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河南科学》2016,(2):200-203
以3-巯基丙酸、二硫化碳和溴化苄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研究了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实验发现在室温下3-巯基丙酸与二硫化碳反应5 h,之后在80℃与溴化苄反应12 h所得产物收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2.
在水相中优化合成CdTe半导体量子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巯基丙酸(MPA)作稳定剂,在氮气保护下,水相中合成了CdTe半导体纳米量子点.通过荧光光谱(PL)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线粉末衍射(XRD)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温度、pH值、Te2-和Cd2+的物质的量比及巯基丙酸与镉离子的比例,对CdTe量子点的粒径大小、粒径的分布和粒子...  相似文献   

3.
利用Burley方法合成双(bata-烷氧基羰乙基)二氯化锡.将之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巯基丙酸异辛酯,十二硫醇及二硫醇反应,制备了一系列酯基锡化合物.新合成的酯基硫醇锡可作为PVC热稳定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为起始原料,分别与1-丙硫醇、硫代乙醇酸、巯基丙酸、巯基丙酸甲酯进行巯-烯“点击”反应,制备了4种含硫官能基二硅氧烷:1,1,3,3-四甲基-1,3-双(2-(丙硫基)乙基)二硅氧烷、3,3'-(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基硫醚基)双乙酸、3,3'-(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基硫醚基)双丙酸、3,3'-(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基硫醚基)双丙酸甲酯。采用IR、NMR、GC-MS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发现,合成的化合物在紫外-蓝光区有着强而窄的荧光发射,使得它们在光学器件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腈和硫氢化钠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加成反应温度,水解时间及硫粉用量四种因素对合成β-巯基丙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路线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产品含量高,后处理方便,是一条可取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6.
选用巯基乙酸、巯基丙酸,以及两者一定比例的混合物作为稳定剂,分别在水相中合成表面带负电荷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巯基乙酸和巯基丙酸混合物(摩尔比为1∶4)作稳定剂合成的CdTe量子点,比单独采用巯基乙酸或巯基丙酸作稳定剂制备的CdTe量子点具有粒径可控、尺寸均一,更易获得长波长的量子点,而且有相对较窄的荧光半峰宽和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烯为原料,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柠檬烯基二元醇(LDO)和羧酸型柠檬烯基亲水扩链剂(LHCE)。将这两种扩链剂代替1,4-丁二醇(BDO)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比较制备了四种聚氨酯水分散体。采用核磁(NMR)确认了两种扩链剂的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粒径,红外光谱(IR),动态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A),对柠檬烯基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柠檬烯基扩链剂可制备出稳定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并且柠檬烯基聚氨酯膜的储存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不含柠檬烯聚氨酯膜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水相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和对巯基水杨酸(MSA)双修饰的CdSe量子点,优化了量子点的合成条件并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量子点的毒性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标记绿豆幼苗中水杨酸受体.结果表明,在pH为11.30,Cd:Se:MPA:MSA的摩尔比是1:0.5:2.5:1,反应温度为90℃时回流45min,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好;双修饰量子点分布均匀,粒径约为3-4nm;相对巯基丙酸单修饰量子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红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ex/em为365/540nm;双修饰量子点的毒性比单修饰量子点有所降低;标记实验表明绿豆幼苗水杨酸受体主要存在于根部.  相似文献   

9.
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并基于酰胺化反应将己二酸二酰肼、透明质酸和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连接,形成喜树碱-20-O-3,3’-二硫代二丙酸酯-己二酸二酰肼-透明质酸复合体,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2-[N-乙基氨基)甲基]-4-硝基苯酚,并把它作为定时基团与一个成色剂母体经过6步反应制备了一个中间体,该中间体分别与S,S′-羰基-二-1-乙基-5-巯基四氮唑和S,S′-羰基-二-1-苯基-5-巯基四氮唑反应合成了两个DIAR成色剂。并通过核磁、红外和质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反应法制备了14种(除Ce)稀土元素(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固体络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组成分析,热谱和红外光谱的测定,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为RE A_3.同时发现红外光谱中稀土络合物的??和??峰尖的波数随稀土离子的原子序数增大而有规律地增大.对热谱实验中的分解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及元素分析,确定这些络合物在氮气氛下分解产物为稀土偏磷酸盐.  相似文献   

