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彻底否定了十年内乱时期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指出:“文艺工作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讴歌四个现代化的创业者”。他在文艺发展方向、文艺创作源泉等方面的论述,为我们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指出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到今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已经整整50周年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文艺界的状况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的一系列问题,它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完整继承与光辉发展,其根本精神对我国的革命文艺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便是《讲话》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传媒话语历经政治话语、经济话语两个阶段,现在正向人文话语转变,这正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由政治社会转向经济社会和人文社会的历史过程。本文仅以1950年至197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为例,通过情景分析,深刻揭示中国当代传媒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同时展现中国当代社会经历政治社会这一阶段时所留下的历史印迹,说明中国当代传媒就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中国当代传媒至今也没有超越“党报时代”。  相似文献   

4.
2010年元旦,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军报《朝鲜人民军》和金日成社会主义青年同盟机关报《青年前卫》联合发表社论,提出了"在建党60周年的今年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使之成为人民经济生活发生转折的一年"的口号。  相似文献   

5.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创作迅速发展,表现新的作品大量涌现,文学新人层出不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鼓励下,进入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蓬勃繁荣的时期。广西的少数民族作家群当然不甘落后,他们也拿出了自己的作品,汇合于这股时代的文学大潮中。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说:“今后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邓小平同志在此极为明确地指出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既不从属又不脱离。这是就我国长期的文艺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而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它是制订党的文艺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指针。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教导。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人民而创作,为社会主义而创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着重点转移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围绕着实现社  相似文献   

8.
焦喜峰 《科技信息》2010,(23):165-16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迁,《人民日报》社论经历了从稚嫩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作为典型文章学研究文本的《人民日报》社论,在坚持对中国古典文章学理论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不断汲取现代传播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写作模式、语言风格和章法结构,具有较高的文章学研究价值,本文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探讨了社论写作的章法与技法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焦喜峰  庞安超 《科技信息》2010,(23):160-161
《人民日报》社论规格高,主题重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语言、语法及篇章机构,我们称之为社论的风格。新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总体来说呈现出刚健、雅正、明决的风格。本文主要运用文章学的研究方法讨论社论文章的风格,并对社论的风格特色及其美质进行了宏观的概括和微观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仲星祥先生在朱寨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1987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提出否定意见,其理由有五条。我认为,这些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文艺是一种综合价值系统。邓小平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从当代中国社会国情出发,以人民大众利益为首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文艺的党性原则,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确立了文艺的“社会价值”优先、努力实现文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文艺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崇高伟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有许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写的,但仍然是我们必须经常学习的。这不但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了解;而且因为这些著作中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四十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是这许多重要著作中的一篇。《讲话》论述了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原则,如文艺必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文艺工作应该坚持以普及为主、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艺创作必须坚持典型化的原则;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党必须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文艺批评是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文艺批评应该发展,文艺批评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效果统一论,坚持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要求,等等。这诸多方面的内容贯穿着一条红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至今已经发表近半个世纪了.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的科学理论.实践之树是常青的.来自实践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之树”,也是常青的.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论点,是《讲话》解决一系列文艺问题的“中心”思想.它仍然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它决定着文艺的性质.坚持它,文艺就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违背它,社会主义文艺也会蜕化变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中,争论得最热闹的莫过于“文艺要不要为政治服务”这个问题。有的同志认为,这个提法不科学,不能够解释文艺的全部现象,马克思恩格斯也没这样说过,历史上凡是为政治服务的都没出过好作品等等。据此全盘否定“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对这个问题,我赞成今后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但不同意对它全盘否定。“文艺为政治服务”之提出是有其背景和特定涵义的。对它的评价也应放到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文明两个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必须既抓好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又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中国教育报》1987年7月7日社论)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在高等院校中,还有一支特殊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那就是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各项集体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勤务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这在当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特别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党和政府一贯十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日报》于1951年6月6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毛泽东1952年2月在  相似文献   

18.
文艺的民族化是一个民族的文艺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由于时代的限定,社会主义文艺的成熟不仅仅以民族化为其重要标志,而且还有其时代与阶级的标志,要求文艺的民族化与文艺的大众化紧密地联系起来。今天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也需要我们努力做到文艺的大众化和文艺的民族化的统一。这也是毛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一九七四年元旦社论指出,“中外反动派和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是尊孔的,批孔是批林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继续深入开展对尊孔反法思想的批判,把批孔和批林结合起来,在批判中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我们汇编了一组资料,供广大工农兵同志批判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戴不凡是我国当代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和戏曲研究家、红学专家,也是浙江省社会主义戏剧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治学态度严谨、认真,在学术上敢于创新。1952年,戏剧界一代宗师田汉发表了新编传奇故事剧《金缽记》。戴不凡虽然十分敬佩田汉这位文坛老前辈,但研读剧本后,他仍抱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态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就剧本的命名以及部分内容提出了不同意见。戴不凡心“一介寒儒”,著文批评文坛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