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16和B95二种合金的蠕变及淬火和人工时效之间形变处理对蠕变的影响。形变选拉伸6%。蠕变温度为1140-190℃,蠕变应力为10-28Kg/mm~2,研究得出:在选定的条件下,该二种合金的稳态蠕变规律皆为:形变时效并不改变蠕变规律,只不过改变参数。形变时效处理提高18合金的抗蠕变强度,但使B95合金的抗蠕变强度降低。分析了形变时效对合金高温强度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 Al-Cu(4.3%)合金中第二相(θ′、θ相)对蠕变的影响,蠕变温度为140-190℃(413-463°K),蠕变应力为10-20公斤/平方毫米.结果表明:含θ′相和含θ相的合金的稳定蠕变速度与温度、应力的关系都遵守:ε_=Aexp(-(Uo-ασ)/kT)规律.含θ′相合金的激活能 U_o(θ′)=13600卡/克分子,含θ相合金的激活能 U_o(θ)=36000卡/克分子.温度一定,应力较低时,含θ′相合金的蠕变速度较含θ相合金的小,但应力增加,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存在所谓“转折应力”.蠕变温度增加转折应力增大.认为控制含θ′相合金的蠕变机构是位错切过θ′相.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蠕变后试样的组织.理论上估计了位错切割θ′相所需的激活能.  相似文献   

3.
1.研究Sb~124和SbCl_2了在乙醇中的交换反应动力学。在40°,50°,60℃ 和了70℃时的交换反应速度常数分别为0.40,0.80,1.52和2.60升/克分子·小时。交换反应的活化能为1.3X10~4卡/克分子。 2.测定了Sb~124Cl_2以为标记化合物的逆反应的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葛庭燧设计的扭转微蠕变装置,用99.96%多晶纯铜从135—380℃作滞弹性蠕变及应力弛豫试验。所测得蠕变激活能为25±2千卡/克分子,约为纯铜体积自扩散激活能的一半,与其晶粒间界自扩散激活能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多晶纯铜在较高温度下的滞弹性蠕变机构与晶粒间界自扩散机构相似。  相似文献   

5.
运用正交设计研究形变时效工艺(冷变形量、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低铍含量Cu-Ni-Be合金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形变时效处理的3个主要工艺参数中,时效时间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最大,时效温度次之,冷变形量最小;合金在经过37.5%冷变形的轧制后,在470℃时效2h,γ″析出物细小且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固溶温度影响晶粒尺寸小于10 μm的薄板细晶2A97合金的强化机制,在固溶时间相同条件下,540 °C固溶温度得到的2A97合金时效峰值抗拉强度比510 °C的低40 MPa.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分别从固溶强化、晶界强化、位错强化、析出强化等强化机制的角度,对固溶温度影响2A97合金强化机制的原因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发现,相对于510 °C,固溶温度540 °C时合金晶粒长大明显,回复再结晶程度高,位错密度降低,晶界无析出带变宽,这些影响导致合金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时效温度为175℃,时效时间为18 h时,开展不同应力水平(120~200 MPa)条件下的应力松弛时效与蠕变时效对比实验。建立应力松弛时效与蠕变时效强化模型,对强化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屈服强度不仅受应力强化作用面积的影响,而且在时效初期阶段高应力作用对合金的屈服强度产生重要影响;在相同应力强化作用面积条件下,分别由应力松弛时效强化模型与蠕变时效强化模型计算的屈服强度增量差值与应力强化作用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蠕变时效来预测应力松弛时效过程中合金强度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7050铝合金最终形变热处理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磁连铸7050铝合金进行最终形变热处理(FTMT),以期使合金获得更高的综合性能.确定的最佳FTMT工艺参数为预时效105℃/8h、冷形变20%以及终时效140℃/14h.最终形变热处理后合金性能因加工硬化和沉淀硬化而得到较大提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631.28、611.80MPa,延伸率达到14.68%.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阻炉加热,对半固态A356铝合金触变成形件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并进行组织与性能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535℃温度下固溶处理,随固溶时间的延长,强化相溶解充分,合金元素在晶格的分布均匀,强度得到了提高·在180℃温度下时效,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延长时效时间,则合金出现软化·触变成形变形带的存在,起到了强化作用·本研究为A356合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生产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时效温度对Al-5.06%Cu-0.44%Mg-0.55%Ag-0.3%Mn-0.17%Zr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250℃时效有很高的时效响应速度,但是,在250℃时效后的峰值强度要明显低于165℃时效的峰值强度;在相同条件下高温时效后的合金在峰值状态的持久寿命最长,并且其持久强度要远远高于低温欠时效态的持久强度;Ω相为合金高温时效后的主要强化相,高温时效抑制了θ’的析出;高温短时间人工时效能够极大地提高合金的高温持久性能。  相似文献   