12.
水相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和对巯基水杨酸(MSA)双修饰的CdSe量子点,优化了量子点的合成条件并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量子点的毒性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标记绿豆幼苗中水杨酸受体.结果表明,在pH为11.30、Cd:Se:MPA:MSA的摩尔比为1:0.5:2.5:1、反应温度为90℃时回流45 min,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大;双修饰量子点分布均匀,粒径约为3 ~4 nm;相对巯基丙酸单修饰量子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红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λex/λem为365 nm/540 nm;双修饰量子点的毒性比单修饰量子点有所降低;标记实验表明绿豆幼苗水杨酸受体主要存在于根部.  相似文献   

13.
巯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医药中间体,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当中。在已知的文献报道中,合成出的巯基化合物大都是单键直链型分子,而关于同一分子内既含有巯基,又含有双键的化合物的合成报道却很少见。本文以丙烯酸为原料,在外加催化剂的情况下,通过环硫乙烷的开环反应来制备丙烯酸2-(2-巯基乙基硫醚基)乙酯,并通过核磁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证明其产物结构的正确性。与此同时,文章还讨论了碱性条件、温度以及催化剂对实验反应过程及结果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巯基丙酸在金盘电极表面采用不同的时间进行自组装,可以观察到循环伏安曲线中峰电流(ip)的改变。通过石英晶体金电极在组装巯基丙酸前后频率改变趋势的不同来讨论自组装的结果并观察巯基丙酸在一定电位下的脱落。利用巯基丙酸与天花粉蛋白之间正负电荷的静电吸引作用,在巯基丙酸达到饱和吸附后的金电极表面组装上天花粉蛋白,利用循环伏安法表征其在自组装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用巯基乙酸甲酯改性3.0~5.0代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用红外、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借助巯基端基与银离子的配位作用,以巯基改性PAMAM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还原AgNO3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并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其分散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PAD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炔二醇(BD)通过聚加成反应,合成分子中含多个活性炔基的线性聚氨酯树脂,并利用红外和拉曼光谱进行表征.以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TTMP)为交联剂,制备系列巯基-炔紫外光固化聚氨酯薄膜(F-SAPU)及涂层(C-SAPU).根据扩链参数、硬段质量分数、固化参数和光引发剂参数对巯基-炔紫外光固化树脂合成及固化进行配方设计.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配方参数,F-SAPU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在0.48~5.32 MPa和106%~172%内灵活可调,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1~26.9℃内灵活可调;探究了不同硬段质量分数对C-SAPU涂层性能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为45%时,涂层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以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PAD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炔二醇(BD)通过聚加成反应,合成分子中含多个活性炔基的线性聚氨酯树脂,并利用红外和拉曼光谱进行表征.以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TTMP)为交联剂,制备系列巯基-炔紫外光固化聚氨酯薄膜(F-SAPU)及涂层(C-SAPU).根据扩链参数、硬段质量分数、固化参数和光引发剂参数对巯基-炔紫外光固化树脂合成及固化进行配方设计.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配方参数,F-SAPU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在0.48~5.32 MPa和106%~172%内灵活可调,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1~26.9℃内灵活可调;探究了不同硬段质量分数对C-SAPU涂层性能的影响,当硬段质量分数为45%时,涂层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8.
利用Burley方法合成双二氯化锡,将之与巯基乙酸异辛酯,巯基丙酸异辛酯,十二硫醇及二硫醇反应,制备了一系列酯蜞锡化合物,新合成的酯基硫醇锡可作为PVC热稳定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不同种类的SO2 - 4/MxOy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并考察了各种催化剂对合成核黄素四丙酸酯反应活性的影响 ,发现SO2 - 4/ZrO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活性最高 .通过单因子实验 ,探讨了SO2 - 4/ZrO2 的制备条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优化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酯化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SO2 - 4/ZrO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核黄素四丙酸酯的合成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具有易分离、不腐蚀设备、可减少环境污染及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等特点 ,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 2 - [3- ( 1 ,3-二氧戊烷 - 2 -基 ) - 1 -羟丙基苯基 ]- 2 -甲基丙酸乙酯的合成 .丙烯醛与乙二醇溴化氢溶液反应制得 2 - ( 2 -溴乙基 ) - 1 ,3-二氧戊烷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5~ 1 0℃ ,反应时间 5~ 6h.2 - ( 2 -溴乙基 ) - 1 ,3-二氧戊烷与 2 - ( 4 -甲酰基苯基 ) - 2 -甲基丙酸乙酯进行格氏反应制得目标产品 .制格氏试剂时反应温度 30~ 40℃ ,反应时间 2 h;格氏反应温度不超过 2 5℃ ,反应时间2 0 min.产品合成总收率 5 4 .5 % ,产品结构经 IR谱、1HNMR谱等确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