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铜对Zn—40%Al合金、镁对Zn—40%Al—3%Cu合金的机械性能和铸态组织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发现,锌—铝合金实际应用的成分范围宽广,高铝锌基合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铜掺杂纳米晶锰锌铁氧体,采XRD,TEM和VSM就铜掺杂量对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相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掺杂的摩尔分数为0%~2%时,均可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晶锰锌铁氧体.最佳掺杂量为1%,此时铜掺杂锰锌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74.03 emu·g-1,矫顽力为4...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 二氧化锆中铜、铅和锌的测定,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等,用光谱法测定的报导较多,等用光谱法同时测定铜、铅和锌等元素,灵敏度为1×10~(-6)—1.5×10~(-2)%。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结合内标法测定镉和铅等元素,灵敏度为10~(-5)—10~(-4)%,武内次夫等用交流极谱法同时测定Cu、Pb、Cd、Ni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牙釉质中铜、锌、铁含量。测定健康者26人,铜、锌、铁平均值分别为16.4±6.5ug/g,325.8±84.8ug/g,34.7±9.1ug/g;龋病患者54人,铜、锌、铁平均值分别为16.1±5.4ug/g,269.9±63.5ug/g,38.7±10.0ug/g。测定结果表明,龋病患者牙釉质中的铜略低于正常者,锌明显低于正常者,而铁略高于正常者。该方法的回收率铜为98.25~103.3%,锌为97.0~101.5%,铁为97.2~102.4%;相对标准偏差铜小于2.79%,锌小于2.60%,铁小于2.10%。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和白涂剂成本低、低残留、无抗药性,在各类树木上应用效果非常好,尤其波尔多液用于葡萄比其它果树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极谱配合吸附波是一类新型的极谱波。本文提出了铜、铅、锌—邻苯二酚紫—硝酸钾—硼酸的极谱配合吸附波,可用于测定各类样品中微量铜、铅、锌;并用各种极谱技术对其电极过程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绪言目前电解锌工业采用的是含1%左右Ag的Pb—Ag二元合金阳极,其主要缺点在于: 1、由于需加入1%Ag,价格昂贵,使阳极在电锌工业基建项目中占有高比例的初投资。 2、腐蚀速度较大,阳极消耗高,既不利于降低成本,也是阴极锌钳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3、机械强度低,在电解过程中容易弯曲变形导致短路,损坏阳极,降低电流效率。多年来国内外对各种阳极合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试图寻找一种非银或低银的合金代替Pb—Ag(1%)阳极,近年来初获成功。德国鲁尔锌有限公司采用Pb—Ag—Ca—Sr四元合金阳极,含银量减至0.25%,Ca、Sr含量分别在0.05—0.1%和0.05—0.25%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复配比例及其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选择嘧菌酯、多菌灵、噁霉灵、精甲·咯菌腈、福·福锌和噁酮·锰锌等6种杀菌剂,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黑腐球壳菌(Didynnella bryoniae)菌丝的毒力,并对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测定其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福·福锌和噁酮·锰锌对黑腐球壳菌菌丝的EC_(50)分别为16.166 mg·L~(-1)和58.740 mg·L~(-1)。福·福锌和噁铜·锰锌2者复配比例为m(福·福锌)∶m(噁酮·锰锌)=1∶1和m(福·福锌)∶m(噁酮·锰锌)=3∶2时,增效值(SR)分别为2 653.57和399.58,增效作用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并且2种比例的复配剂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72%和78.57%。由此表明,明福·福锌和噁铜·锰锌复配可以提高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铜锌尾矿对熟料煅烧和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铜锌尾矿代替粘土的量为40-60%,且萤石掺量为1%时,水泥3d,7d和28d抗压强度分别比单掺萤石时提高4.5%,8.8%和7.1%,同时熟料易烧性明显改善,f-CaO含量显著降低,说明铜锌尾矿是一种良好的熟料煅烧矿化剂。结合SEM和XRD等现代测试技术,对熟料矿物组成与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新鲜血清(1—4天)稀释后,直接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经济。本方法测定锌和铜的回收率在95~106%之间。变异系数小于6%。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火电厂水汽中微量铁、铜、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火电厂水汽中的铁、铜、锌元素进行了测定,探求了各元素的测定条件.