。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特别是今年5月以来,民主党在关键州战胜共和党参议员候选人的可能性增大,加大了民主党夺回参议院主导权的机率,也加剧了两党对参议院主导权的争夺。参议院究竟花落谁家,成为本次大选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10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第一场辩论结束前,恐怕很多人都会以为,选举的最终结果已不会有什么悬念:离大选投票不到五周,奥巴马在诸项民调中一路领先(盖洛普民调是50%:44%,皮尤是51%:43%)。人们很难想象,素以辩才著称的奥巴马,会让近来口误不断的罗姆尼抓住3.5场(总统候选人三场、副总统候选人一场)直播辩论这最后的机会翻盘。  相似文献   

17.
随着2月初预选活动的展开,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大选不仅将决定由谁出任本世纪最后一位美国最高领导人,而且关系到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美国政治和政府政策的走向。“隐形预选”敲响开场锣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目前一般分为总统预选、全国党代表大会和大选三个阶段。也有人把预选前各候选人长时间的竞选准备活动(募集资金、组织班子、确定纲领等),称为“隐形预选”阶段。总统预选是两党内部各总统候选人争取获得本党  相似文献   

18.
李菡 《世界知识》2022,(1):48-49
2021年11月28日,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举行大选.根据初步计票结果,自由与重建党候选人希奥玛拉·卡斯特罗以超过50%的得票率获胜,国民党在连续执政12年之后下野.这一选举结果反映了洪都拉斯选民对现任总统埃尔南德斯和国民党无力提振经济、解决贫困、打击暴力和腐败的不满情绪,以及选民寻找替代性政治力量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9.
刘卫东 《世界知识》2020,(24):25-26
2020年美国国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对美国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国会众议院民主党人弹劾特朗普的案件未通过参议院审核,特朗普被宣布无罪;二是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且毫无减缓迹象,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均造成严重冲击;三是“弗洛伊德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围绕着种族问题的对抗愈演愈烈,各种极端思潮泛起,并给大选带来出乎意料的影响;四是大法官金斯伯格病逝,特朗普和参议院共和党人火速任命了新的大法官,最高法院进一步保守化;五是围绕着大选的丑闻、诉讼、游行和对抗不断,投票结果至今没有得到公认。  相似文献   

20.
应美国“民主中心”邀请,笔者参加了中国赴美考察美国大选代表团。我们来到美国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旁听了8月15日到18日举行的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美国期间,笔者接触了不少共和党官员、民主党人士、国会议员以及其他政界、企业界、新闻界等方面人士,就美国大选等问题进行了交谈。一场演出而已自1831年9月美国反共济党在巴尔的摩首创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提名党的总统候选人以来,美国政党为竞选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