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第100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产生了。这是三位美国人,其中两位是女性。她们是现在分别执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am)和现供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格雷德(Carol Greider)。这两位女性本是师生。格雷德与她的博士导师布莱克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研究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化和端粒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另一个得主是现今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的绍斯塔克(Jack Szostak)。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最高奖项一一晨兴数学金奖迎来首位女性得主,密歇根大学教授邬似珏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出现、发展或发育、消亡的过程。那么,我们身处的宇宙会不会遵守这样的自然规律呢?3位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告诉我们,宇宙也处在一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表现形式是加速膨胀。最终,宇宙也将在一片冰冷之中逐渐走向死亡。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分别是美国研究人员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布莱恩·施密特和美国研究人员亚当·里斯。  相似文献   

4.
199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她是叨世纪最后一年;是迈向对世纪之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SO周年大庆之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之年。就在这大庆大喜之年,《世界科学》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向大家拜年,祝愿新老读者、新老译者、新老作者新年好!我们是科学技术事业的传播者,是科技刊物的编辑。2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我们乐此不疲,。C甘情愿默默耕耘在这块土地上,而让广大读者去收获。当你们收获了,而且是丰收时,你们笑了,而我们则从你们的笑声中感到欣慰。《世界科学》从创刊至今…  相似文献   

5.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戴维.H.胡伯尔(DavidHunterHubel)因肾功能衰竭于2013年9月22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林肯镇去世,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6.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被正式提名为能源部长!”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电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政府能源环境团队名单后,中国坊间很快传开了这条消息,一如他当年获得诺奖的轰动。  相似文献   

7.
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内科医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从未对政治退避三舍:2007年曾一度参选美国参议员;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并与AAAS科学外交中心与美国最棘手的政敌打交道。不久前,远在赞比亚乡村抗击虐疾的阿格雷接受了《自然》杂志的电话采访,谈了关于他最近访问古巴和朝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E.Ostrom)和威廉姆森(O.E.Williamson)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奥斯特罗姆以其"关于经济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成为该奖的首位女性得主.威廉姆森以其"关于经济治理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的经济治理边界的分析"获奖.这可被理解为是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的一次新制度经济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事物一般都会有一个出现—发展—消亡的过程。那么,我们身处的宇宙会不会遵守这样的自然规律呢?2011年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获奖成果告诉我们,宇宙也处在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是加速膨胀。最终,宇宙也将在一片冰冷之中逐渐走向死亡。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分别是美国研究人员索尔·珀尔马特,有美、澳双重国籍的研究人员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研究人员亚当·里斯。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农历辛卯年,又到了兔年。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那二年。兔儿年,笑呵呵,一个大子儿买两个饽饽。"意思是说兔年是个大丰收之年,市面上吃的东西都非常便宜。因此,不管是大人或者孩子都盼望着兔年的到来。其实,不论是什么年,人们都在企盼着丰收和物价便宜,只不过是人们喜欢兔子而已。就连幼儿园里的小孩子都经常唱:"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说:"缺乏热忱,势必成不了大事。"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爱德华·阿皮顿也说:"我认为热忱绝对高于专业技术之上,那是科学研究得以成功的最佳方  相似文献   

12.
当代伟大的物理大师──记美国最高科学奖“波尔奖”得主杨振宁美籍华裔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近又荣获1994~1995年度全美奖金最高的科学进步“波尔奖”。他的“杨—米耳斯”规范场理论,对未来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美籍华裔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在1957年与李...  相似文献   

13.
6月28日,2009年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在德国小镇林道(Lindau)开幕,来自67个国家的580名才华横溢的科研新秀在为期一周的时阿里与23位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化学,涵盖生命细胞的生物化学、表面反应分析以及合成新战略,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也作为大会的重点展开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1929—2019)默里·盖尔曼是美国物理学家,因提出夸克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得主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设计的"八重道"给基本粒子世界带来秩序,他还构想了"夸克"的概念来解释这些粒子的结构。他于2019年5月24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塔菲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13,(12):F0003-F0003
自1951年确立了诺贝尔奖得主大会(简称“林道会议”)以来,环绕德国林道岛的康士坦茨湖,每年都吸引着科学大师与年轻学子在此聚会。化学是今年林道会议的主题,有3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25名年轻学子与会,前者精彩的演讲深深吸引了与会者,之后的讨论和对话更是促进了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详见本期“林道会议”专题)。  相似文献   

16.
正量子力学是当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基础。现在很难找到与量子无关的新技术。20世纪90年代,诺贝尔奖得主莱德曼就指出,量子力学贡献了当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基于量子叠加的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内科医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从未对政治退避三舍:2007年曾一度参选美国参议员;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并与AAAS科学外交中心与美国最棘手的政敌打交道.不久前,远在赞比亚乡村抗击虐疾的阿格雷接受了<自然>杂志的电话采访,谈了关于他最近访问古巴和朝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8.
纳米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志成 《科学》2005,57(4):8-10
纳米一词源出于希腊,意指“侏儒”,现作为微观世界里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大约是三四个碳原子的宽度。美国物理学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费恩曼(R.Feynman)早在1950年代末就指出,人类若能控制物体微小规模上的排序.将可获得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物质,这是对纳米技术最早的构想。纳米技术一词则始见于1974年.出自科学家谷口纪南(Norio Taniguchi)对精密机械加工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数字看诺奖     
诺奖得主年龄之最 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7年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获奖时,他已90岁高龄。赫维奇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最早提出了“机制设计理论”,并因此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知获奖后,  相似文献   

20.
1953年9月28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鲍威尔·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因脑血栓猝死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马利诺.其夫人格雷斯·伯克·哈勃(Grace Burke Hubble)曾听说,两位诺贝尔奖委员会委员--费米(Enrico Fermi)和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已和他们的同事选举哈勃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