11.
Cu-3.2Ni-0.75Si合金的时效析出强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Cu-3.2Ni-0.75Si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时的组织转变规律,测量在300-650℃时效不同时间后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能;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时效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合金时效组织的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导电性能下降,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快速增加至峰值后缓慢下降;合金在450℃时效处理时,时效2h以前的组织以调幅分解和有序化强化为主,时效4h以后的组织以Ni2Si相强化为主,在2~4h内时效组织强度由调幅分解、有序化和Ni2Si相的复合强化效应决定,合金具有明显的时效析出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2.
2124铝合金热轧厚板的热处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DSC,OM,TEM分析,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对2124铝合金40 mm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适宜的固溶温度为495~500℃,固溶时间为80~100 min;适当提高固溶温度或延长固溶时间,合金中过剩相的溶解程度增大,合金的固溶程度增大,因而合金强度提高,但过高的固溶温度或固溶时间使合金的伸长率降低;当淬火水温度在16~35℃范围内时,合金性能变化不大,但稍高水温淬火有利于提高合金的伸长率;随淬火转移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有所上升,但伸长率下降,为了提高合金的塑韧性,淬火转移时间应尽可能短;合金适宜的时效温度为185℃,时效时间为12 h,合金主要强化作用来源于S′和θ′过渡相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工艺对引线框架用CuCrSnZnCe合金的硬度和软化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固溶温度和精轧变形量对合金耐热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退火1 h后合金的组织变化,分析了合金软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20℃固溶1 h、40%冷变形,在500℃时效2 h、再进行40%冷变形,480℃时效1.5 h、最后进行20%精轧等多次变形时效工艺后,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硬度为177HV,软化温度达518℃。  相似文献   

14.
通过DSC分析、硬度测试、拉伸测试、SEM和TEM检测等手段,研究了2A66铝锂合金时效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时效温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强度出现峰值;时效温度越高,出现峰值的时间越短.2A66铝锂合金最佳的峰值时效制度为165℃保温64h,此时合金获得了良好的强塑性结合,硬度为146 HB,抗拉强度为526.5MPa,屈服强度为448.9 MPa,延伸率为10.1%.165℃时效过程中合金的主要强化相为δ',θ'和T_1相,时效初期合金的主要强化来源为GP区、δ'和θ'相,峰值时效时合金的主要强化相为θ'和T_1相.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7A05铝合金热轧板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并减少各向异性,对7A05铝合金固溶、预时效、时效和形变处理等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比较了供货态、形变态、回归(RRA)态和采用预时效形变热处理的优化态热处理工艺对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固溶的最佳温度为480 ℃,单级时效最佳工艺为120 ℃,24 h,双级时效中第一级时效最佳工艺为90 ℃,8 h,最佳形变为25%. 通过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于预时效析出促进形变热处理时亚晶等轴化,优化态强度高,进一步改善了合金性能,减少了轧制板材纵横向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倾向.  相似文献   

16.
对2197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TEM观察分析了不同时效阶段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2197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热处理2197合金峰时效时主要析出相为尺寸为50~150nm分布均匀的T1相。形变热处理为T1相的非均匀形核提供了优越的形核场所,促进了T1相的析出及长大,减少了2197合金达到峰时效的时间;长宽比较大的T1相的强化效果大于δ′相和θ′相,形变热处理还可以提高2197合金的峰时效强度。  相似文献   

17.
1420Al—Li合金模锻件热处理新工艺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法设计了 14 2 0Al-Li合金模锻件的热处理工艺方案 ,按设计方案进行了热处理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 ,并运用金相、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影响14 2 0Al-Li合金模锻件强度和韧性的微观机制 ,获得了 14 2 0Al-Li合金模锻件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制度。结果表明 :合金经 4 5 5℃× 170min固溶淬火 ,14 0℃× 12~ 16h时效工艺处理后 ,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为σb≥ 4 93MPa ,σ0 .2 ≥ 398MPa ,σ≥ 12 9% ,达到最佳的强韧性效果。同时 ,对该合金的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贡地区畜禽寄生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贡市位于川中盆地南缘,东经104°3′00″~10′5°165″,北纬28°55′37″~29°38′25″。幅员4327平方公里,农业人口226.5万人,有耕地230.07万亩,林地和宜林地114.95万亩,水域38万亩。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7.8~18℃最高40°,最低-2.8℃,年有效积温5754℃。无霜期323~354天。年太阳总辐射量89.15千卡/cm~2。年降雨量1030~1150毫米。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力学性能测量和显微结构表征和工艺调控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预变形加时效的组合工艺对7N01铝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单一的变形强化工艺和单一的时效强化工艺相比,合适的形变时效工艺能大幅提高材料的性能.本实验采用10%预变形后120℃再时效,合金的屈服强度可以达到430 MPa,抗拉强度可以达到470MPa,延伸率仍然保持在14%.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合金的强度先上升后下降,采用过大的变形量反而不利于优化材料力学性能;变形引入的位错会对后续时效强化中纳米析出相颗粒的种类、尺寸和分布等产生关键作用,从而影响材料最终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并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淬火介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850℃保温1h,火淬,350℃时效1h,空冷。时效温度对合金性能有显著影响,在400℃以下,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增大,而塑性无明显变化;在400℃以上,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显著增大。淬火介质的类型和温度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常温水是理想的淬火固溶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