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世界范围来说,随着科学学的兴起,人们对诺贝尔奖有关问题的思考便开始了.就我们目之所及,最早以诺贝尔奖为主题作专门研究的是美国学者哈里特·朱克曼,她的<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早为国人所知.这部专著是我们对诺贝尔奖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时必须反复阅读的文献,因为一方面其中所得出的许多结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另一方面,这项研究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默顿命题",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马太效应".此外,贝尔纳和汤浅光朝等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诺贝尔奖的有关问题都有很多启发作用.在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就有学者对诺贝尔奖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一些更加深入的介绍和研究工作才与世人见面.可以看出,近两年来我国学者对诺贝尔奖的有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2.
从职业共同体出发的工程师职业伦理是欧美开展工程伦理研究的主要进路,从工程活动共同体介入的广义的共同体伦理则是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的新形态。在工程活动共同体层面,工程伦理学存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工程伦理的微观层次所聚焦的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集中反映了其作为实践伦理的本质。立足当代中国工程实践,从工程活动中的"工人"入手,分析他们的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是工程伦理微观向度研究的重要内容。据此分析当前工程实践中"工匠精神"的阙如与重构,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工程伦理研究进路及范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观在"科学救国→科学兴国→科学发展"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的"知识→价值→文化"的逻辑转换。这个逻辑转换与人的观念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展现了"人的发现",凸显了人的完整性,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彰显出中国科学观演进的人学向度。  相似文献   

4.
库恩与科恩都分析了科学中的革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肯定了科学革命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两人在对科学革命本质的理解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库恩着重剖析了科学革命的结构,将科学革命的发生归缘于科学中的危机,并以范式是否转换来判别科学革命是否发生;科恩则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革命,认为引发科学革命的因素是多样的,而对科学革命的检验必须以历史证据为依据,并因此提出了四项检验标准。库恩和科恩的科学革命观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革命的本质,对反思科学探索活动也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伦理学以当代人类整体发展实践提出的伦理问题作为对象。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和谐共生、人与自身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对发展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基本伦理关系进行了新领悟和新治理。在领悟和治理这些伦理关系中,发展伦理学主要回答发展中出现的三大基本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学术研究"的一系列相关基本概念的误解,致使人们混淆了"历史"与"历史研究"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部分人文学科的学术生态环境,这或许是中国的近现代精密科学史研究之所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怀疑思维的三个特性入手,即怀疑思维的否定性、试探性、不确定性,论述了由于怀疑思维三个特性而引发的问题空间重构,问题空间的重构有利于打破僵局,促使科学理论的范式发生更替。怀疑思维、问题空间重构和范式更替首先是构成链式运动,但是由于科学认识过程中信息运动的复杂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又进一步表现为信息网状运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关注的是社会科学中有关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争论,尤其是60年代以后争论的情况,并由此讨论是否可以用“范式”或不同的认识论基础来看待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熵概念及其对经济学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热力学中熵的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了熵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对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以及对传统经济增长观的反思所产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意识“难问题”的本质及其深层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难问题"充分说明了现象意识,即我们心理生活主观的、定性的维度。它要求我们解释带有主观性和定性的状态为什么以及如何存在。一般来说,尽管认知神经科学在意识问题的解释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却不能充当意识"难问题"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查尔莫斯正是立足于这一认识论困境,提出了以信息为基础的意识的非还原解释方案,以此为迎合"难问题"的解释性挑战提供了适当理由;同时着眼于此,我们可以揭示出意识"难问题"的深层次问题。然而,要想阐释这样一个更大的难题,其间必然会面临现象概念策略与表征主义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库恩的“范式”和解释学的“前结构”为基本脉络,分析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合流趋势及主观性基础。库恩的“范式”不是静态的概念系统,而是有约束力的指导性信念模式;解释学的前结构也表现出由“前有”到“先行把握”的运动过程,两者都强调事实世界之呈现是基于“看”且被“看作”的主观基础,把客观存在显示为主观性使之照面出来的远景,消解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框架,重新确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参照系是由一定维向构成的符号化的物质关系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系统。它能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以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状态将客体的性质及其量显现出来,获得经验知识;并在参照系变换中确定学科的理论体系。参照系具有界定对象世界及其认识范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哲学范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范式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同样,技术哲学的发展也需要合理的范式。但其自身的不成熟状况表明:技术哲学缺乏相应的范式。试图建立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范式之努力隐隐显现着,但是这一努力缺乏对自身根基——认识——的理解。“认识”在生存论中显现出自身是另有基础的样式。如此只有将技术哲学确立在现象学所提供的生存论基础上并建构起相应的范式,这门学科才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技术哲学研究领域存在着明显的路径及路径转换现象。文章从技术哲学研究中的流派、伦理转向和经验转向等方面梳理了技术哲学研究中的路径及其演变,认为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技术哲学发展的脉络、洞察技术哲学研究的概貌、探询技术哲学研究的新动向以及技术哲学家们的思维触角等是有益的,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技术哲学研究的前沿、明确技术哲学研究对象与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技术的性质与技术的三向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包括天然自然技术,人工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  相似文献   

16.
数学真理的发展及其对自然观演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与自然科学各自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20世纪以来诞生的各种数学新理论,正在逐步地改变着数学真理的传统观念。数学真理与自然法则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和深化了。数学新的真理性质对自然观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1):104-108
库恩的"范式"无疑是20世纪科学哲学中最具创见性、也最具争议的哲学概念之一。库恩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该概念的。一种意义是将"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从事高度收敛的常规科学活动的精神定向工具;另一个更具本质性的意义是将"范式"作为共同体成员共有的解题范例,即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库恩的"范式"及其认识论意蕴是对传统基础主义认识论的历史主义超越,澄清"范式"的认识论本质对于理解科学的本质及科学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原则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科学理论的简单性原则,科学理论以自然简单性为客观基础,在建构过程中遵循逻辑简单性,最终的表现形式也必须遵循语言简单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学是以科学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本文针对科学史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存在的模糊问题,从理论上对科学史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界定了科学史学的研究范畴,以期厘清科学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提高科学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