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近年来Parker研究了空间曲率对氢原子能级的微扰,指出微扰能中主导项是电子的潮汐势能,因潮汐力正比于质点的质量,故曲率对分子内部核相对运动的微扰应更大,本文计算了球对称引力场对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转动能谱的微扰,取原子核的质心为直角坐标系的  相似文献   

2.
描写多维谐振子势中受有色噪声驱动的布期运动的Langevin方程为无规力因子A_j(f)的系综平均有如下性质:式中x、u是一对共轭坐标及速度变量,β_(ij)为粘滞张量,ω_(ij)为谐振子势的刚度矩阵,g(ij)为  相似文献   

3.
复频率谐振子的相干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迅东 《科学通报》1989,34(24):1853-1853
一、引言 复频率谐振子模型对于物理学耗散理论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核物理中的耗散及核摩擦模型可以视为复频率谐振子的一种特殊情况。复频率谐振子的频率为复量,因此振子的能量为复量。玻尔兹曼配分函数及核姆霍兹自由能为复函数,自由能的虚部描述亚稳态。本文引入一组满足正则对易关系的复产生算符和复湮灭算符,给出振子哈密顿量的显式,根据构成相  相似文献   

4.
新知短信     
世界首例氢原子照片 高科技时代的电子显微镜为我们揭开了很多原子世界的秘密,但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氢原子始终难得一见。最近,日本东京大学的几原雄一教授成功拍下了世界首张氢原子的照片。他使用的是当今最先进的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氢原子只有千万分之一毫米大小。  相似文献   

5.
孙献平 《科学通报》1992,37(8):699-699
因为氢原子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的电子跃迁位于真空紫外光谱范围(λ=121.6 nm),至今,直接光抽运取向氢原子,仍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和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使用自旋交换光抽运技术去产生自旋极化氢原子和研究自旋极化氢原子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窗     
H7原子诞生最近,法国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GANIL)利用He8来轰击C12,发现了新氢原子H7。H7带有1个质子和6个中子,是目前氢原子家族中最重的同位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O~(16)附近,实验上给出了更丰富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些很有兴趣的特点:1.O~(17)等核具有一系列的低激发的反宇称态,它们的能量比激发一个谐振子大壳低得多。对O~(16)还具有一系列的低激发的偶宇称态,它们的能量也比激发两个谐振子大壳低得多。2.在一些态间存在着较强的E2跃迁。例如:Ne~(20)的2~+→0~+跃迁就比单粒子值大9倍;O~(16)的6.92 MeV的2~+→6.05 MeV的 0~+的约化跃迁几率力 11e~2f~4。从而为从理论上了解它们的结构打下了基础。 Elliott和 Flowers以及 Redlich等人  相似文献   

8.
氢原子参与光合磷酸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家绵 《科学通报》1987,32(2):144-144
在生物能力学研究中,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的偶联机理深受重视。虽然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可是在第六届国际光合作用会议中又有好几个实验室观察到一些有趣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现象。其中Tyszkiewicz和Roux的工作很引人注意。他们将有去除氢原子作用的异丙醇加入反应液,看到它能显著地抑制光合磷酸化和减少反映氢离子浓度差(或高能态)的两阶段光合磷酸化等反应,而无去除氢原子作用的乙醇却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9.
广角镜     
火星新发现 火星上几个大峡口的图片显示火星上一度是一片汪洋,这意味着火星上有过生命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最新研究表明,火星每平方公里拥有的水量曾经超过地球。据称,在这项研究中,人类首次在火星大气中探测到氢原子。在对火星大气中氢原子数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之后,研究人员认为,大量氢原子的存在说明火星曾经水源丰富,这就使得这颗红色星球上曾经出现过生命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音乐的欣赏力根植于人的天性 德国科学家近日用高技术手段证实,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根植于人的天性。一个人哪怕从未受过音乐文化的熏陶,其脑神…  相似文献   