测定铁、铜、锌的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6,0.9995;铁、铜、锌的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6.4%~104.8%,95.5%~103.5%,101.0%~105.0%.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4年夏季的现场调查,作者研究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铜的地球化学形式。含量及其分布,分析了铜和有机质、铁、锰、锌及中值粒径之间关系,并指出总铜平均含量为20.4mg/kg,其中残渣部分占55%,有机结合铜为19.4%、Fe-Mn氧化物结合铜为12.1%、碳酸盐结合铜为13.1%,可交换铜的含量小于1%。此外讨论了沉积物中各种形式铜含量与铁,锰,有机质及中值粒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波尔多液的配制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果树病害常用药剂波尔多液,具有铜离子释放稳定,可溶性稳定,耐雨水冲刷,有效期长等优点。但因药剂质量、容器类别、配制方法的差异,形成不同种类的铜化合物及杂质,产生药效不稳定,混配性差,易污染叶面,甚至产生药害等。现将其配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科学配制1.1配制方法一是两药混合法。将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放在非金属容器中,用少量热水化开,再分别溶于总水量一半的水中,滤去残渣,将两液同时慢慢倒入第三个非金属容器中,边倒边搅拌,最后形成天蓝色溶液;二是硫酸铜溶液注入法。将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放在非金属容器中,用少量热水化开,1/3…  相似文献   

14.
<正>实验室药效试验表明波尔多液、托布津、退菌特、多菌灵对油茶伞座孢菌蘑菇型分生孢子座都有较大毒性。波尔多液的药效持续期最长;1982年田间小区防治试验,波尔多液防效最好(96.7%);1983年苗圃喷波尔多液防治试验,三个试点的防效分别达95.0%,90.0%和96.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PH8.5的氨—氯化铵缓冲介质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5—Br—PADAP显色剂分别与锌、铜形成红色络合物.在普通分光光度计上,双波长测定人发中的锌,单波长同时测定铜.  相似文献   

16.
采用 CPA—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了水样中的铜、铅、锌、镉 ,此法准确度、精密度令人满意。本文的工作 ,试图为同时测定实际水样中的铜、铅、锌、镉另辟蹊径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叶面肥1125与波尔多液对苹果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面肥1125与多菌灵交替使用为处理,绿风95 多菌灵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为对照,实验研究了叶面肥1125对苹果品质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1125与多菌灵交替使用与对照相比,叶面肥lL25能调节苹果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显著降低果实中Cu^2 ,Zn^2 ,Mg^2 等离子的含量,增加Fe^2 的含量,经t检验,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能明显提高苹果果形指数和含糖量、增加果肉干物重、增加果实硬度,果面无污染且光亮,果胶分解速度慢,仅为对照的1/11。在-8℃条件下冻果率较对照减少50%,红粉病果率降低50%,褐腐病病果率降低50%,耐贮性强。对于苹果早期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替代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18.
锌和铜是人体中主要的痕量元素,男女健康青年发锌含量一般为200—250ppm,发铜含量一般为15—25ppm,Zn/Cu比值一般为10—20,在阳极溶出伏安法中,运用三电极系统可不通氮除氧,本文数据全系用不除氧方法测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制备了以苯胺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吲哚的一系列铜基催化剂,筛选出了高效催化剂Cu—Zn—Mn/SiO2,并对它们进行了ICP—AES和XRD表征。实验表明,由浸渍法制备的Cu—Zn—Mn/SiO2催化剂,稳定性、活性高于由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Mn/SiO。催化剂,吲哚收率76.0%。锰对铜和锌有明显的分散作用;铜晶拉越小,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福建龙岩某铜冶炼炉渣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铜、 锌顺序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选矿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5mm占84%、 Na2SO3+ ZnSO4作为锌组合抑制剂的情况下,采用1粗1精浮铜,并对铜粗选尾矿1粗1精浮锌. 得到铜品位为55.48%、 回收率为85.74%的铜精矿,锌品位为35.56%、 回收率为90.56%的锌精矿. 有效回收了有价金属锌,进而提高选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