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供热管道无补偿直埋敷设冷安装施工中、固定墩的设置最关键的单位工程。本文探讨了土层冻深与管道推力的关系,融化土层应的变化,等与固定墩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埋地管道弯头附近固定墩受力情况,建立了管道—土—固定墩相互作用模型。通过计算不同弯头夹角、土壤参数、弯头曲率半径下管道的轴向内力,对工程上原有的固定墩所受推力计算提出了改进,可供管道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埋地管线固定墩材料的承载能力,必须加大墩子迎土面积,且墩子的尺寸应经优化计算。本试验验证了优化设计的燕翅墩的承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固定墩的承载能力比原有固定墩大得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埋地管线固定墩材料的承载能力,必须加大墩子迎土面积,且墩子的尺寸应经优化计算。本试验验证了优化设计的燕翅墩的承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固定墩的承载能力比原有固定墩大得多,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7.
建立进出洞口处设置固定墩的水平隧道管道超静定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在求解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提出隧道管道"驻点"的概念,同时考虑隧道管道弯头处节点位移变形协调条件,采用虚功原理对隧道管道固定墩推力进行理论分析,得出考虑管墩摩擦和不考虑管墩摩擦情况下的解析计算公式.应用此解析公式和4套管道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Autopipe,Algor,CaesarⅡ),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X80钢级、管径1 219 mm的隧道管道固定墩推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固定墩推力随着管径、壁厚的增加而增大,其关系近似呈线性;解析解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其最大相对计算误差仅为4.2%,说明解析公式计算结果可以满足工程需要,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沟埋式管道中的钢塑转换结构件受到土壤载荷作用,容易发生断裂与变形而导致结构件失效,进而导致管道发生泄漏的问题,运用双剪切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并建立了适用于刚、柔性埋地管道的垂直土压力计算模型,通过算例对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了主应力和回填土的影响,相较于马斯顿理论,该模型计算的压力降低了40%,为直槽沟埋式管道的垂直土压力计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无补偿直埋供热管道固定墩的设计提出新的想法,拟采用支架式固定支座代替混凝土固定墩,以避免原有固定墩体积大、工程造价高易下沉等缺陷,并对设计中管道轴向推力、土壤与管道摩擦力、地耐力等的计算及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以一座60+100+60m的大跨度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程序对该桥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对该桥固定墩的抗震能力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桥的固定墩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1.
垂直支护已成为深基坑支护的主要趋势。一般地质条件下特别是在砂土地区采用排桩锚拉的支护结构,在经济、施工简便等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算,分析桩锚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王宏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284-285
通过对动压巷道锚网带锚索联合支护效果的观察分析,指出锚网带锚索联合支护解决了地应力作用、采动应力作用双重影响情况下巷道的支护问题,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由锚杆与围岩共同变形假定出发,推导出了锚杆中性点位置的判据及相应的锚杆轴力和剪力分布计算公式。并指出,在软岩巷道的支护中,通过改变可伸长锚杆各部分的几何尺寸,同时考虑各部分的刚度,就可达到使锚杆的刚度和变形量与围岩变形相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张连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3):155-157
针对海南东环铁路美兰机场隧道工程,提出以拉力分散型锚索代替钢支撑的支护方案。通过拉力分散型锚索设计和施工以及现场监测,可及时掌握预应力锚索轴力变化及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安全的影响。锚索加卸载试验以及监测数据表明,拉力分散型锚索对增强工程安全可靠性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主要对浮体系泊锚碇进行系统研究,并侧重对新近出现的大重量砼锚碇块的稳定和系住力进行探讨,建议其锚碇力仍采用原近似计算公式,其中锚的抓力系数可按本研究推荐采用的按锚碇块不同施工方法及埋置深度而异的抓力系数。锚链不同仰角θ对锚抓力系数的影响按所附实验曲线查取。波浪的动力影响,由于资料有限尚不足以给出定量值而只能定性描述。后应加强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出事现场的调查分析,推荐公式各系数的应用值仍应采用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单锚泊船走锚机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利用测力传感器测定锚链张力的,对锚泊船进行走锚预报,并可连续监测抛锚和起锚全过程锚链的受力情况,以判断锚是否抓底或离地,可大大提高锚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剪胀锚固理论是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贾喜荣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锚固理论,应用该理论计算分析方法.对上社煤矿9号煤层和15号煤层的回采巷道进行了锚固计算分析和锚固设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以上社煤矿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进风巷锚固设计为例.给出了顶板岩层锚固强度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提高锚杆综合锚固力的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彦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31(4):358-360
通过对我国目前常用几种锚杆的性能分析,提出了其不合理因素。并从技术,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分析论述提高锚杆综合锚固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