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内外历次重大森林火灾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森林火灾重在预防,森林大火一旦发生,任何扑救措施都将事倍功半,极难奏效。强化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如终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立足点。黑龙江省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0%以上,因此森林防火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就是抓住源头,严管火源。只有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坚决管住火灾源头,杜绝一切火源进入森林,就能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森林防火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火,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中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森林火灾发生。  相似文献   

3.
林业在全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森林火灾能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毁灭性的后果。搞好森林防火,对保护纳雍县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繁荣山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烧毁林木及林下植物资源,引起水土流失,危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破坏森林生态生态系统平衡,危害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甚至还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危害程度居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本文作者在对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近十年来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特点,起因分析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天气越来越热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盛夏!经过春天这个森林火灾高发季的洗礼,已经有不少森林遭了殃。现在虽然不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但干燥炎热的气候仍让森林时刻面临被烈火攻击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省近半个世纪森林火灾资料的周期分析,结果表明:①年度火灾次数存在17a为一周期;春季火灾次数有17a.7a,19a,2a四种周期;秋季火灾次数存在6a,11a.4a,15a四种周期.②1983年以来我省森林火灾逐年减少,用灰色理论的GM(1,1)时间响应函数来描述和预测是可行的.精度要求比较好.③1990年以来我省森林火灾出现历史最低值,这主要是加大了防火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资金的投入,使森林防火技术措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自组织临界性与大规模森林火灾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经典的自组织临界性森林火灾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1960,1970,1980和1987年前后,以及日本1995年前后的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与中小型森林火灾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森林火灾模型可以描述森林火灾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并与真实的森林火灾数据符合得较好.森林火灾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对火灾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火灾系统的复杂性与可持续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灾系统即火灾和它的影响因素构成的整体,它是一个复杂系统。本文介绍了火灾系统复杂性的研究。森林火灾的分布满足较好的幂律分布,并且具有尺度不变性和时间不变性,实际的火灾数据与自组织临界性森林火灾模型的计算和 分析结果相互符合,这表明森林火灾系统是一个自组织临界性系统。当考虑降水、森林尺度等更多火灾影响因素时,森林火灾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符合得更好。对实际火灾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火灾的分布同样满足具有时间不变性和尺度不变性的稳定的幂律分布。稳定的幂律分布对于火灾防治具有实际意义,当获得了足够多的火灾历史数据时,可以预测未来的火灾发生情况,可以利用小火灾的发生情况预测大火灾的发生概率,利用自组织临界性森林火灾模型,可以评估火灾防治措施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森林火灾成灾的三个基本因子(火源、环境和可燃物)入手,在宏观上对西南地区森林火灾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在预测林火发生方面,考虑到人为火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很大随机性,因而采用了马尔科夫随机过程理论。在分析成灾环境时,采用了与天、地、生相关分析的方法。特别在可燃物的贮量估测方面,用航天遥感数据,提出一套新的框算方法,为在区域的尺度上估测森林火灾给出了有效的、定量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赵忠爱 《科技信息》2010,(1):315-315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减少森林火灾危害,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我们白龙山林场针对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消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邱越 《科技咨询导报》2014,(13):188-188
火灾事故的调查是消防工作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消防机构的重要职责。在我国每年会有大量火灾发生,因此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查明火灾原因和火灾性质十分重要,同时对于火灾发生规律、火灾信息、火灾预防措施以及有针对性教育火灾责任等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该文主要阐述了火灾调查工作的现实作用,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机构设置、工作机制、装备建设和开展培训等方面加强火灾调查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临沧地区1991-2000年森林火灾火因的统计,分析了我区森林火灾的主要火因,提出了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森林火灾是林企和森林资源的毁灭性灾难,如果不对森林火灾进行全面地控制和预防,很容易在极端环境中造成森林火灾的增长与蔓延,进而带来林企和森林资源的毁灭,因此,林企应该高度重视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和扑救技术的运用。该研究从预防森林火灾的实际出发,划分了森林火灾的种类,列举了森林火灾预防的措施与方法,提供了扑救森林火灾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加强林企森林火灾防控工作有所帮助,提高林企和森林资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1998-2011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信息扩散理论的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森林火灾风险评价模型,从森林火灾发生率、重大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三个指标对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年森林火灾发生率主要集中在10次以下,年重大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12次以内,受害森林面积发生在3 600hm2时概率最高,森林火灾受害面积相对分散,且近年来福建省森林火灾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最后,基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对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以揭示福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预测涉及气象、树种、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等诸因素,气象参数对火灾的影响一直是森林火灾研究的重点之一。选用日平均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平均温度和日照时间等5种典型气象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了它们对火灾发生概率的综合影响;研究了多种气象参数综合作用下火灾发生概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参数与火灾发生概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神经网络在处理多参数综合影响方面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作为预测林火概率的可靠方法,为森林火灾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极端高温、大风天气频繁出现,加之世界范围的人口膨胀,工业化进程加快,森林中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不断提高,防御和控制森林火灾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为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许多国家采用了一系列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先进手段,避免了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并使一般森林火灾的损失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是属于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助较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发生后按过火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不同的等级,不管何种等级的森林火灾行为都会为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必须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措施落实到每个人的人头,做好森林防火的预测、监测及通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与气候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森林火灾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程建新 《科技资讯》2009,(14):26-26
森林防火主要是以防为主,营建生物防火阻隔带,是通过林火阻隔网络建设降低森林火灾损失。也就是在林区将大面积森林,根据地形、地貌,选择耐火树种,把森林划分成若干个网络,营建生物阻隔带,分区域控制,防止火灾大面积的燃烧,降低森林受害率,达到科学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火灭火是控制森林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现有以火灭火大多依赖专家经验,鲜有定量化分析的相关研究。该文构建了一种用于以火灭火建模分析的定量化火灾蔓延预测模型。该模型采取元胞自动机算法将林火动态蔓延过程定义为网格动力学问题,实现对复杂环境中森林火灾时空动态演化的定量化建模。该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以火灭火的网格状态触发机制,将反向点火行为定义为含特定时间触发约束的因素,进而实现对不同时空条件下人为点火因素的定量化模拟分析。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2022年8月重庆市北碚区森林火灾为研究案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实施以火灭火策略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定量化分析模型能够为森林灭火队伍制订以火灭火策略提供科学辅助,有助于提升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