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打一大片,一杀一条线,遗患无穷”的基因武器,以其将导致人类毁灭的残酷性,被称为“世界末日武器”。众所周知,丧心病狂的日本“731部队”对我抗日军民使用生物武器,曾造成无穷后患。基因武器则是在生物武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不可制服的生物武器”。 遗传工程“走火入魔” 产下的怪胎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子化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基因拼接技术为标志的遗传信息基因,引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使后者获得前一种生物体所特有的生物特征。因而,遗传工程也叫基因工程。美国一位生物学家指出:“如今遗传工程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利用一个细胞复制出另一个一模一样的人的可能性,人类在  相似文献   

2.
3.
吸氧武器     
艺放 《科学之友》2001,(6):33-33
21世纪上半叶的一天,我国东海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支不标国籍的特混舰艇编队。该编队的舰艇以常规动力装置推进,即以需要氧气的柴油机、蒸气机为主动力。当这支舰艇编队企图闯入我领海时,早就密切注视这支特混编队的我海军某指挥部决定使用吸氧武器活捉敌舰。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持续不断地威胁要推翻伊拉克萨达姆现政权的叫板声中,最为突出的理由之一是,如果放任萨达姆政权,伊拉克就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或最短时间内生产出具有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基因武器出现的征兆 生物武器最重要之一就是基因武器。固然,伊拉克有可能在生产基因武器,但全世界有不少国家也在研究基因武器,比如以色列,而且基因武器也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内研制出来。  相似文献   

5.
200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保罗M·汤普森在对一些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智商和大脑前沿突出部神经细胞的稠密度很有关系。研究显示,那些在智商测试中获得高分的人,其大脑前沿突出部的神经细胞都相对稠密。汤普森说,这种结果只能是基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凡是能造成破坏的东西几乎都可能被发展成武器,如生物武器、气象武器,甚至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可以人为制造出来成为武器。鲜为人知的地震武器就是其中的一种。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了对地震武器的研究。科学家们在进行地下核试验时发现:当核爆炸的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对地质结构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对地质结构的作用和岩层的传递,部分能量甚至可以在另外一个遥远的  相似文献   

8.
邓克 《科学之友》1994,(1):18-19
定向能技术被视为掌握核后时代先进武器装备的一项关键性技术,80年代中期,强激光技术、强微波技术等已成为开发的主要项目,并在陆基、天基两个领域同时展开。美、俄、德、法、英、日、中均有自己的研究实验中心。到目前为止,各种定向能技术已经在功率、分束、聚焦、跟踪、拦截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试验结果表明,最新的定向能技术已经具备跟踪和拦截在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能力,毋容置疑,定向能技术已为军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以机器人为主人公的科幻作品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些以"铁甲威龙"和"终结者"命名的机器人,它们手持武器,行动自如,打打杀杀,好生了得.  相似文献   

16.
17.
Rich.  E 卢天贶 《世界科学》1991,13(12):27-28
电视报道,在茫茫沙漠之中,士兵们冒着危险,搬运枪炮弹药。这一波斯湾战争场面与设想的高科技战争很不相称,引起了沃恩·詹尼斯的关注。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马丁·马丽尔特公司的科学家为他们最得意的研究项目找到了突破口,即研制一种重达25吨、推土机大小的笨重机器人。这种利用了计算机智能的机器人能“看见”大炮弹架上的炮弹,并且还能代替人搬卸,从而使人免遭危险。“如果我们运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装置打仗,可以挽救许多生命,而且,战争花费更低,”马丁·马丽尔特公司的空—舰一体化系统的总工程师詹尼斯(Jennings)说。  相似文献   

18.
非致命武器     
闻海 《科学之友》1994,(1):20-20
击瘫、网往、绊倒、打晕,但不致人于死地的武器,将是未来武器发展的新方向。如今,枪支是人们用来自卫防身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武器。手中一支枪可以使男人和女人、年轻人和老年人、强者与弱者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而且,只要经过短期的正规训练,任何人都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9.
未来20年     
21世纪最初20年将出现哪些重要的科学新发现?届时,哪些新科技将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里奥尔弗·格鲁普根据世界900多位科学家、经济学家及其他各领域专家的咨询统计资料,对21世纪最初20年世界科技做出如下预测。公元2002年:装有电脑和  相似文献   

20.
军翼 《科学24小时》2012,(12):16-17
人类在掌握了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的基因草图以后,也就走到了自身命运的最后边缘……基因工程技术":福音"还是"祸根"我们知道一切生物都具有遗传性,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物质是基因。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影响生物的遗传特性,按照人类的需要创造新的物种。新兴的基因工程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