10.
量子力学阶梯表示存在的充分条件有如下几种: (1)H=AA~++C_1,[A,A~+]=C_2,其中C_1、C_2C数,例子是谐振子; (2)H=AA~++B[A,A~+]=C,其中B、C为算符,AA~+A~+A、B、C两两对易,AA~+、A~+A非简并。  相似文献   

1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聚变实验室宣布:1986年8月7日普林斯顿聚变器的等离子体温度达到2亿摄氏度,为太阳中心温度的10倍。这一温度的持续时间为0.3秒,在此期间有1×10~(16)个氢原子聚变,输出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成分为Pd_(35)Zr_(65)的非晶态合金具有很强的储氢(或氘)能力,但氢原子在合金中如何分布以及最大储氢量等问题还不够清楚,本文应用菱面体单元结构讨论非晶态合金中氢原子可能存在的位置以及其最大储氢量。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哈佛大学加布里埃尔斯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电场对反氢原子进行了“撕裂”实验,首次观察到反物质原子内部结构。这一实验类似于“将反氢原子放到一个电池旁边,反质子会因此而被吸引到电池的一极,正电子则将被吸引到电池的另外一端”。当外加电场电压等达到足够高,反氢原子就会被拆散,通过测量拆散反氢原子所需电场的大小,就知道反氢原子内部反质子和正电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从而得以首次“瞥见”反氢原子的内部状态。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物理评论通讯》杂志上发表。在过去几年中,一些科学家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4.
刘靖疆 《科学通报》1989,34(13):991-991
碱卤晶体中的各种色心,F心是最基本的,它是各种色心的原型,因此对F心的了解构成了认识各种色心的基础。晶体中,由于色心的存在破坏了周期性,对色心的研究要做特殊处理。1937年De Boer提出了类氢模型,定性解释F心光谱取得成功。1956年Herman等将F_1、F_2、F_2~+等色心看成类氢原子、类氢分子、类氢分子离子等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事实,但当r→0时,按类氢原子模型,其势场V→∞,与F心势场极不相符。为此又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正负电子组成的分子问世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呆呆 《自然杂志》2007,29(6):327-327
据2007年9月15日Science News报道:美国两位物理学家首次制成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的分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技术有可能将反物质凝聚为液态或固态,甚至可用于产生γ-射线激光。科学家们将反质子和正电子组成反氢原子,十多年前就做到了。反氢原子独处时和氢原子一样是稳定的,但却很  相似文献   

16.
一个同极分子象H_2,它的偶极矩为零,电子在两核之间均等地分享,所以离子性百分率也为零,但是在氯化氢分子中,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趋势比氢原子大,这个分子是极性的,负  相似文献   

17.
1.为什么水呈液态? 如果水仅由互不相关并且随机冲撞的简单分子H_2O所组成,那么水在常温常压下应该呈气态,然而水却是呈液态的。这是因为氢键在起作用。两串氢键分别将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水分子。此时,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水分子与呈气态的氢和氧相比,自由程度减小。在这些分子还没有呈液态前,氢键  相似文献   

18.
反物质就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这些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自旋,同位旋与相应的粒子相同,但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等量子数与之相反。例如,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的电子和一个带正电的质子构成,反氢原子则与它正好相反,由一个带正电的电子和一  相似文献   

19.
于志伟 《科学通报》1993,38(24):2230-2230
受裂纹应力场诱使,进入材料间隙位置的氢原子会向裂端附近区域偏聚,形成“氢气团”。龙期威、Hirth等基于裂纹线弹性应力场与氢原子的弹性交互作用提出了氢原子偏聚Ⅰ型裂端的物理模型。黄显亚、吴世丁等采用离子探针探测到Ⅰ型裂纹前端出现氢富集峰。而对复合裂端附近溶质偏聚的理论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0.
关于肼N_2H_4的电子能谱,尚无人系统研究过,作者测定了肼的Nls结合能,俄歇能谱和价带电子能谱. 实验在McPherson ESCA-36能谱仪上进行,以MgK_αX射线为激发源,获得Nls结合能406.24eV,俄歇能谱四个峰为351.65、362.63、369.55和374.38eV.价带电子能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